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奇艺人魏义民:要用“猴加官”“征服”世界

2018-02-27王丽

华人时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手艺汤姆老伴

王丽

起源于中原地區的“猴加官”,是用红胶泥做成的猴头猴脸和京剧脸谱,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这门民间绝技曾被尘封几十年,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才重新被世人知晓。英、法、德等多国民俗博物馆争相收藏。如今,魏义民是全国唯一掌握“猴加官”这一传统技艺的民间艺人。他不仅成了很多外国人眼中的艺术大师,还要用这只神秘的中国猴子“征服”全世界!

拜流浪艺人为师,制作会动的“活泥猴”

今年89岁的魏义民出生在中原古城南阳,读小学时,他在课本上见到一种名叫“猴加官”的小玩意儿,那是一种用红胶泥制成的小猴子,穿着漂亮的衣服,戴着像豫剧《七品芝麻官》里县太爷戴的那种官帽,神气十足,又活泼有趣。那时候,他就深深记住了这个神秘又可爱的民间纯手工工艺品。

14岁那年冬季的一天,魏义民和几个小伙伴在老家的白河边上玩耍,忽然遇到一位挑着担子走江湖的民间艺人。只见他从箱子里取出工具,不大功夫,就把手里的一块胶泥做成一只活灵活现的小猴子,烤干后认真彩绘,把它装扮得像个调皮的孩子。更逗的是,通过手艺人提线操作,猴子竟能把戴在头上的面具非常麻利地取下、戴上,不停“变脸”,围观的人个个被惹得哈哈大笑。

魏义民被这个泥猴的“本领”惊呆了,而且这种现场制作和表演,比他在课文上读到的“猴加官”更生动、好玩。魏义民觉得这个手艺人太了不起了,心想,如果自己能学到这手绝活该多好!后来他从一位说书人口中得知对方来自新野县,是一位居无定所的聋哑人。魏义民便央求父亲,让每天走街串巷讨生活的聋哑师傅住到了自己家里。从此,他拜师学艺,与“猴加官”结下不解之缘。

猴加官,又被称为会动的“活泥猴”,在中原地区流传了300多年,是豫中地区独有的民间特色工艺品。泥巴做成的猴头猴脸和京剧脸谱,猴身粘着染了五彩颜色的“猴毛”,钉上一指宽的布条做成胳膊和腿,一根细线系住猴头,两根细线分别穿在“猴手”和耳朵上的小孔里,并和一张京剧脸谱相连,然后一起绑在木棍上。抖动木棍,就会看到表演了。

魏义民后来从古籍记载中了解到,“猴加官”是从民间耍猴中衍生出来,流行于清朝,史书上对它的记载是“猴财”、“猴富”、“猴寿”、“加官”。它是旧时戏曲开场或在演出中遇达官显贵到场时加演的舞蹈节目,由一个演员戴假面具,穿红袍、皂靴,手里拿着“天官赐福”、“指日高升”、“一品当朝”等字样的布幅逐次向台下展示,表示庆贺,有祝福、祝愿的意思。它同时也是旧时小孩的玩具,经过一代代艺人的加工和创新,才形成了目前看到的“猴加官”造型。

师父虽是残疾人,但心灵手巧,非常聪明,魏义民跟着他一下就苦学了3年。外界不了解的是,“猴加官”看似小玩意儿,却融合了泥人、脸谱绘画、布艺、雕刻等多种技艺。它的手工制作过程虽看上去简单,其实相当复杂,不仅需要在红胶泥球上捏出猴脸,还要有极高的绘画能力。“它特殊的做法和用料只要有一样有误,也很难制作出完美的作品来。”此外,还需要充分掌握好杠杆原理,这样小猴子才能在一次次的摘、戴面具中经受住把玩。

因为对“猴加官”非常着迷,魏义民学习起来自然刻苦,两年不到,他练就了一手精湛的制作技艺,颇受师父器重,得以领头制作。在他儿时的记忆中,古城街头每逢年节,都有很多人争着给孩子买“猴加官”。师父的生意非常红火,偶尔,他还用赚来的钱给魏义民买好吃的或一身新衣服,这让他快乐异常。

魏义民刚出师不久,也干起了靠手艺吃饭的活儿,而且丰衣足食。然而好景不长,很快日军就攻占南阳,加上又遇灾荒年,人们纷纷逃难而去,魏义民想开一家铺子专门出售“猴加官”的计划也随之化为泡影。接着,他随家人逃难到外地。世道乱了,很多人连肚子都吃不饱,哪有钱给孩子买玩具,他做的“猴加官”自然也乏人问津,魏义民只得靠做小工和要饭过活。

1949年11月,魏义民参军,并于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转业后他被分配到郑州市公交公司工作,接着又娶妻、生子,终于在城市里开始了新生活,年少时的这门漂亮手艺,也慢慢地被忙碌的生活掩盖了光芒。

40年后重出江湖,“猴子”帮他渡过难关

1980年,魏义民从公交公司退休。几十元的工资要养活一家6口人,生活非常困难。有一天,老伴突然想起他唠叨了无数遍的“猴加官”,尽管魏义民曾描绘得活灵活现,可她却从未见到过这种“宝贝”。于是老伴来了兴致,便问他还会不会做。荒废了40多年的手艺,要不是刻骨铭心,可能就想不起来了。于是,此时闲下来的魏义民,开始琢磨着重拾“猴加官”的老手艺。

可是这又谈何容易,大半辈子过去,手艺早都忘得差不多了,又没有制作的磨具,这让他犯了难。最终,在老伴的鼓励下,凭着对“猴加官”的热爱,魏义民又从制作磨具开始,一步步回想起当年的制作工艺:制磨具、做猴头、安铁丝钩、做猴身、制提线木棍……

最初,由于工具不全以及忘记部分制作细节等原因,魏义民做了半个多月也没捣鼓成功。又经过一阵摸索,他渐渐能做出“猴加官”了,只是粗糙些,后来通过不断改进工艺越做越像,周围的老人们一看,都说和小时候玩的一模一样,勾起了不少人对童年的回忆。

很快,就有十几个人找到魏义民家里定做,他们基本上都是老人,买了“猴加官”后主要用来欣赏、把玩、怀旧。

之后的几个月里,在大伙“怂恿”下,魏义民一口气做出上百个“猴加官”,索性让老伴儿拿到郑州二七塔、碧沙岗公园附近卖。本来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究竟能否卖出去,夫妻俩心里并没底。没想到,由于魏义民的“猴加官”做工精致、配色鲜艳,而且年轻人从来没见过,觉得很稀奇。时间不长,老伴手提“猴加官”的表演,便引起很多人围观。只见她双手捏着小木棍,棍上的细线与悬着的“猴加官”相连,她轻轻地转动着手中的木棍,形象逼真的小猴子便会反复地戴上、摘下手中的脸谱,一扯一动,一个“猴加官”的动作便完成了,小猴子滑稽可爱的动作,惹得众多围观的市民笑声不断。一位老大爷激动地说:“好几十年没有见到这个东西了,欢喜得很,给家里所有的小孩子每人买了一个。”endprint

尤其是人群里的小朋友,觉得这种“会做游戏的泥猴”很有趣,便嚷着让爸妈或爷爷奶奶给自己买一个玩。

按当时的物价水平,10元一个并不便宜,对普通家庭来说给孩子买这种玩意儿甚至有点“奢侈”,但因为“猴加官”的表演妙趣横生,为逗孩子高兴,不少家长还是高高兴兴地掏钱买了。后来迷上“猴加官”的孩子越来越多,魏义民的生意竟出乎意料地好。第一个月,他就赚了500多元钱,是退休工资的好几倍!见这种老手艺如此受人喜爱,“含金量”又如此之高,老伴惊讶之余,乐得笑开了花。

一次,一位豫剧大师看到魏义民做的“猴加官”后赞叹不已,她说,这才是真正的“民间艺术品”。还进一步解释说,“猴加官”的猴同“侯”,猴子戴上脸谱官帽,寓意“封侯又加官”,古时候在老百姓眼里,这可是个吉祥物。这位老艺术家还特意让魏义民给她做了两个“极品”用于收藏。

“夏天我就在家里做,等到过年的时候老伴带出去卖。每年春节能卖掉千余个,得来的钱让本来紧巴巴的生活有了些滋味。”那是魏义民最快乐的3年,依靠自己的手艺和劳动,家里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甚至還添了一台当时属“奢侈品”的大彩电。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后来老伴忽然患上重病,魏义民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了照顾老伴上,他做的“猴加官”越做越少。待到夫人去世,老人的生活也暗淡下来,再也提不起劲儿,“猴加官”这门手艺再次停了下来。

2004年,河南启动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在熟人带领下,魏义民带着“宝贝猴子”来到省民间艺术家学会。“好几十年没有见到这个东西了!”工作人员一看,非常惊讶,当时就吸收老人为河南省民间艺术家学会会员。于是魏义民重拾手艺,并于次年获得了国家专利。

2007年,在中原民间工艺美术展览会上,魏义民制作的猴加官一举摘得金奖,让他又有了精神头儿,创作劲头一发不可收。他还用每次做猴加官剩下的泥巴捏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作品,有常见的白菜、萝卜,栩栩如生,上面还趴着一只蛐蛐,妙趣横生。老人说,这些都是灵感来时顺手捏的,算是配“猴加官”这朵红花的绿叶吧!

英国艺术家千里寻找“猴加官”

2009年,“猴加官”被评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央电视台一频道和四频道的记者专门来到郑州,为其拍摄了30分钟的专题节目。后来日本《朝日新闻》、美国《洛杉矶时报》及英国BBC等,都对其进行了报道。魏义民的这手绝活,令无数外国人为之倾倒,并称其为“民间艺术大师”。

2015年,一位名叫汤姆·克鲁克的英国艺术家在一本西方摄影杂志上看到来自中国的“猴加官”,大吃一惊。原来,他曾祖父的姐姐艾伟德是一名独立女传教士,1930 年,28岁的她曾来到山西阳城传教并从事慈善活动,在抗战中,她冒着日机轰炸等危险,几经生死,孤身一人带着百名孤儿完成千里大迁徙,将孩子们从战火纷飞的山西,护送到西安以宋美龄名义设立的陕西第二保育院,并且成为首位加入中国国籍的西方宣教士。她的传奇故事后来被改编成电影《六福客栈》,由著名影星英格丽·褒曼主演,使这名慈善家“小妇人”闻名世界。汤姆·克鲁克清楚地记得,小时候,他家里有一张照片,就是艾伟德与几个中国孩子在玩这种“漂亮的东方猴子”———“猴加官”!

2015年10月,汤姆·克鲁克特意从伦敦来到中国,参观了当年艾伟德工作过的阳城教堂遗址,还按照当年先人走过的路线,从山西阳城徒步480公里来到西安。汤姆自幼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兴趣,令他颇感遗憾的是,无论在西安或北京,他都没找到照片中那只“神秘的猴子”。无奈之下,汤姆·克鲁克找到法国驻华大使馆,在有关人员帮助下,他拜访了一位北京的收藏家,在他家里终于看到了一个“传说中的猴加官”。那位收藏家不仅向他介绍了“猴加官”的历史文化背景,还当场让这只“猴子”进行了“表演”。汤姆·克鲁克被它不停戴面具、取面具的滑稽“变脸”,逗得哈哈大笑。“这太神奇、太有趣了!”他说。

尤其是得知它是“非遗”宝贝后,汤姆提出让对方卖给自己,最后一路加价到2000英镑,可那位收藏家死活不答应,因为他家里就这一个,而且是上辈传下的珍贵纪念品。见用钱无法“搞定”,这位英国艺术家就向老先生讲述了艾伟德在中国的传奇故事……老人最终被汤姆·克鲁克的真诚所打动,分文不取,将自己收藏的“猴加官”赠送给了他。

魏义民从朋友口中听到这件事后,既惊喜又非常感动。想不到,一个外国人为得到一个“猴加官”,竟甘愿出那么多钱,费那么大劲!他开始认识到做“猴加官”不仅仅是一门手艺,更是老祖宗留下的民俗文化瑰宝。

一个最尴尬的情况是,虽然“猴加官”被列入“非遗”保护名录,但当年和魏义民一起学习的两个师兄弟都已离世,如今能够掌握此项技艺的全中国只剩他一人,而且老人又年近9旬,说不准哪天就“走”了。也就是说,这门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传统技艺,正面临失传的危险!

魏义民说,政府和相关部门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他觉得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喜欢、收藏“猴加官”,就是对这项手艺最好的保护!“我希望能有一些年轻人来学习,把这种制作绝技一代代传承下去。”他说如果这项老祖宗传下来的珍贵技艺在自己手里“断了根”,他就成了千古罪人。

值得庆幸的是,前不久魏义民收了顾鹏、杨洁两个徒弟,堪称美女+帅哥组合,而且两人都是高学历,老人相信他们有能力继承“猴加官”艺术,并将其发扬光大。

截至到2016年7月,在汤姆·克鲁克先生的热心推荐下,“猴加官”已先后被伦敦民俗博物馆、法国民俗博物馆以及挪威和德国的多家私人博物馆收藏。2017年,师徒三人还要到欧洲各国进行巡回展出和表演,魏义民要用这只神秘的中国猴子,“征服”全世界!

(责编 孙礼勇)endprint

猜你喜欢

手艺汤姆老伴
我和老伴的快乐“毽 ”身法
老手艺
和老伴一起洗脚
春·手艺
掉钱
王子学手艺
退休老人就怕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