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探究与合作

2017-01-12王永宾

未来英才 2016年14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课前预习

王永宾

摘要:传统意义上的历史课教学基本上是以讲授为主,新课程的关键理念则是教师为辅,以学生为主,让学生由“学答”向“学问”,“学会”向“会学”转变。因此,在讲授课程时,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支持条件。

关键词:历史课堂;课前预习;互动合作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互动合作与主动探究的互动过程,是新一轮课改的要求。在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应该指导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在这里,就如何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实现师生、生生互动合作与主动探究,打造生本课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谈几点肤浅的体会。

一、课前预习,激发兴趣

在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积极参与探究学习,除了要有教师的引导,更离不开课前学生的带着问题去预习,因此课前预习很重要。我经常让学生在讲课前预习,在学案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预习思考,一个是预习检测。预习思考主要是以思考题的形式出现,而“预习检测”主要是把整课知识点以网络构架的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通过预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激发兴趣,促进发展”的教学理念,从而实现历史课堂教学互动合作与主动探究。

二、指导阅读,整体感知

有一位教育学家曾说:使你的学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始终使他们面临着问题,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成功了一半了。这一环节需要教师事先制定出导学案,罗列知识结构,学生根据教师列出的知识结构查阅课本,自主探究基本的历史知识。教师通过提出要求,指导自学这一方法。限定时间让学生阅读教材(或查阅资料或互相交流),积极思考、填写知识结构。期间教师巡回指导,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确定重点讲解的内容及方法,同时对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进行知识或方法上的辅导。

三、设置情景,巧妙导入

导入是教学的起始环节,恰如其分的导入能迅速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教学内容的情景中,导入形式可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多样,但应紧扣本课学习内容,具有启发性和思维价值。把学生引入教学内容的情景中,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引到探求新知识上来,同时教师也自然地把学习目标展现给学生,激起学生对新知的渴望和探求。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新课导入亦如此。

四、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学生能回答问题,固然是一种能力,但是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是能力。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质疑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创新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自主学习的历史课堂中,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围绕每一课的重点内容,精心设计探究题,题目要体现梯度性、层次性、探究性。在授课中,我大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进行分类整理,分组合作讨论,自由竞赛解答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探究问题,挑战难度,化被动为主动,变“想学”为“乐学”,达到寓教于乐、教学相长的目的。

五、构建网络,拓展升华

课堂小结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契机和切入点,是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传统教学中小结这个环节基本上是由教师来完成的,其实课堂小结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复述一节课的主要内容,而是学生一种极好的自我反思的机会,这种自我反思的过程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是教师不能越俎代庖的。教师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展示自己的观点,既体现了师生教学相长,又引导学生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做到知古鉴今,从而较好注重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六、自我检测,巩固提高

要真正实现高效课堂,在设计一堂课时,必须配有一定量的课后习题。课后习题是课堂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巩固落实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发散思维,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是课本知识应用的有效载体。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习题,要求既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体现考试的特点,又灵活多样,富有新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

七、学以致用,提升能力

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一般情况下,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自主学习能力大为提高,绝大多数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课文,认识图片选择史料,归纳要点,提出问题,在自主学习中,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完成任务,主动设计问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显著进步。除此以外,历史教学中还必须为学生构建脉络清晰的知识网,教会学生从整体全局上把握历史的纵横联系,真正学会融会贯通。

八、结语

20世纪70年代,一位美国预言学家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会学习是人的各个方面素质综合发展的基本条件,学会自主学习的人,必然具备较高主动学习的能力。总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引导学互动合作,主动探究,真正做到“会学”,达到教与学的有效统一,是实现历史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课前预习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方法探究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强化科目特色,创新教学设计
浅析中职历史课堂中情境教学的运用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让课前预习成为语文课的精彩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