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漆画批判思维的局限性

2018-02-27方智祥

艺苑 2017年6期
关键词:漆画局限批判性

方智祥

【摘要】 漆画在这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断轮回于工艺——绘画——工艺这样一种单向的批判思维的泥潭之中。文章通过对漆画艺术为本的确立阶段与语境的重构进行梳理,总结出漆画批判思维的局限,进而提出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关键词】 漆画;批判性;局限;情感;精神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漆画跳脱不开过于计较严谨的工艺技巧与强调“绘画性”这样一条单向思维泥潭,在这种狭隘的内在自省中呈现出孤芳自赏的状态,就漆论漆,艺术作品大多缺乏真情实感的流露和同当下时代精神、情感上的交流碰撞。漆画发展至今一直饱受争议,一方面来源于外界对于漆画画种持有怀疑态度;另一方面来自于漆画界自身的内省,这种内省主要在于传统与当代之间的冲突,即古老工艺技巧传承与发展问题和当代漆画性质的界定问题,这两个问题也是漆画界主要争论与探索的焦点。“当代漆画”的矛盾语境在于——拥有古老历史传承的漆画如何在当代的文化语境下继续前行,漆画自身双重角色的身份,使得漆画界跳脱不出学科内自我反省这样一种单向思维模式的泥潭。

一、以艺术为本的确立

1927年,中国营造学社的朱启钤在日本发现了《髹饰录》的手抄孤本,后来费尽周折,将手抄本的复印本带回国,成为了此后中国漆画界的“圣书”。书里系统详细地记录了漆画的工艺技法、材料与过失注意事项。1984年漆画成为独立画种,其先后受到越南“磨漆画”、20世纪国际漆艺术运动、国内艺术家的自省等方面的影响,在重拾这项古老的工艺之初,所采用的是传统工艺技巧外加追求艺术效果上“平”“光”“亮”的视觉呈现。在这两者的规范之下艺术作品中的激情很容易被磨灭掉,从而使得漆画创作大多是沉稳的平庸心态。虽然漆画画种成立之初也强调漆画的艺术性,但是几千年工艺思维的局限使得漆画艺术性探索尤为艰难。

大多数人认为,漆画的艺术语言包括大漆特有的韵味、丰富的肌理效果、独特的光泽度和大漆的包容性,在谈及漆画的美感时所指的主要也是以上几个方面。这里所涉及到的无不是材料与工艺上的美。不论漆画界对于漆画之未来走向如何探索,漆画的工艺技法与材料作为漆本身审美感受的根本,是无法撇开的。漆画正式成为独立画种的时间不过几十年,所以在这几十年当中,对于漆画问题的讨论无不是集中在漆画技法与材料、工艺与艺术的界定上。讨论的主要方向是将漆画中极具工艺性的部分削弱,将绘画的艺术性价值确立。这是漆画作为独立画种成立之初自我反思的主要问题。有一部分漆画家用腰果漆和化学漆,产生出了有别于传统漆画平光亮的艺术效果,在画面效果的传达上表现出一定的研究探索精神,但又因为化学漆与腰果漆对于人体本身具有危害作用,外加由腰果漆或化学漆绘制而成的艺术作品在耐久性与画面的“保鲜性”(1)上经不住时间的考验。大漆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使用化学漆或腰果漆等材料进行漆画艺术创作成为了漆画界评论的焦点。虽然在绘画上很大程度打破了工艺性要求的条条框框,但是材料上不使大漆保有最大程度的纯粹性而进行漆画艺术创作,传统工匠由此提出了质疑——这还算是漆画吗?但是,对于看中漆画中的艺术性表达的人来说,这些是无伤大雅的,至少在材料的表现与运用上仍旧属于可接受范畴,而且为了进行更加契合自身艺术效果的传达,这种不一定纯粹使用大漆进行艺术创作的尝试,在艺术上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对于一个发展仍旧不够成熟的学科而言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于是,在可接受范畴的人中,很大程度上吸取了这样一种大胆创新与变革的养分,重新定义漆画可能有的或者应该有的面貌。以艺术为本的确立,其实就是鼓励创作者拥有更加自由、开放、包容的艺术创作态度,可以不再只有纯粹的天然大漆,而是可以进行材料上的穿插使用,以便更好地传达创作者想要的艺术效果。做出反思所呈现的结果在于:漆画的材料与工艺美能否有更多种可能性的解释。

二、当代语境的重构

《西方美学史》中提到,美不在于表现什么(材料)上见出而是在怎样表现(形式)上见出。这里的形式指的是想象力所掌握的完整的具体形象,在一件艺术品中材料(摹仿媒介的性质)必须消融在形式(被摹仿对象的形式)里,躯体必须消融在观念(或意象)里。要引人注意的只是形式而绝不是材料。漆画作为新兴的独立画种除了继承历史悠久的工藝文化外,还吸纳了西方的艺术观念。这种对于理念上与艺术表现形式上的借鉴促进了当代漆画的绘画语言与表现形式的发展,漆画不再仅仅作为一种工艺展现在世人面前,当代艺术家在融入了自身的哲学观念、艺术理念之后,漆画艺术的独立价值得到了与其他画种同等地位的对待。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全国美展上漆画拥有了自己独立的展区,并且其地位与身份在外界达成普遍共识,这一切成果的功劳无法撇开漆画语境的重构得到确立。漆画绘画语言在经历了对传统工艺性质的推翻后重新建立了绘画的标准,以起初借鉴油画、国画、版画等其他画种,到后来慢慢脱离写实的困境,漆画中装饰的、工艺性的、不同于传统的技巧表现价值被标榜。这种重构的方式建立在对于工艺技巧严谨性上进行一定的消磨,其原因在于,严谨的工艺技巧很大程度上磨灭了艺术创作中的激情,这种绘画的激情有时候会伴随一定程度的不可控与不可预知,但是漆画严谨的工艺技巧恰恰相反,是理性预判下尽可能的掌握在可控范围内的结果与可预见性(2),这两者的冲突是新生的漆画语境重构的矛盾之处。但是与此同时,一方面拥有工艺语言表现,另一方面又有艺术上的激情流露,这也是“形式”与“材料”之于漆画的魅力所在。

漆画在进行语境重构的同时也引出了各种问题,例如漆画与当代艺术结合后造成的身份模糊性问题。有一部分漆画在国内的展览既可以参加漆画展,又能参加综合材料展。这就是漆画在自我批判的过程中不具备高度成熟度的原因所致。漆画的材料与技法在和漆结合的过程中,具有不够明朗的分界线,用以区分漆画与综合材料或雕塑等其他门类之间的具体差异。这种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恰恰在于漆画本身所具有超强于油画、国画等画种的包容性特点,还有漆画不具备高度成熟的学科绘画语言所致。endprint

漆画在经历了“艺术化”之后,任何一位漆工匠都宁愿称自己为漆画艺术家了,大家更愿意讲自己作品中内在的逻辑思维,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与脸谱化、符号化的隐喻,以虚构快人心,补偿自身尝试性的改变后空乏不自信的内心。过分艺术化所带来的结果是艺术家更加倾向于形式上的表现而脱离严谨的工艺性质。于是又有人跳出来反对或者提醒漆画应当要时刻注意其中严谨的工艺技巧,毕竟工艺技巧是漆画本身独特的绘画语言形式。

三、狭隘的批判性

欧洲绘画史的第一次高峰最值得后人称道的是文艺复兴之后油画对于人本身的探索。文艺复兴的价值除了在绘画上技巧与材料的改进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对人性的重新探索,在此之后人的人格与价值地位得到了提升,作为人本身,不用依靠神就能确立自我的独立价值。中国写意文人画的确立同样除了在于绘画本身的变革外,还有对于人自身内在精神的探索价值。这些无不表明,绘画的变革除了对于画种本身技巧与材料上亦或者构图形式与语言的变革外,具备历史意义的,被后人悼念与缅怀的更多应该是对于人内在的逻辑和精神的探索,还有对于社会变革与发展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做出的反馈。木心在《文学回忆录》中提到,“艺术家打动这个世界,光凭艺术不够,凭什么呢?韵闻、轶事、半真半假的浪漫的传说(宗教靠神话、历史要靠野史、外史、哲学要靠诡辩),说到底,艺术、宗教、历史、哲学,能够长流广传,都不是它们本身,而是本身之外的东西”。而漆画成为独立画种以来,除了借鉴油画、国画版画等表现形式和创作语言外,漆画界做出的批判完全局限于漆画界自身工艺性质的衡量与漆画画种独特艺术语言的丧失与否问题上,但是对于社会抑或人性上更加具备警醒的深刻性的力量较少涉及。

“中国绘画自‘八五新潮后,艺术家自身的斗争性勇气基本上完全丧失了,这种斗争性中沉重的,具备直接性与锐意性的思想完全被磨灭了。”[1]16-17当然这种斗争性的勇气的丧失不是仅仅体现在漆画这一画种上。日本艺术在“八五”新潮之后在中国艺术市场上活跃起来,漫画的影响最为直接,在这样的影响之下诞生了一大批中国当代艺术大师,例如曾梵志的“面具画”跟岳敏君的人物写照,都是在拐弯抹角地抒发情绪,这样一种表达方式却在漆画中变成了装饰性效果的传达,以题材和风格上的窃取而服务于画面效果的精致与美感,人性深处的反思与现象的表述反而成为了陪衬。

艺术不应该只是为了装饰一隅而存在,除了具备批判性勇气上的缺失,大多漆画作品全成了装饰一隅的画作,用以环境美化或者粉饰太平。

乡土题材的人物创作自‘八五以后已与当代艺术无缘,只保留着一种可识别的中国风格和传统手艺。这些作品中选择乡土少数民族题材,所追求的多是画面的表面形式、装饰与漆材料的关系,已失去了当初‘装饰风格与‘乡土绘画的那种社会意义,它的价值标准的支撑, 仅仅是在漆画发展的初级阶段, 工艺、材料在绘画中的尝试和应用。漆画创作中少数民族题材的泛滥,是因为多数作者片面的追求少数民族服饰的装饰效果。形式的追求若没有精神内涵是单薄的,丧失了绘画的精神传达,内容题材的如此统一正说明漆画创作还没有进入真正的艺术创作状态。[2]331

漆画艺术的好坏不应当仅是以艺术作品美不美、精致不精致、有没有很好诠释出“漆味”作为衡量标准,艺术作品中恒久的价值除了艺术本身高超的造诣外,应当包括人性上情感的流露。只在意形式感、装饰性、绘画技巧、工艺技巧和“漆味”的流露,而忽视艺术作品中真实、真挚的情感流露,是漆画艺术表现中缺失的主要一环,对于这种缺失的视而不见,只在乎传承与否和绘画性是否得到表达,是漆画界自身内省过于狭隘的主要原因。

四、未来的可能性

漆画在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对于当下社会发展状态、人们的精神面貌、审美态度、审美需求等方面的反映,通过这样的反映建立起漆画艺术当下的存在感,而不再是游离于艺术创作之外。虽然一直在强调绘画性的重要性与工艺技巧上的继承关系,但是思想与情绪上的传达却在当下的时代透露出一股不合时宜的味道。中国在“八五”新潮后才开始大量引进、描摹西方现代艺术作品,当其他藝术学科已经开始进行传统绘画语言和形式改革,学习西方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那套东西时,漆画才刚开始进行绘画视觉审美上的牙牙学语,以往所做的漆立体大多属于工艺品范畴,以精致的工艺技巧、夺目的视觉效果著称。漆画界虽然还在尝试与探索阶段,但是当下已经有人开始运用最新的艺术表达方式进行艺术上个人情感、审美认知、社会普遍情绪、社会发展走向等方面的传达。

这里并不是说新的东西就是好的,而是要传达漆画既然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与其他画种进行画与画之间的对话时,在艺术思维与精神方面至少可以进行价值观同一时间轴上的对话。这种同一纬度上的对话基础在于,漆画艺术能够自由表达艺术家的自我情感,而不再是基于为承载漆画浓厚的历史责任感这一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漆画具有多维度的创作题材与创作方式,漆画界中能够容忍不同观点与意见的表达,并且以客观的、整个艺术发展史的角度进行看待,而不再局限于漆画艺术史的角度,这便是漆画艺术真正由尝试与运用阶段走向成熟的标志。

注释:

(1)由化学漆绘制而成的艺术作品经过一段时间后颜色会泛黄,严重时画面效果会大打折扣,腰果漆绘制而成的艺术作品相对容易开裂,作品的画面无法做到长期保鲜。

(2)这种可控范围内的结果与预见性进行漆层绘制往往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等待大漆的干燥,而绘画中激情的流露往往又如烟火般瞬间的迸发,转瞬即逝。

参考文献:

[1]蔡国强.说说艺术怎么样[J].读者欣赏,2016(4).

[2]庞颖.浅析中国漆画人物题材[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18).endprint

猜你喜欢

漆画局限批判性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不受身材局限的美服
宁波市江北区洪塘实验学校
最佳工艺奖
图画的局限
父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