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互动合作”教学模式的建构与优化
2018-02-27刘曼
刘 曼
(徐州大学路实验学校,江苏 徐州)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以迎合新课改的新型教学模式变革为基础依据。所谓互动合作模式的建构,正是基于初中地理课程系统性的缺乏,尤其是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等知识的繁杂。加之学生在地理地名、专有名词及一些相关名称的记忆上连贯度和以往率不成正比,进而导致教师在地理教学实践中事倍功半。“互动合作”教学模式的提出和建构,正是基于地理课教学现状提出的针对性变革,也在直接程度上实现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牢固掌握。
一、初中地理“互动合作”教学模式的建构
自教育部推行新课标以来,新型“互动合作”教学模式用于初中学科教学实践中,获得了显著的成效。该模式以组别设置、学科单独知识点划分、学习方法的融合为基本构成形式,进行讨论式、基础部分学习等分项教学实施策略。变革了教学模式,促进了初中地理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初中地理互动合作日常教学过程中,对避免在相关知识的灌输中割裂教学本意,落实互动合作环节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知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在课堂知识讲授环节,以理论和知识要点识记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让学生共同进步。
以《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目录》为例,“互动合作”教学模式的开展,首先由教师对有关中国地理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就中国的疆域与人口、行政区划、民族、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大小脉络进行框架列明,而后以学生小组为单位,以多媒体辅助工具开发为教学重要工具,建立起学生间“互帮互助、共同学习”的课堂讲解和授课氛围,而后在具体的实践环节为学生营设广阔的发展舞台,最终为初中生的地理知识学习提供班级互助的良性发展舞台。
二、初中地理中“互动合作”模式优化路径
初中地理是初中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人格和未来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在素质教育全面深入课堂的今天,对学生人生养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具有教学方法上的指导价值。初中地理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环节,良好习惯的培养对实际教学的提高大有裨益。“互动合作”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注重对学生的差异化培养,同时让学生展示自我,夯实学习基础能力。
1.课程安排优化
初中地理中,强化“互动合作”教学理念,是在课前学习之时,对基础地理知识进行梳理预习。在课程教学进行之初,充分考虑初中生心智、成长、心理特点和学习积极性等因素,避免盲目的大锅菜式学习安排。在实践环节,以七年级上册知识重难点中“区时和地方时、重点地区和国家的地理特征(自然、社会)为例。互助合作学习模式,是让学生充分感悟知识、加深对地理知识点理解的过程。在课程安排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助教学和课程安排,对不同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2.学习方法优化
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必须在学习方法的培养上下工夫。除了要求学生了解地理基础知识外,还要划出不理解或不很理解的知识点,在老师讲解中得到一一解答;通过辅助工具开发,初步理解不懂的地方;建立师生和小组合作中,形成不懂就问、善于思考的氛围;在课堂进行中,针对疑难问题进行及时求解。
3.教学目标优化
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充分考量学生具体实际情况,以“教与学”融二为一的“互动学习”等教学反馈策略,实现了预期教学目标。具体优化策略应是组织小组、科学指导和合理分配任务及其大纲和主线的体现,对通晓课程深意,深谙素质教育阶段地理课程优化设计具有鲜明的特色要求。
4.教学辅助工具的应用开发
互动合作的小组讨论和小组互动学习,是在现有的地理课程学习基础上,以多媒体图文图像工具和传统教学模式融入为一的过程。无论是单纯书面教学还是新课标基础教学,在互动合作的预期阶段,以互动合作的意见反馈效果和实际疑难知识点的掌握及其学生学习时间的自由把握度;在学生心理走向及其教学过程展开中,对学生自主安排课前闲暇时间,积极寻求地理学习知识点中相关知识点谈论学习观点,促成教学整体过程全科优化,挖掘自身学习潜力的能动化过程;在教与学的实际作用中,充分利用学生闲暇时间学习地理。
“初中地理互动合作”的深入开展,在教与学的深度交流合作中,以教学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和“合作”“交流”意识形态的基础掌握,全面实现教学效果的体现。在学生的人生道路中,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互动合作”模式的构建,对学生地理知识学习能力巩固、教学主体活动展开,挖掘黄金时间段地理知识学习潜能、强化团体意识,具有良好的刺激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