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陨落的巨人

2018-02-27张丽娜

当代体育·扣篮 2018年2期
关键词:步行者罗伊内线

张丽娜

球迷们都醉心于乔尔·恩比德送出的火锅大帽,然后飞奔到球场的另一端飚中三分;或者是德雷蒙德·格林那样活跃在球场上每一个角落,像中锋一样守护禁区,同时又能像侧翼一样传球、投篮。然而,在引领大个子数据分析变革中的一位开路先锋几乎被人遗忘了。罗伊·希伯特,这位31岁的前全明星中锋已经成为了现代篮球中上一个时代的遗迹,他的沉沦不是因为伤病或是其他奇怪的原因,而是因为他的天赋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消失殆尽,或者说他不再被需要了。

除了一些简短的媒体曝光之外,NBA世界几乎对希伯特没有太多关注,他最后一次登上新闻头条还是因为雄鹿的交易,在那笔交易中,他被送到掘金,换来的仅仅是一个受保护的次轮选秀权。事实是,丹佛没有将这个选秀权送出,所以本质上希伯特什么也没有换到。有很多人甚至可能都不知道他曾是雄鹿球员,还有人会困惑为什么丹佛会做这个交易:掘金这样做只是为了达到“穷人线”。总薪资达不到最低工资线的球队,将会额外支付总薪水和工资帽之间90%的差额罚款。在湖人度过了一个令人失望的赛季后,希伯特在夏洛特被彻底打入冷宫,他好像成为了各球队填平最低工资标准、免受罚款的工具,哪里需要就被送到哪里。两次全明星、一次最佳防守球员票选第二,这位曾是东部除了詹姆斯的球队以外最强球队的内线核心,如今沦落到如此境遇,的确令人唏嘘。虽然再传奇的球星最终也逃不过颠沛流离或者变成配角的结局,但希伯特的情况是不同的。他只有31岁,而且健康状况良好。

他的身上发生了什么?如何解释他的陨落是一个复杂的命题,这个命题因为我们对于传统防守价值的理解而变得模糊,并且引發了关于球员如何适应环境和球员自身如何创造环境的新思考。这里没有简单的答案,也没有深入的调查,但令人困惑的是,在他身处巅峰时,不少资深NBA人士甚至认为他是联盟中最好的几个内线球员之一。那么,这个生涯如同过山车般大起大落的球员是如何从兴盛走向衰亡的呢?

初露锋芒

希伯特的球员生涯打上了时代印迹,他从一个卑微的小角色变成了球队最重要的拼图之一,但很快就因为各种原因跌落谷底,只能被迫加倍努力来达到更高水准。

在高中时,罗伊依靠自己的体型优势称霸球场,但进入以出产优质内线闻名的乔治城大学后,他却被教练死死摁在了板凳上,原因是缺乏运动能力。他甚至都无法完成一个完整的俯卧撑或深蹲——请注意,不是附带器械重量的深蹲,而只是一个向下蹲的基本动作。在空闲时间里,他痴迷于篮球类电子游戏,在虚拟的球场上,他控制着篮球技术登峰造极的球员打出历史级别的数据,但在现实的球场上,他的速度和技巧却不忍直视,在油漆区外几乎毫无威胁。

通过自身的努力,罗伊让自己的身体逐渐适应了NCAA的比赛,而且还在持续改进。在大二那年,凭借着在最终四强战的出色表现,他入选了大东区联盟的第二阵容,并且在接下来的两年都入选了第一阵容。他不会成为恩比德那样具有统治力的球员,但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因为自己的劣势变成对手在比赛中的突破口。

然而,在选秀期间,人们还是认为罗伊的运动能力无法与NBA级别的球员竞争。这不是他篮球生涯中第一次被忽视,但他仍然成为了步行者的首发中锋,并且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他职业生涯中得分最积极的时期。他是一个真正的低位得分手,并且有着足够的技术成为一名合格的中距离射手。由于印第安那在进攻端缺乏天赋,罗伊成为了球队常规进攻选择之一。不过,他命中率不高,除了盖帽,其他数据统计也不突出,甚至连盖帽都不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因为他的出场时间只有20分钟左右。

作为首轮第17顺位的球员,菜鸟赛季普普通通的表现并不让人意外。在生涯初期,有关罗伊最大的新闻就是他客串出演了NBC出品的一部喜剧系列片《公园与游憩》。为了坐稳首发位置,他努力克服自己运动能力上的缺陷和哮喘病的困扰,因此他的职业道德和上进心被广为赞赏,但这该死的赞赏却好像在提醒着他被写在球探报告上的致命伤。然而,从弗兰克·沃格尔临危受命出任步行者临时主教练——后来被任命为正式主帅——的2011年1月末开始,罗伊的职业生涯就此改变,连他自己可能都对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感到惊讶不已。

巅峰时刻

时光回溯到2011-12赛季,传统中锋在联盟里逐渐凋零。那个时候,NBA关于中锋位置的定义还是墨守陈规的,你无法给矮于2.11米的球员贴上中锋的标签,即便他们真的只打那个位置。在票选全明星阵容时,你必须挑选至少两名被定义为中锋的球员,不过显而易见,这些所谓的顶级中锋都缺乏统治级别的天赋,尤其是在东部。在霍华德之后,全明星首发中锋大多都是得分能力匮乏,且带有严重缺陷的防守型大个子。

丹尼·格兰杰,这位深受球迷喜爱的印第安那全明星球员预测希伯特会大放异彩,事实证明他是正确的。组建一支具有竞争力的球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你的球员有多优秀,但也并不完全如此,步行者球队文化底蕴深厚,在联盟中也保持着不俗的战绩,除去格兰杰,他们阵中再没有一个明星球员,大多只是水准之上的角色球员,但总会有人站出来承担领袖责任。尽管希伯特每晚的贡献中规中矩,但他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即使很难找到一个更好的替代者,许多人还是会抱怨他的能力,但是希伯特再次重塑了自己的体型,使自己更加适应NBA的对抗,这是值得称赞的。但这只是个开始——2012年季后赛将进一步提升他的水平。那是步行者第一次对上詹姆斯、韦德和波什领衔的热火队。面对热火内线的“小矮人”们,希伯特有着巨大优势——他2.18米的身高、254斤的体重。迈阿密没有合适的球员来与他对位,他是印第安那给当季的冠军造成不小阻力的原因之一,尽管部分原因是战术设计,部分原因是波什的受伤,但不争的事实是,希伯特在对位中胜了波什。詹姆斯最终收获了自己的首个NBA总冠军,但希伯特也让所有人认识到,他是联盟中精英级别的护筐大师。endprint

2012-13赛季是希伯特作为NBA球员的巅峰之作,并且这与篮球数据的巨大革新完全吻合。科克·戈尔兹伯里——现为马刺队战略研究副总裁——发表了开创性的论文“霍华德效应:NBA内线防守分析的新局面”,这篇论文引入了“内线防守者距离对手最近时对手投篮命中率”等内线防守概念。同时这也可以称作希伯特效应:在他的防守下,对手的近距离投射命中率为联盟最低。

事实上,当季后赛中希伯特扇飞了安东尼的投篮后,科克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赞颂他的禁区防守,并把他称作“护筐之王”。那一年,垂直起跳法则写入了NBA的規则。缺乏爆发力和速度的希伯特利用自己的天赋和庞大的身躯,一次又一次将杀入禁区的对手防下来,他很擅长利用这个规则,他甚至不用盖掉对手的投篮就能极大地影响着比赛。

据ESPN著名记者巴克斯特·霍尔姆斯所说,希伯特的灵感来自于观看2009年总决赛期间霍华德的防守——他的防守有很多身体接触,但并没有被吹犯规。希伯特感到困惑,他问了当时还是助理教练的沃格尔,后者用垂直起跳的原理为他进行了解释。很快他就迷上了这样的防守方式,并成为了精英级别的防守大师,在一篇文章中甚至被贴上了“垂直起跳防守界的詹姆斯”这一标签。这种被动防守方式成为了希伯特的名片,虽然数据统计上无法体现,但效果明显,这也让他赢得了篮球界的尊重。

希伯特的巅峰表现应该是2013年的东部决赛,步行者与热火鏖战七场最终落败,他场均贡献22分、10个篮板,尽管只有1次盖帽,但他的防守是价值连城的。这也是步行者首发阵容完全成型的一个赛季:乔治·希尔、兰斯·斯蒂芬森、保罗·乔治、大卫·韦斯特,以及他们的内线防守支柱希伯特。这支球队在联盟防守榜单上傲视群雄,场均失分比联盟平均水准要少6分之多。虽然希伯特在最佳防守球员的投票中仅位列第十——低于乔治,但他正在声名鹊起,尤其是在季后赛之后。

总体来说,2011-12赛季是希伯特的数据看起来最好的一个赛季,原因可能是他的投篮命中率罕见地接近了联盟平均水平。而在接下来的赛季,他没有入选全明星——除了禁区防守之外,他的大部分数据在赛季前半段非常糟糕,尤其是投篮命中率。但在全明星赛后,他场均能贡献15分和8个篮板,真实命中率超过56%。因为希伯特的表现两极分化太明显,人们只看见了他们想看见的东西。球迷们认为他下半程的表现简直是一头野兽,他能背打,在油漆区统治像热火这样内线体型偏小的球队,同时拥有联盟最好的防守;而批评者们则直指他上半程的数据,批评他在场上不时气喘吁吁以及糟糕的命中率,还有他根本无法跟上速度更快的对手的脚步。

在2013-14赛季,这种两极分化的情况仍在继续。赛季前半程,希伯特的表现就是一个全明星,他的进攻保持了不错的水准,同时步行者队打出了杰出的防守表现。在全明星赛之前,他们场均净胜对手8分,每百回合比联盟平均少丢9.3分,考虑到他们缓慢的比赛节奏,这样的防守表现绝对是历史级别的。他们打出了自1974年以来的最佳防守效率,比邓肯时代的马刺、尤因时代的尼克斯以及双华莱士时代的活塞更出色,只有上世纪60年代由比尔·拉塞尔领衔的凯尔特人比他们更好。希伯特收获了几张明眼人的第一选票,在最佳防守球员的投票中名列第二,并且被选为东部全明星首发中锋。

然而,步行者在赛季后半段的表现完全令人大跌眼镜。在东部决赛再次面对热火时,他们没能恢复到上半赛季的巅峰状态,希伯特也变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事实上,常规赛排名东部第一的步行者,在首轮与老鹰苦战七场才涉险过关,希伯特的致命缺点在这轮系列赛中尽显无疑,他的上场时间也被沃格尔降到了21分钟。因为老鹰在中锋位置上启用了能投三分的佩罗·安蒂奇——已经淡出联盟,面对五个投手,希伯特不得不拉出禁区,这就导致他的护筐价值荡然无存。现在联盟已经发生了巨变,能投一手三分球的中锋备受青睐,而希伯特,这名近些年NBA最偏科的全明星中锋,完全无法适应这一改变。

江河日下

希伯特的巅峰仅仅维持了两个赛季,在28岁的黄金年华他就目睹了自己职业生涯的薄暮夕阳。2014-15赛季是他在步行者的最后一个赛季,他们甚至没能打进季后赛。时任球队篮球运营总裁的拉里·伯德指出,他们将选择更加现代化的打法,更加注重速度和技巧,这基本就宣判了希伯特在印第安那的死刑。那年夏天,他被送到了湖人,而紫金军团也没有把他放在球队未来计划中,这仅仅是他们填补薪资空间以达到联盟最低工资线的一个权宜之计罢了。

对于希伯特来说,在某些方面湖人拥有更好的进攻环境,因为他们有许多可以创造投篮机会的球员,这样他就不至于在进攻端承担太多压力,这会有助于他提升效率,但这一切并没有发生。他仍能盖掉对手的投篮并且保护篮筐,但一旦出了油漆区,他就毫无作用。最重要的是,整个联盟都在形成一种趋势:每一个球员——包括中锋——都能在场上命中远投,球员的场上位置越来越模糊。

有人可能会说洛杉矶对这名老兵中锋并不是最好的落脚地,他们需要的是稳定的氛围和一名全心全意致力于重建的教练。但在夏洛特,主教练克利福德和助理教练尤因都尽力帮助希伯特重整旗鼓,不幸的是,他的重生计划又一次失败了。球迷们放弃了他,他自己也失去了首发位置。有趣的是,篮球界好像将他完全遗忘了,除了一篇关于其玩电子游戏的访谈文章外,他在篮球世界的影响已经变得微乎其微。希伯特又做回了那个令人失望的自己,且再也无法恢复巅峰期的能力,多年前人们对他的担心似乎都变成了现实。

交易截止日前,黄蜂将希伯特送到雄鹿换来中锋迈尔斯·普拉姆利,他从来没有为密尔沃基打过球,因为他很快又被交易到掘金换来了一个受保护的二轮签。在打了六场比赛之后,希伯特就从联盟里消失了,而且我们可能再也看不到他了。endprint

事实上,在这黑暗的几年里,希伯特的禁区保护能力并没有下降多少,只是他所处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他已经过了而立之年,让他再去重新打磨自己的身体和技术以适应现在联盟的快节奏,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希伯特的整个篮球生涯都在油漆区里打转,这是他在球场上惟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地方,然而,随着NBA球队越来越多地启用大个射手和打挡拆战术,他不得不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而他的场上价值也就随之跌落谷底。现实的情况就是这样的,他仍然是一名非受限自由球员,在等待着一个可能再也不需要他的联盟或许永远也不会打来的电话。

复雜命题

如何评价罗伊的巅峰期表现?是徒有虚名,还是名副其实却昙花一现?那神奇的高光赛季似乎已经过去很久了——毕竟现在仍然很难相信那时候大卫·李力压库里入选了全明星——但谁也不能否认,当时联盟真的把他视如珍宝。人们可以把NBA对垂直起跳规则的修改当作罗伊迅速陨落的主因,但在此之前他就已经出现了下滑,而且这也不能解释他在进攻端的迷失。除此之外,他可从来没有丢掉自己的护筐技能。所以,这自然引出了另一种假想:是不是他从来都不是那么优秀呢?

让我们再次回到2013年,当主教练沃格尔被问到会选谁作为年度最佳防守球员时,他的回答是保罗·乔治,并称赞爱徒有能力防守“每一个位置”。当时,很多人并不认同这一说法,因为外线球员带来的防守价值几乎总是比内线少一点,真正能在防守端产生巨大影响力的是那些大个子,尤其是中锋。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高阶防守数据的出现,这种看法已经发生了改变。

罗伊的巅峰时期恰好也是NBA数据的转型阶段,例如胜利贡献值与真实正负值这样的统计数据经常偏爱大个子们,一名优秀的侧翼球员如果没有很高的抢断率的话,要脱颖而出实在太困难了。而罗伊在这两项数据上确实展现了自己防守端的统治力。

但问题是,有关防守的基本数据——篮板、盖帽、抢断——根本无法描述真正的防守价值,它们有太多遗漏的方面,同时也掩盖了很多问题。我们不能把如此复杂的问题分析得过于简单化,但希伯特是个例外。除了对禁区的保护能力外,他对防守端的贡献实在有限——在油漆区外他既不能逼迫对手失误,自己还要赔上不少犯规,并且他缓慢的脚步根本无法跟上对手。因为希伯特更加注重卡位,所以他的篮板数量不尽人意,尽管这一问题被过分夸大了,但他也绝对不是一个优秀的篮板手。所以,问题就变成了这样:他的护筐能力究竟怎么样?

安德鲁·约翰逊已经使用SportVU(球员追踪分析系统)作为评估标准多年,根据他的数据显示,2014年希伯特每百回合的护筐价值为1.25,这已经是相当优秀的数据了,但在这方面的领头羊通常每百回合总防守价值在3.5到4之间。换句话说,仅仅拥有顶级的护筐能力,想要成为联盟最佳防守球员是远远不够的。让我们更进一步。如果只考虑在篮筐附近“降低”对手投篮命中率的能力,那么希伯特在这方面的表现是顶级的。对于他比较合理的推论是,巅峰时期的确是很优秀的防守大闸,但还达不到最好。

从对手的投篮数据来看,也能估测出罗伊在篮下的威慑力有多大。以他在2014年的表现作为参考,当他在场时,每百回合球队在距离篮筐5尺之内的区域里要少失2分,虽然不是很明显,但这是以当时联盟团队防守最出色的步行者球员作为比较基准而言,而不是联盟平均水准。然而,那一年的这项数据实际上已经是他巅峰时期的最佳了。在那几个赛季中,他大多处于步行者队中游水准,有一个赛季还远远低于平均水准。

更直观地来看,在罗伊的巅峰时期,步行者的对手并没有因为他在场就明显减少自己的篮下出手,这似乎与“护筐之王”的名声和威力不符。不过,印第安那是一支防守强队,他们对手的内线投篮次数一般都比别的球队少,这可能是一部分原因。另外,也许他们的防守策略就是外线防守人把对手诱入禁区,让罗伊干扰投篮,这才导致了对手篮下出手数的波动。但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在油漆区之外他不是一个优秀的防守者。对于一个脚步很慢的中锋来说,有一种可能性是他们经常被速度快的球员一步过掉,对手的禁区出手数才会增多,但实际上罗伊的后退和收缩都是故意为之,目的就是为了让对手进入内线,掉入自己早已布置好的陷阱里。

等一等,前面的论述好像有些自相矛盾了,用那些看不懂的高阶数据来平衡禁区威慑力和护筐能力之间的论证关系,的确很难让人理解。简单一点来说,我们很难找到一个确凿的理由来支持希伯特成为年度最佳防守球员,仅仅拥有护筐能力是不够的,而且他在篮下的威慑力也不是很足。这似乎有点让人困惑,我们都觉得希伯特在场时,对手会害怕突出内线,并且步行者全队从首发到替补都有着优秀的防守能力,即使一名替补替换一名首发,也不会下滑太多。当然,希伯特在场上的效果肯定比他的替补伊安·马辛米好得多,但他只是一名好球员,还达不到划时代的防守大师的程度。

除了在印第安那时期保持了高水准的防守之外,很少有人把希伯特与精英级防守大闸联系起来。他的篮板能力将将达到平均水准,也没有逼迫对手失误的能力,在被拉出油漆区后,完全没法在外围防住对手,在场上的作用基本一文不值。缺乏全面的身手让希伯特在场上很挣扎,一旦遭到对手的针对,这名全明星球员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这样说起来他好像也不够全明星的水准。最后一点,印第安那的防守并不会因为他的离场而产生大的波动,外线头号得分手和防守箭头乔治对比赛的影响比他更大。希伯特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防守者,当他被正确使用并且扎根篮下时,他可以帮助球队打造出梦幻般的防守,但他也许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好。

注定结局

毫无疑问,我们所看到的希伯特就是一个防守面积狭窄、作用有限的巨人。他最主要的价值——护筐能力——还没有杰出到在其他方面缺点明显、不断拖后腿的情况下使自己成为联盟最佳防守人的程度。和很多球员一样,希伯特在正确的时间里遇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对手,并且打出了一些伟大的季后赛表现,正因如此,他在短时间内被高估了。在一些比赛中,他确实贡献了很多价值,但一旦联盟开始改变,强调移动和外围投射,并且对手已经摸清了套路开始针对他之后,他就变得毫无价值了。乔治是步行者真正的明星,在他2015年受伤之后,这支球队也跌入乐透区,这绝不是一个巧合。endprint

现在想来,宣告希伯特彻底陨落的死亡丧钟,可能在那年季后赛首轮对阵老鹰和现在无法重返联盟的安蒂奇时就已经敲响了。虽然那不是让他消失在联盟的催化剂,但至少是他最终泯然众人的一个象征性时刻。安蒂奇和希伯特一样技术单一,他基本上只会做个挡拆,在内线与对手肉搏,扔几个命中率不高的三分球,然而,当老鹰布置他与希伯特对位时,就意味着后者在篮下根本无人可防,联盟顶尖的护筐能力也毫无用武之地。我们都惊叹于波尔津吉斯、恩比德、小加索尔和其他大个子们不断扩大自己的射程,但实际上是安蒂奇发出了新时代的信号,全面的外线技巧已经成为了大个子们的必需品。

希伯特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NBA世界。也许,他在那几年的起伏表现是由于身体疾病所造成的,这可能与他有哮喘病有关,而不是通常NBA球员因为比赛所受到的伤病。这位前全明星中锋确实努力地恢复自己的身体状况,但当他身体恢复之后,NBA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所有球队都知道如何应对他,如此一来,身体上的恢复也就无关痛痒了。

这名前步行者的巨人中锋就像建造于二十世纪中叶的古老战舰,因为巨大的體型和力量,他曾令人望而生畏,并且几乎无懈可击,但一个注重速度与新技术的新时代重新定义了什么才是最具战斗力的战舰。面对配备了更多武器并且速度更快的对手时,它就是一个笨重的金属活靶子,毫无还手之力。世界上现在已经没有正在服役的古老战舰了,尽管它曾是海军荣耀的象征。希伯特与这个过时的海上野兽同病相怜——虽然都有过引人注目的表现,但他们的作用和影响远没有人们预想的那么大。现在,他们都成了旧时代的遗物,被自己的改良升级版本无情淘汰。

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几乎忘记了这个2.18米的大个子,在那神奇的2013年几乎是所有目光的焦点。他提醒着我们珍惜现在正在经历的一切,因为不到三年的时间内,一个看起来前途光明的全明星中锋就沦落到无球可打的地步。希伯特,这位护筐之王和垂直起跳大师,这名曾深受喜爱又勤奋的球员,尽管他的职业生涯大部分时间都很平庸,但他帮助推动了一场数据统计革命,而他却成为了我们的意识中一个模糊的记忆。

即使希伯特再也不能重返球场,我们也不应该忘记他:他是数据篮球世界一个鲜活的转折点,也是评估防守威慑力和复杂性的典型例子。我们越理解防守是如何奏效的,个人是如何影响防守的,就越能更好地理解这个前步行者中锋在短短几年内是如何走向巅峰,又是如何迅速陨落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步行者罗伊内线
完美的鲨鱼
胎儿透明隔腔内线样高回声的超声诊断及临床价值
每天步行者请注意这7条
动态DNA步行者折纸计算模型
——求解可满足性问题
每天步行者请注意这7条
罗伊·希尔的散文诗
2012—2013赛季NBA总决赛双方防守内线无球队员技术的研究
内线消息常坑人
福尔摩斯·斑点带子(下)
步行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