APP下载

招生工作中的“双公平”

2018-02-27相东汤蓓

江苏教育 2018年22期
关键词:教育公平

相东 汤蓓

【摘 要】招生是教育的一项常规工作,却关乎教育公平与均衡。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实施“零择校”多年,为确保招生环境的稳定和清明,区教育局在招生工作中,科学处理好坚守与变通的关系,竭力做到地域和身份的“双公平”,充分体现出招生工作全纳、公平、惠民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招生工作;教育公平;“零择校”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82-0071-02

【作者简介】1.相东,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江苏扬州,225000)科长,高级教师;2.汤蓓,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江苏扬州,225000)副科长,高级教师。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问题,牵涉到千家万户,为全社会所关注。2014年起,扬州市广陵区一场“零择校”的举措,彻底革新了区域教育的人文环境,也以先行者的姿态提供了一点借鉴,引发了对区域教育均衡更深层次的思考。“零择校”为什么能够顺利实施并且坚持至今?教育均衡与公平的背后还有哪些问题,是怎么处理的?广陵区在招生政策上做文章,制定了《广陵区招生工作意见》,以此作为杜绝择校、促进均衡的有力保障。

招生工作要想做到公平均衡,需要集中解決好两个问题,一是地域公平,即施教区要合理划分;二是身份公平,即满足不同群体的入学需求。为了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广陵教育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一、实现“地域公平”的探索举措

取消择校,坚持就近入学,对于施教区的划分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在“零择校”推行之后,每所学校的施教范围更是引起关注。广陵区一面加快校际资源均衡配置的步伐,另一方面对施教区的划分进行优化与完善。施教区划分采取的是“坚持+变通”的策略。

一要坚持既有的施教格局。广陵区的施教区划分已沿袭数十年,其间稍有调整,但基本格局不变,已被社会普遍接受和认可。因此,不论招生政策发生怎样的变化,施教区的划分不做大的改动,维护稳定有序的招生环境。二要坚持施教区划分标准。以往施教区在调整时,都会遵循“河路为界”的原则,即以路段和河流作为分界。坚持该划分标准,既便于区分,又避免同一住宅小区或同一社区从属不同施教区的矛盾。

为什么要“变通”?如何“变通”呢?广陵区地处中心城区,既有位于老城区的学校,又有偏远乡镇的学校,还有经济开发地带新生的学校。城市的发展,经济文化中心的迁移,外来人口的注入,新楼盘的不断建设,都对各所学校的入学需求产生影响。既不能对原先的施教区进行大的改动,又要顺应现实需要,势必要寻求科学合理的策略,广陵采取的策略体现在“一扩一联”上。

“扩”是放大,是扩展。广陵区历史久远,老城区的很多学校都是百年名校,在老百姓中有着很好的口碑。随着时代发展,老街老巷里的居民,特别是年轻的居民逐年减少,有些名校的接纳空间相对富余,而与之毗邻的城郊学校,因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入,接纳空间捉襟见肘。针对这种情况,“扩”的策略就派上了用场,将城区百年名校的施教范围向外延伸,将城郊学校的部分施教区划入其中,既做了有效的平衡,又不会引发矛盾,而且,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优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受到家长的支持与欢迎。

“联”是联合,是共生。以广陵区育才小学东区校和汶河小学东区校为例,这两所学校的联合招生就是成功的尝试与范例。育才小学东区校和汶河小学东区校均地处广陵新城,是因经济开发区建设应运而生的新学校,建校历史不满10年。建校初期,依据周边建设规划,按照“河路为界”的标准,设定了各自施教范围,汶河小学东区校在南边,育才小学东区校在北边。然而,经过几年的发展,南边产业园区创业人员激增,商品房热销且入住率高,入学需求逐年增长。为了避免汶河小学东区校超大规模,又考虑到育才小学东区校周边的发展前景,不宜改动施教范围,决定打破施教范围的限制,实行联合招生,暂由育才小学东区校分解压力,依据家庭住址,尊重家长意愿选择,两所学校共同承担广陵新城区域的适龄儿童入学。

二、实现“身份公平”的探索举措

《广陵区招生工作意见》在招生原则中特别提出“全力关注弱势群体,坚持公平入学原则”。其实不只是弱势群体,对于不同群体的入学需求,广陵招生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都尽可能予以尊重和满足。这其中依然有着坚持与变通的对立统一。

1.对于弱势群体,坚持“全纳”。

招生对象中的弱势群体,对于他们,不仅要做到“零拒绝”“全接纳”,还要给予特殊的关照。特困家庭有双重选择权,既可以选择宏志班,申请“宏志生”待遇,又可以选择施教区学校;残疾儿童入学,根据家长意愿,可以到特殊教育学校,也可以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学校要予以接纳并做好教育呵护工作。

2.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坚持“平等”。

为了让外来务工子女享受到公平的教育,采取的是“混编”策略。“混编”首先指的是入校混编,即不专设外来务工子女学校,家长递交相关材料,依据其居住地,安置在附近的公办学校。“混编”还指入班混编,广陵所有学校起始年级的分班实行的是电脑随机摇号,学生班级摇号产生,教师所教班级抽签决定,学校接纳的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生源一并进入分班流程,被均衡分到各班级。

3.对于特殊贡献人员,特设“绿色通道”。

特殊贡献人员包含高层次人才、军人、体艺人才等。依据省、市相关政策的人才界定标准,由人才办、统战部、宗教局、体育局等部门进行审核认证,对有特殊贡献人员的子女入学予以适当关心和照顾。

4.对于个性化需求者,增设“民办补充”。

部分适龄儿童家长不满足于所属施教区的公办学校,对于学校条件、班额等方面有个性化的需求。针对这部分需求,一方面坚持“杜绝择校”,严格“就近入学”;另一方面提供民办学校供家长选择。区内两所民办学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精神实行自主招生,家长在报名期间到学校咨询,咨询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采取的是电脑摇号和自主招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招收对象。民办招生作为公办招生的补充,同样坚持公平的原则,摇号公示等工作均由公证处、新闻媒体和家长全程监督。

猜你喜欢

教育公平
关于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问题的调研
教育公平视角下民办高校德育工作的路径选择
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探讨
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孝道”和“公平”观念
教育公平视角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高中化学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研究
比较中美教育公平,反思我国小升初择校问题
财政教育支出区域公平性的双权重泰尔指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