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出真知 使命成大志
2018-02-27刘佩芳
刘佩芳
日前,“菲力荟”时尚菁英创新战略峰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时尚品牌和服装企业创始人、高管出席活动。今年“菲力荟”战略峰会的创新主题为聚焦新世代、新经营、新管理。借此时机,笔者对拥有三十余年时尚零售经验的“菲力咨询”创始人彭斐立进行了专访。
TAweekly:在“菲力咨询”之前,你有哪些从业经验?
彭斐立:我具有三十余年的服装品牌管理经验,起步是从台湾“蜜雪儿”品牌开始的,那时的台湾公司大都采用日本工作体系。当时公司正处于人才储备阶段,每年轮岗一次,我在商品管理、终端培训、销售管理等岗位都曾受过历练。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进入香港G2000。公司的创始人田先生曾是梅西百货的超级买手,在他的美式管理运营体系下,我进入了职业生涯受益最深的时期。
在G2000公司的六年时间里,我频繁地在香港与内地间游走,工作非常紧凑。在参与高层会议中,我理解了企业战略的思考高度和角度;在与各部门同事的协调沟通中,我懂得了如何把公司的每个部门联动起来,深刻感受到运营的各方面都有关联性;当然我也学到了田先生对工作苛求的态度和标准。
2001年,感受到中国品牌强大的发展潜力和更积极的市场反应,我毅然决定转战国内品牌。曾入职“欧时力”,经历了公司的转型及高速增长阶段,之后又运营了四个从无到有的男女装品牌项目,这些项目经历使我获得了丰富的管理和运营经验,在运营战略布局、思维的高度、品牌的深度等方面,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TAweekly:从这次峰会的受邀对象来看,你的客户大多是知名时尚服装品牌,对于服务的对象,是否有选择标准?你觉得服务对象和菲力咨询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彭斐立:我从不设定界限,服务的客户范围很广,既有男装品牌又有女装品牌,有的定位高端、有的定位中端,甚至包括量贩式的经营方式。因为唯有每一类品牌都去接触,才能够真正了解市场。
开始辅导品牌后,我发现很多中国品牌从定位之初就有软肋。我曾经辅导过一个服装品牌,项目咨询的焦点是“重新定位”,但公司内部意见总是不能统一。后来,经过我与该公司负责人的交流,为其确定了品牌定位,经过六年合作,品牌的业绩蒸蒸日上。我想,品牌创始人只有开拓自己熟悉的领域、服务自己了解的人群,才能真正做出成绩。
项目咨询中,我把自己看成教练,带着品牌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发现问题时,我会将过往的经验融汇进去,企业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这种实战方案。多年的项目咨询,我伴随很多企业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型,也见证了很多品牌的成长。
无论是咨询解决方案还是课程内容,我都是把自己的工作实践与学习成果结合起来,在实战的分享过程中带领学员去感受。
TAweekly:近年你在上海和杭州都成立了分公司,还将在艺尚小镇设立培训学院,这样的扩张版图背后有怎样的初衷和布局?
彭斐立:当个人咨询项目业务发展越来越大,我深深地感觉到,如果将掌握的资源对接整合起来,不仅仅是对某个品牌,甚至对整个行业的进步都十分有利。
我坚持的信条是:不做品牌的事,要做行业的事。以我一人之力去辅导品牌,我的精力是有限的,但如果扩大了版图,培养更多的行业人才,便可惠及更多品牌、更多人。
我认为,想要打造出优秀的百亿甚至千亿中国服装企业,人才和体系是最为关键的。
今年8月,同时成立的杭州菲力和上海菲比兩家公司,将与广州菲力咨询一起,为服装品牌提供全方位的管理人才培养计划。
上海菲比定性于时尚高端管理课程和分享平台,学员定位即是时尚企业的高级管理层;而杭州菲力将推出专业的管理课程,更注重于专业人才对企业的直接输出。
此后,公司的业务将接触更多的产业供应链环节和平台,打通产业链。从品牌运营到企业管理,再到供应链整合,实现品牌辅导的全方位实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