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爱美剧团之先声:上海实验剧社

2018-02-27

关键词:剧社爱美戏剧

五四时期,以《新青年》为阵营的知识分子和戏剧人提出戏剧改良的主张,从历史、社会以及美学的角度批判旧剧,翻译介绍了以易卜生为代表的西方问题剧,围绕现代话剧的建设进行了讨论。在此理论指导下,1920年10月,汪仲贤在上海新舞台主导演出了西方近代剧《华奶奶之职业》(萧伯纳《华伦夫人之职业》)。演出的失败使得戏剧人意识到营业性质的剧团不能创造出真新剧,1921年1月,“以非营业的性质,提倡艺术的新剧为宗旨”的民众戏剧社应运而生。民众戏剧社继承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提出建设独立的戏剧并以此作为变革社会的武器。其机关刊物《戏剧》杂志(1921年5月-1922年10月,共10期)一方面批判传统戏剧和文明戏,另一方面为建设“真新剧”奠定了理论基础。民众戏剧社自身缺乏演剧实践,但在其倡导下,“爱美剧”运动以北京和上海为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至今为止,中国以及上海话剧史著作①中提到的比较有代表性的爱美剧组织有陈大悲设立的“北京实验剧社”(1921年11月)、“新中华戏剧协社”(1922年1月)、“人艺戏剧专门学校”(1922年冬);上海则有“上海戏剧协社”(1923年1月设立②,5月首演)、“辛酉学社”(辛酉学社1921年设立,1927年组建剧团)等,但从未提及“上海实验剧社”。而笔者看到当时的剧评记述:

上海非职业新剧社/就余所知者有二/戏剧协社/实验剧社/戏剧协社所演之《好儿子》《孤单》《少奶奶的扇子》/以言语表情胜/实验剧社的新剧/以歌舞音乐胜/都含有发扬国人的天真能力/又能改良社会风俗/深愿两社诸君/和衷共济/各出所长/同冶一炉/供献社会/使世界各国知道吾国不是没有高尚的戏剧家耳/(红霞)

另一篇题为“上海之爱美剧团”的文章,以戏剧协社、实验剧社、辛酉学社为序,介绍了上海三个主要的爱美剧团,其中对实验剧社的介绍如下:

实验剧社与戏剧协社先后成立/社员中南洋大学学生颇多/主持者/黎锦晖君也/内部组织甚完备/曾演过《幽兰女士》/《良心》等剧,亦为外界所赞许/歌剧《葡萄仙子》/至今学校中流传犹广/其功最不可没者/则首创男女合演也/当时冒大不韪/勇气与毅力,令人可佩/惜近已久无声息,且一部份社员/亦已加入戏剧协社矣/(亚一)

可见“实验剧社”在20年代与“戏剧协社”同为上海爱美剧团体中的重要一员,它的存在以及戏剧活动不应被忽略和遗忘。鉴于此,本文将利用当时的资料,追溯“上海实验戏剧社”的成立、宗旨、戏剧活动、演剧特征,并探讨其在中国话剧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上海实验剧社之成立、宗旨及构成

前引文中介绍实验剧社“与戏剧协社先后成立”,即早于戏剧协社成立。那么具体成立时间为何时?曾担任社长的黎锦晖回忆道:

北京实验剧社于“五四”运动后在北京成立。1921年该社王芳镇到沪约集交通大学旧同学中爱好戏剧的杨九寰、陶天杏、贾存鉴等发起组成“上海实验剧社”。参加的有徐维邦、顾梦鹤、严工上、严个凡、程步高等以及女社员原侠绮、张明德、毛剑佩、张宛清、刘静芳、黎明晖等五十余人。我因杨九寰之介绍,参加后被公推为社长,在“语专”设立办公室。社的组织除事务、剧务、编译三部外,嗣又增添儿童歌舞部。该社发展的成员,多为大学生,亦有在职的小学教员、美术家等。(112)

回忆的时间是否准确值得商榷,而《申报》最早出现实验剧社演剧消息是1922年12月,南洋大学之南洋义务学校为建校舍筹备游艺大会,因师生忙于学业,商议由热心公务的实验剧社代为演剧,而最终学生会又决定自行举办③。我们推测剧社虽成立于1922年,成立伊始并未有正式的演出,半年后组织才实体化,在《时事新报》上刊登了“宣言”。

上海实验剧社宣言

戏剧和文学,有种种关系,现在已有许多学者承认,因此充满了呻吟与鼾声的文学界里,居然发出一线曙光。多数爱好文学的人,并觉悟到戏剧文学,是接触民众的最近一点,所以介绍他的和研究他的着实不少。论起来,可算戏剧文学的好消息。但是介绍和研究戏剧文学的人,未必个个都能化起妆来,到舞台上去实现他的理想,那么,不重实验的介绍与研究,只好算“纸上谈兵”;而社会上的人对之也如同“隔岸观火”。因此戏剧文学和民众,永远得不到接近的机会。

单就上海一方面讲,要算是新剧的发源地了。这十几年来,所得到的结果,只有那带假面具的“文明戏”。论起现在的戏剧界,真是“愈趋愈下”,将到不可收拾的地位。那班戏剧界的罪人,他们偏要借新剧做幌子,行他们的“自私自利”,直把新剧的真意,糟蹋得“身无完肤”。所以社会上大部分的人,将新剧看作现在的“文明戏”,几乎把“新剧”和“文明戏”两个名词混而为一。长此下去,戏剧界的前途,真有不堪设想的危险!我们眼看以上两种的趋势觉得有不能不急行补救的天职。因此联合了许多同志,组织了一个注意实验功夫,提倡现代戏剧的“上海实验剧社”,共同担负下列三项事业:

(甲)利用剧场的实验,研究关于戏剧的各种艺术。

(乙)利用剧场的实验,研究关于戏剧的各种理论。

(丙)利用剧场的实验,研究创作的或翻译的剧本。

凡对我们这组织的宗旨表同情的人们,都是我们的同志。凡在上述企图中徘徊的人,都能得到我们的助力。凡在上述两方面中之一方面研究有素,能以诚挚的精神,与我们共负创造中国的新戏剧之责者,皆得依照简章中所载的手续加入本社为社员。

宣言包含三个主要内容:首先提出戏剧和文学的区别,强调戏剧不能光纸上谈兵,必须“实验”即演出;其次批判了上海的文明戏,提出要建设“现代戏剧”;最后表明剧社担负的三项事业是研究戏剧的艺术、理论以及剧本。很显然,上海实验剧社是在民众戏剧社影响下成立的爱美剧团体,其批判文明戏和建设现代戏剧的目标和民众戏剧社完全一致,所不同的是更强调演出实践。剧社英文名定为“the experimenta little theatre”(实验剧社行将排演《工厂主》),即“实验小剧场”,后期还将三项事业具体化为六项:“(一)讨究戏剧的学理、(二)研习戏票剧的技术、(三)公演戏剧、(四)编译剧本和书报、(五)设立戏剧学校、(六)筹建公共剧场”(实验剧社改选职员)。

剧社发起人和参与人为爱好艺术的南洋大学(交通大学)校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校友、上海国语专修学校以及附属小学教员等,随着演剧事业的推进,又新加入诸多戏剧界、音乐界、艺术界人士。他们主要是:王芳镇,交大校友,1921年3月在北京发起成立“剧学研究会”,1928年起任“南国社”总务部长,擅长制作电影字幕,发表过多篇戏剧电影类评论。杨九寰即杨潮(1900-1946),左翼作家、新闻巨子,笔名洋潮、羊枣等,湖北沔阳县(今仙桃市)人。1914年考取留美预备学校北京清华学校,后考入唐山工业专科学校机械科,1921年机械科并入上海交通大学,遂转入上海交大就读。1923年毕业,任职于沪宁、沪杭甬铁路管理局,后从事电影、戏剧等文化进步活动(霍有光461)。陶天杏,交大校友,在校期间酷爱音乐和话剧艺术,曾任南洋学会游艺部长等。贾存鉴,1925年毕业于上海南洋大学机械科工业机械门,历任平绥铁路帮工程师、机务段长,中央大学、南京临大教授,交通大学副教授、教授(462)。徐维邦(1905-1961),浙江杭州人,因入赘马家,遂改姓马徐。1921年7月上海美专西洋画正科毕业,1921年9月至1922年1月任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西洋画教员。1924年入明星影片公司任演员,1926年起任导演,一生共导演新片32部,有“中国恐怖片导演之父”之誉(马海平 166)。顾梦鹤(1904-1991)即莫凯,导演,广东番禺人。1924年毕业于上海美专,后从事美术及话剧活动,曾参加田汉组织的南国影剧社,为该社的发起人之一(汪培、陈剑云、蓝流223)。严工上(1872-1953)江苏淮阴人,曾在上海国语专修学校、上海国语师范学校、广东省戏剧研究所任教员,参演了103部电影,精通中西音乐,与黎锦光、陈歌辛、姚敏、梁乐音并称为“中国流行歌曲五人帮”(顾振辉 35)。严个凡(1902-1958)作曲家,严工上长子,早年就读于上海美专,1922年随父加入黎锦晖的“明月音乐会”任乐师,“灌音八仙”之一(尤静波 64)。程步高(1896-1966)浙江平湖人,字齐东,肄业于上海震旦大学,爱好文艺和电影。法国留学回国后进大陆影片公司、明星影片公司,拍摄了多部影片(熊月之 274)。后期还有戏剧评论家冯叔鸾、文明戏演员徐半梅、音乐家傅彦长、戏剧家徐公美等加入。

剧社初始由王芳镇任主席,陶天杏任剧务股;1923年9月黎锦晖当选为正会长,王芳镇任副会长。1924年3月改选,副社长由一人改为二人,各部改为股,只设股长,不设主任,另设经济股,专负社中经济责任,各股干事均由股长就社员中聘请。正社长黎锦晖、副社长杨九寰、王芳镇、事务股周菊人、剧务股徐公美、编译股冯叔鸾、经济股陶天杏。社员则分赞助社员、普通社员、儿童社员三种(实验剧社改选职员)。剧社本预定借邓脱路谦吉里(今丹徒路)某屋为社址,黎锦晖任社长后,设址于国语专修学校④内,敏体尼荫路415号(现西藏南路)。黎锦晖(1891-1967),字均荃,湖南湘潭人,著名作曲家、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求学长沙高师期间,曾任乐歌教员。辛亥革命后任《大中华民国日报》编辑,1916年随兄赴京,成为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会”成员,期间参加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活动。1921年春受中华书局之聘到上海,主编《小朋友》周刊,1922-1926年任国语专修学校校长,设立语专附小,组织学生用国语音调演唱白话文歌曲,常以“语专附小”和“明月音乐会”的名义进行表演,推进国语教育和宣传。期间担任实验剧社社长,创作的《麻雀与小孩》(1920)、《葡萄仙子》(1922)、《月明之夜》(1923)等儿童歌舞剧,均在实验剧社演出。1927年2月创办中华歌舞专科学校,1928年赴南洋进行商业巡演。1929年创立明月歌舞团,培养了众多电影明星和歌唱艺人。抗战期间写了多首宣传抗日救亡的爱国歌曲(孙继南)。

实验剧社的演剧活动主要集中在1923-1924年。1924年8月,申报上刊登了社长黎锦晖辞职的消息,此后未见剧社的演剧消息。1927年3月28日“上海艺术协会”成立,到会团体中虽出现“实验剧社”之名称,但其名存实亡已显而易见。

二、上海实验剧社的演出活动和剧目

前文所介绍的六项事业,实验剧社实际上主要开展了“公演戏剧”这一项,其余如公演时印发过简单的特刊:“印有特刊一种、内容除载关于讨论戏剧之文字外、更载有各剧详细说明书”(实验社今日演剧);发行月刊则虽有准备却未能付诸实践:“剧务股长徐公美提议发行月刊、业已约定钱玄同、蒲止水、熊佛西、孔襄我、刘厚鎔、诸人、担任撰述云”(实验剧社排演新剧)。剧社公演情况据《申报》和《时事新报》整理如下:

这些公演中,比较正式的是在新舞台和中央公会堂的三次演出,公演剧目分为话剧和儿童歌舞剧两类。黎锦晖被推选为社长后,剧社开始演出他创作的《葡萄仙子》等脍炙人口的歌舞剧,这些剧目在儿童歌舞剧研究中已有提及⑤,本文主要关注剧社演出的话剧剧目。

《幽兰女士》(《晨报副镌》1921年1月6-17日)为五幕剧,陈大悲作品,讲述女学生丁幽兰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父亲安排的包办婚姻,揭穿虚伪家庭的“换子”丑剧,被后母枪杀的故事。《爱国贼》(《戏剧》第二卷第一期)为独幕剧,同样为陈大悲作品,讲述一贼闯入有钱人张景轩家中后知其卖国行为,躲在窗帘后伺机教训了张:“我们当贼的,不能卖国!国卖给外国人了,我们到哪儿偷去?当贼的从来没有卖过国!卖国的就是你们这班老爷!大人!你们老爷大人卖了国,还要坏我们贼的名誉!从此以后,你还敢卖了国再冒充贼吗?”剧中穿插笑料,演起来生动有趣。《良心》(《晨报副镌》1920年6月4-8日,11-16日)是陈大悲创作的五幕剧,讲述医药博士刘约翰在演说中揭穿了上海医药大王白湘五出售的“平等液”“天然脑汁”是含有吗啡的毒药,白怀恨在心,设计报复。白打电话给刘的夫人燕,称刘受伤住在东亚旅馆,又灌醉对燕念念不忘的汪占鳌,使其在房间等待。燕赶到房间后,被喝醉的汪纠缠,白拍下二人的照片,想以此要挟刘博士登报澄清演讲内容。而就在白和燕交涉时,白中枪身亡。英捕头得伦美验尸后称燕掐死了白,关键时刻,汪赶到并陈述了事情经过,交代是自己为民除害,用枪打死了白。《新闻记者》(《晨报副镌》1922年4月19-23日)是熊佛西创作的独幕剧,讲述《明报》编辑胡天民想利用职权威逼利诱马啸兰与其结婚,后在兰的表哥周超群的劝说下有所悔改。本来拒绝表哥求婚的兰因此心生感激,答应了周超群的求婚,而兰的父亲因从事不道德的生意被省厅捉去。

以上四个剧目包含两个多幕剧,两个独幕剧,都是揭露社会以及家庭矛盾,针砭时弊、引人思考的社会问题剧。《幽兰女士》是陈大悲的代表作,也是爱美剧运动中演出最多影响最大的剧目之一。陈大悲在《爱美的戏剧》中指出不宜多演意义高深的问题剧,不宜多用过于平凡、刺激力太弱以及理智色彩太浓的剧本,因此他的作品例如《幽兰女士》和《良心》中都包含“枪杀”这类富于刺激性的情节和场面。当时有剧评指出幽兰的台词“要从黑暗中奋斗出光明来!从强权中奋斗出真理来!有志的青年,应当报答社会的恩!报答人类底恩!”是“颇嫌牵强不自然”(老梅)的,这种演说式的议论可谓爱美剧中遗留的文明戏特征。

比较特别的剧目是《换个丈夫吧》(即《换个丈夫罢》)(《东方杂志》1921年第18卷13期),意大利作家马可·德西(Marco Dessy)创作的未来派戏剧,由宋春舫翻译。讲述妻子对现任丈夫不满,总怀念死去的前夫。就在两人争论时,前夫回来了。前夫说对于不想他的人他是死了,而对于想着他的人他没有死。两个丈夫让妻子选择一个,前夫提议现任丈夫也死一回,两年后再来交换,三人讨论如何死法。未来主义思潮20世纪20年代开始传入中国,留法归来的北大法文系教授宋春舫非常热衷于未来派戏剧的介绍。刊登在《东方杂志》(1921年7月、第18卷第13期)上的,除了《换个丈夫罢》,还有《月色》(马里内蒂)、《朝秦暮楚》(柯拉蒂尼等)、《只有一条狗》(康吉罗),共四个未来派戏剧剧本。同年9月,宋春舫还在《戏剧》(第l卷第5期)上发表了翻译自意大利作家Bruno CorraSettimwlli的未来派戏剧《早已过去了》《枪声》。未来派思潮反对旧有之艺术,与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导向一致,同时宋春舫也认为这是一种没理由的滑稽剧。当时剧评提到“未来派戏剧表演中国剧场、此为创举”(实验剧社又将演剧)。可知实验剧社应该是最早将未来派戏剧搬上中国舞台的剧团。和社会问题剧搭配演出,未来派戏剧显得轻松而滑稽,观众看后认为“情节虽不合理性、然编者之意系欲表示人之厌故喜新之恒情、颇能针砭世俗”(季舞)。“滑稽”和“针砭世俗”都是实验剧社选择未来派戏剧演出的趣旨所在。

实验剧社意识到针对不同的对象,应该提供相应的剧作,提出所演戏剧应分为四类:“(一)欣赏剧注重文学方面专备文学界中人欣赏,(二)通俗剧专供社会上普通一般人士观看,(三)工人剧较通俗剧更为浅显专供给工人观看,(四)儿童剧包含儿童文学及儿童敎育学”(实验剧社会议进行)。然而从上文介绍的剧目来看,除了儿童歌舞剧属性明确外,其他剧目并未明确区分所谓的欣赏剧、通俗剧、工人剧。剧社所演话剧剧目主要是北方爱美剧运动领导人陈大悲的作品,另外后期加入剧社的重要成员徐公美也展现了创作才能,但创作的剧本仅止于排练。徐公美是沪西辛庄人,毕业于陈大悲创办的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回沪后于1924年3月前后加入剧社,擅长国语,发音正确,对于化妆术造诣尤精,并致力于剧本创作。“一方面剧本的本身、如剧本的主义、剧本的思想先要立定、一方还要顾到舞台上的艺术、加以精密的思考、剧中人如何的支配、道具如何的安置、以及这本戏要演多少时候、这绝不是专谈戏剧学理、平时不涉足剧场底读书人所能奏效的啊”,徐公美在专业训练和实践中总结出剧本创作的重点,即要为舞台服务。1926年5月,他把1923-1925年三年间创作的三个剧本《歧途》《父权之下》《飞》集结成册,交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欧阳予倩、汪仲贤、王芳镇、徐半梅、陈大悲等均为该书作序,肯定其创作才能和作品意义。其中的《歧路》即《杏云小姐》,创作于人艺剧专期间,实验剧社时期有过排练,后由武昌师大戏剧社实现演出。该剧共四幕,讲述私立女中的学生顾杏云寄住在北京有钱人孙太太家,虽已许嫁给表哥王英夫,但因其不谙世事又抵抗不住诱惑,被同学陈秀英和冒充国务院秘书的郎正华合伙骗钱骗色,幸好表哥宽宏大量不计前嫌,挽救了误入歧途的杏云。前三幕发生在一天之内,时间紧凑,线索单一,属于典型的三一律问题剧。语言自然流畅,没有大段的议论,很适合爱美剧剧团演出。徐公美另有《演剧术》(中华书局,1927)《小剧场经营法》(商务印书馆,1936)等多部戏剧论著,还在早期电影的理论方面卓有贡献。

此外,实验剧社还在1923年10月底到12月初积极排演过《工厂主》一剧,该剧是日本作家久米正雄创作的四幕社会问题剧,由徐半梅翻译,人名换成中国名,剧情不变,刊登在《戏剧》第一卷第二、三期,是实验剧社对《戏剧》刊载作品所作的“实验”。该剧讲述年轻的工厂主朱少朋代替父亲处理工人罢工问题,不仅同意提高工人待遇,还把被机器轧伤一只手的女工韩明珠送到朋友的医院医治,与韩明珠产生感情并求婚成功。二人婚后很幸福,而少朋表妹梅姑发现明珠结婚三个月却看似已怀孕五个月,原来明珠去医院前在工人郭景福家疗养并与其有染。明珠向少朋坦白,少朋却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表示已经原谅明珠。明珠向景福说明事情原委,爱着明珠的景福借酒消愁,发泄不满,明珠失望离开。少朋也来到景福家,景福指责其无用的仁慈和故意的宽大实际上害了明珠,此时传来明珠卧轨自杀的消息。少朋是温情主义和理想主义,景福是反抗主义,明珠正是两种观念的牺牲品。徐半梅亲自担任导演,后因“重要演员中近忽有二人患病致不能继续排练”(实验剧社改排“良心”剧),最终未能公演。

1924年6月14日,受浙江美术专门学校邀请,实验剧社四十余人赴杭交流,杭州学界当天在湖滨公共演讲厅举办欢迎大会,徐公美等做演讲⑥。黎锦晖回忆说:“在杭州上演创作《良心》一剧,揭发了当时上海的‘大滑头’黄楚九卖假药的黑幕。黄知道后即电浙江军阀夏超要求禁演。夏借口‘剧社男女混杂,有伤风化’,不准续演。社员回到上海,曾在《时事新报》上出一特刊,阐明真相,以示抗议。”(113)笔者查阅《时事新报》,发现实际上遭禁演的原因是“男女合演”。原定于6月15日在杭州城站第一舞台上演《良心》《新闻记者》《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四剧,因省警厅禁止男女合演,临时改到浙江省教育会,演出只有女演员出场的《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因为大批观众移动且演出未按预告,在杭州造成不好的影响,以致《浙民日报》报道实验剧社是“拆白党”,剧社随后也专门登报澄清。事情经过以及相关报道刊登在《时事新报》上,占据“青光”整个版面(泽军),可见剧社的影响力。

三、开创上海爱美剧运动的男女合演

实验剧社的另外一大特点是一开始就实行男女合演。新剧领域的男女合演始于文明戏剧团民兴社,1914年9月民兴社在位于法租界的歌舞台开演,对此新现象,剧评家有表示赞成者,如“欧美诸国均有男女合演之俗,其间女伶且多出类拔萃之才,为世界所称道者。良以女子天赋之特性有非男子所能揣摩而得者,是犹女子不能夺男子之特长也。……行见莺嗔燕叱,别擅胜长,巾帼之气必有愈于头巾男子之娇揉造作者,吾□观客得此新眼福,甯非幸事。”(钝根)。也有反对者:“盖以男子之演旦角,尽多杰出之才,无需女子之必要。……嗜尚淫靡,更不容不挂出男女合演之老招牌来,于是看客有目标矣,新剧社有恃无恐矣。”(剑云 83)然而民兴社的男女合演并不彻底,男旦和女演员并存于舞台上,例如开幕公演的《芙蓉屏》中,女演员侬影饰演崔夫人,男旦演员苏石痴饰演高夫人。且民兴社的女演员只是吸引观众的噱头,对于艺术上之孰优孰劣没有明确的意识。

文明戏之后的爱美剧运动中,陈大悲在北京主持的人艺戏剧专门学校也实现了男女合演。1923年5月,女学生吴瑞燕在第一次公演《英雄与美人》里饰演女主角林雅琴,引发了《晨报副刊》上对“女子参议”的系列讨论。余上沅也在观看女高师的演出后,急切呼吁:“陈大悲先生是提倡爱美的戏剧的,宋春舫先生是主张用男子扮男子,女子扮女子的,但是我们还不曾多见提倡爱美的戏剧——例如男女学生排演的戏剧——要贯彻男子扮男子,女子扮女子的主张的人。”终于,1923年6月,随着人艺剧专女学生的增加,在第六次公演时彻底实现了男女合演。在舆论和实践的双重推动下,“从艺术方面着想,爱美的戏剧当然应提倡男女合演,即不反对男女合演,剧中的女子也当然应由女子扮演。”(邵力子)的思想逐渐渗透和普及,一般认为,上海戏剧协社确立了男女合演的表演形式:1923年7月,洪深加入协社并担任排练主任,8月尝试男女合演的《终身大事》;9月,先演男女合演的《终身大事》,演员表演自然熨贴,后演男扮女角的《泼妇》,区别立见分晓,观众因男扮女角的不自然而捧腹。然而,1924年1月19日,协社公演的《心狱》中仍然保留了男扮女角,彻底的男女合演要等到1924年5月《少奶奶的扇子》公演以后。因此,从时间上看,实验剧社1923年7月公演《幽兰女士》时实现的男女合演的确早于戏剧协社;从形式上看,实验剧社第一次公演便采用男女合演,虽有女性反串男角,但彻底废弃了男旦演员,在当时形成了一定的影响。时人评价:“其功最不可没者,则首创男女合演也。当时冒大不讳勇气与毅力,令人可佩。”(亚一)“该剧为男女合演,粉墨登场,牺牲色相,不啻为中国戏剧界辟一新纪元,对于艺术前途可多贡献。”(实验剧社又将演剧)实验剧社社长回忆:“语专女教员张明德、原侠绮、黎明晖都在剧中担任重角。在话剧界中,始创女演员饰女角的新局面。”(黎锦晖 112-113)

参加实验剧社的女演员有:黎明晖(1909-2003),湖南湘潭人,毕业于两江女子师范学校,中国最早的流行歌手。主演父亲黎锦晖创作的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等,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曾与胡蝶、阮玲玉和陈玉梅并称为“影坛四大金刚”、上海滩电影界的“四大花旦”;张明德,国语专修学校附属小学教员;刘静芳(经历不详);原侠绮,实验剧社戏剧协社社员,历演好儿子良心月下诸剧,后参加电影演出(玉书 1);顾姒范,画家,在戏剧协社演出《月下》而著名,画家严个凡之妻;高璞(1900-1924),毕业于神舟女学并任教,善于绘画,参加演出戏剧协社《少奶奶的扇子》(高璞女士之遗影 6);毛剑佩(约1904-1931),“七盏灯”毛韵珂的女儿,曾从王瑶卿学戏,后改演电影,主演过《人面桃花》,1931年因失恋而自杀(孙红侠);还有张宛清、赵自芳、潘经玉女士等多人。

以下是《幽兰女士》和《良心》中部分女演员的角色分配:

《时报图画周刊》1923年162期幽 兰 ………………………………… 张明德(女)丁宝麟(幽兰的假弟弟 )…………… 黎明晖(女)珍儿(幽兰的仆女 )………………… 刘静芳(女)

《时报图画周刊》1924年208期汪占鳌夫 人 ………………… 顾姒范(右)刘约翰夫 人 …………………… 高璞(左)

几位女演员的表演均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幽兰女士》中:“黎女士素作男装,不知者不知其为女子也,刘女士之表情,活泼而深刻,为全剧之冠。皆不可多得之人才也。”(实验剧社表演“幽兰女士”之两明星)《良心》中:“去刘夫人之高璞女士、处处有表情、而脸上戏容、更为周到、最后一幕表演神经错乱时之神气、两眼发直、手足无错、乱发蓬松、知觉已失现象、假使摄入影戏内、则西方诸明星的表情、不能专美于前也。”(红霞)

结语

上海实验剧社是上海最早成立的爱美剧团之一,主要活动时间从1922年年末至1924年7月,在新舞台、中央公会堂、国语专修学校等地举行多次公演,演出剧目主要有儿童歌剧和话剧。“以歌舞音乐胜”成为其一大特色,同时剧社还演出了《幽兰女士》《良心》《换个丈夫罢》等话剧剧目,是最早尝试未来派戏剧的剧团。剧社首次演出即采用男女合演,成为在上海最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合演的剧团,其演出活动在当时的上海文艺界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不仅开创了儿童歌舞剧这一新的艺术形式,更推动了话剧的发展,《申报》《时事新报》等报刊对其活动一直有追踪报道。

实验剧社的演剧活动深受北方爱美剧运动的影响,而此时带头人陈大悲、蒲伯英已经意识到以学生为主体的爱美剧存在很大的局限:缺乏懂得戏剧的专门人才,剧本和演出水平有待提高,观众花钱看不到好戏等,于是开始提倡不同于“营业性质的戏院”的职业戏剧,认为“在开创期间,爱美的戏剧,可以做养成职业的戏剧人才底阶梯;在演进期间,爱美的戏剧,可以为职业戏剧底补助或匡正;毕竟戏剧界的主力军,还是要职业的而不是爱美的”,并合作开办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旨在培养戏剧的专门人才。然而陈大悲对学校管理不善,引起“倒陈风波”,作为曾经的新剧界领袖又受到文艺界的打压而失去威信。在1924年7月上海实验剧社公演中,他恰巧回沪,亲自导演并扮演最擅长的一个角色⑦。一方面由于陈大悲的失信、北方爱美剧运动的偃旗息鼓以及上海戏剧协社演剧影响的逐渐扩大,另一方面社长黎锦晖为了使儿童歌舞音乐走向专业化,专心于音乐创作,辞去社长一职,实验剧社随之解体。

谷剑尘回忆“是年秋实验剧社演《幽兰女士》剧于新舞台。余得乐嗣炳之介绍识洪深君。是日社友汪仲贤欧阳予倩方助理实验社化妆事。乃相约介绍洪深君入戏剧协社”。乐嗣炳是国语运动的推行者,当时任中华书局编辑、国语专修学校教员,也是实验剧社社员之一,可见实验剧社和戏剧协社之间也保持着紧密的联络。实验剧社和戏剧协社前后脚成立,实验剧社停止活动后,很多演员加入戏剧协社,如高璞、顾姒范、赵自芳等女演员。洪深的加入为戏剧协社带来了专业的指导,使协社的演出焕发生机、愈显精彩,1924年5月演出的《少奶奶的扇子》成为现代话剧成立的里程碑。实验剧社则因失去社长,演剧活动戛然而止,渐为后人所遗忘。然而,作为上海最早的和最重要的爱美剧团之一,其存在和演出活动不应被忽略和遗忘。

注释【Notes】

① 如陈白尘、董健《中国现代戏剧史稿》(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葛一虹《中国话剧通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李晓《上海话剧志》(百家出版社,2002年)等。

② 学界历来认为戏剧协社成立于1921年冬,而据最新考证,成立时间应该在1923年1月14日(濑户宏《中国话剧成立史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年)。

③ “南洋大学学生会评议部、于前日举行第七次集会、兹将议决各件抄录如下、(一)义务学校演剧案、义校主任茅以新出席报告该校为建筑校舍事、筹备游艺大会经过、略谓实验社允为义校演剧、双方磋商、已有头绪、按该社所定条件、为盈余均摊、义校出百元为筹备费、账务统由该社办理、惟为义务着想、恐以其他困难情形、不能迳自履行以上条件、应由该部讨论等语、结果、众主张实验剧社义校演剧、须依下列各项、盈余均分、不足由该社负责、该社用剧社名义为义校演剧、账务由双方管理、义校出筹备费百元、演后提还”(“南洋学生会评议部议决案”《申报》1922年12月9日)“南洋大学之义务学校、近因将建造校舍、拟于本月月底、假新舞台开游艺大会、筹款兴工、已见本报、兹悉该义校因各教职员皆功课纷忙、不克实行举办、适有上海实验剧社、热心公务、慨允由实验剧社代为举办、现已各方布置就绪、入场券不日即可印就、内容闻有中西女塾爱国女学等各种游艺加入云”(“南洋大学之义务学校近闻 游艺大会积极筹备”《申报》1922年12月14日)

④上海国语专修学校设立于1921年3月,4月4日开学,中华书局为具体承办人。江范伍为首任校长,黎锦晖继任后于1922年1月在语专设立附小。学校开办两年就培养了700多名国语人才,他们分赴各地任教,推动了国语运动的发展。

⑤如孙继南《黎锦晖儿童歌舞音乐的艺术经验——纪念黎锦晖先生诞生100周年》(《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2年3期)、屠锦英《黎锦晖儿童歌舞剧的价值评析及当代启示》(《音乐研究》,2011年5期)等。

⑥ “浙江美术专门学校·女权运动会·新吾学会·等诸团体、于前日(十四日)假座湖滨公共演讲厅、开欢迎上海实验剧社同人大会、男女来宾到者不下数百余人、先由主席致欢迎词、后请该社同志演讲、徐公美君讲演剧人的修养、赵自芳女士讲儿童剧之价值及其表现的方法、许十骐君讲艺术与人生、末由美专教务长王一夫君(该社旅杭干事)致谢辞而散”(“杭州学界欢迎上海实验剧社社员”《申报》1924年6月18日)

⑦“该角为陈氏在京历次饰角中之最得意者”(“实验剧社演剧剧目”《时事新报》1924年7月4日)“去西探得美伦陈大悲君、活现一欧洲人、化装如此神奇、余叹观止、其言语动作、走路神气、处处含有西方式前辈剧家、毕竟不凡”(红霞“评实验剧社新剧”《申报》1924年7月8日)

陈大悲.爱美的戏剧.晨报社,1922.

[Chen,Dabei.Amateur Theatre.Beijing:Chen Bao Newspaper Office,1922.]

钝根.论男女合演.申报,1914-9-20.

[Dun,Gen.“Man and Woman On One Stage.” Shun Pao,20 September 1914.]

高璞女士之遗影.图画时报,1925(243).

[“The Deadee of Mrs.Gao Pu.” Picture Times 243(1925):6.]

谷剑尘.洪深与《少奶奶的扇子》(上).申报,1926-5-4.

[Gu,Jianchen.“Hong Shen and Lady Windermere’s Fan(part 1).” Shun Pao,4 May 1926.]

顾振辉.凌霜傲雪岿然立——上海戏剧学院·民国校史考略.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Gu,Zhenhui.Standing Through Thick and Thin:The History of Shanghai Theatre Academy From 1920 to 1940.Shanghai:Shanghai Jiantong University Press,2015.]

红霞.评实验剧社新剧.申报,1924-7-8.

[Hong,Xia.“Reviewing The New Play of The Experimental Theatre.” Shun Pao,8 July 1924.]

霍有光.交通大学(西安)百年高等机械工程教育年谱.北京:中国文史出社,2014.

[Huo,Youguang.The 100-year Chronicle of Advance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at Jiaotong University(Xi’an).Beijing:China Literature and History Publishing House,2014.]

季舞.实验剧社表演之三剧述评.申报,1924-1-8.

[Ji,Wu.“Reviewing The Three Plays Performed By The Experiment Theatre.” Shun Pao,8 January 1924.]

剑云.品菊余话·新剧杂话(一).周剑云主编.鞠部丛刊.上海:上海交通印书馆,1918.

[Jian,Yun.“Some Words When Appreciating Chrysanthemum:On New Drama(vol.1).” Jubu Collections.Ed.Zhou Jianyun.Shanghai:Shanghai Jiaotong Press,1918.]

老梅.评“幽兰女士”新剧.学汇,1923(343).

[Lao,Mei.“Reviewing The New Play Performed By Mrs.Youlan.” Xuehui 343(1923).]

黎锦晖.我和明月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化史料(3).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112-113.

[Li,Jinhui.“Me and Mingyue She.” Cultural Documents.Ed.Literature and History Documents Researching Committee of CPPCC National Committee.Beijing:Literature and History Documents Publishing House,1982.]

马海平.上海美专名人传略.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Ma,Haiping.Brief Biographies of Famous Students at Shanghai Fine Arts School.Nanjing:Nanjing University Press,2012,]

蒲伯英.我主张要提倡职业的戏剧.戏剧,1921,1(5).

[Pu,Boying.“I Proposed Professional Theatre.” Theatre 5(1921).]

上海实验剧社宣言.时事新报(青光),1923-6-19.

[“Manifesto By Shanghai Experimental Theatre.” The China Times(Qingguang),19 June 1923.]

上沅.女高师《脖链》的排演和“男女合演的问题”.晨报副刊,1923-5.

[Shang,Ruan.“Female Normal Academy Rehearsing Necklace and ‘The Problem of Man and Woman Performing Together’.” Chen Bao Supplement,May 1923.]

邵力子.论男女合演.妇女周报,1923-10-12.

[Shao,Lizi.“On Man and Woman Performing Together.” Female Weekly,12 October 1923.]

实验剧社表演“幽兰女士”之两明星.时报图画周刊,1923(162).

[“Two Stars From The Experiment Theatre That Played ‘Mrs.Youlan’ .” Times and Pictures Weekly 162(1923).]

实验剧社改排“良心”剧.申报,1923-12-9.

[“The Experimental Theatre Changed to Rehearse ‘Fine’ Play.” Shun Pao,9 December 1923.]

实验剧社改选职员.申报,1924-3-21.

[“The Experimental Theatre Is Reelecting Employers.” Shun Pao,21 March 1924.]

实验剧社会议进行.申报,1924-3-4.

[“The Experimental Theatre Having A Meeting.” Shun Pao,4 March 1924.]

实验剧社排演新剧.申报,1924-4-25.

[“The Experimental Theatre Rehearsing New Play.” Shun Pao,25 April 1924.]

实验剧社行将排演《工厂主》.申报,1923-10-29.

[“The Experimental Theatre Is Rehearsing Factory Owner.” Shun Pao,29 October 1923.]

实验剧社又将演剧.申报,1924-1-11.

[“The Experimental Theatre Performing A New Play Again.” Shun Pao,11 January 1924.]

实验社今日演剧.申报,1924-1-6.

[“The Experimental Theatre Performing Today.” Shun Pao,6 January 1924.]

宋春舫.未来派戏剧四种·后记.东方杂志,1921,18(13).

[Song,Chunfang.“Afterwords:Four Types of Future Theatre.” Oriental Journal 13(1921).]

孙红侠.桃李不言一代宗师——王瑶卿评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Sun,Hongxia.The Grand Master:Biography of Wang Yaoqing.Shanghai:Shanghai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2013.]

孙继南.黎锦晖评传.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Sun,Jinan.Reviewing Li Jinhui.Beijing:People’s Music Publishing House,1993.]

汪培、陈剑云、蓝流主编.上海沪剧志.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

[Wang,Pei,Chen,Jianyun,and Lan,Liu,eds.The Annals of Shanghai Local Theatre.Shanghai:Shanghai Wenhua Publishing House,1999.]

熊月之.上海名人名事名物大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Xiong,Yuezhi.General Introduction of Famous Events and Figures In Shanghai.Shanghai: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2005.]

徐公美.与创作剧本诸君商榷.申报,1925-11-4.

[Xu,Gongmei.“Discussion With The Playwrights.” Shun Pao,4 November 1925.]

亚一.上海之爱美剧团.申报,1925-9-24.

[Ya,Yi.“Shanghai Amateur Theatre.” Shun Pao,24 September 1925.]

尤静波.中国流行音乐通论.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11.

[You,Jingbo.General Introduction of Chinese Popular Music.Beijing:Public Literature and Art Press,2011.]

玉书.原侠绮女士.游艺画报,1925(6).

[Yu,Shu.“Mrs.Yuan Xiaqi.” Entertainment Pictorial 6(1925):1.]

泽军.不幸.时事新报(青光戏剧号),1924-6-24.

[Ze,Jun.“Misfortune.” The China Times(Qingguang),24 June 1924.]

猜你喜欢

剧社爱美戏剧
爱美也需适度而为
有趣的戏剧课
抗战时期战斗剧社的戏剧活动及其作用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演出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爱美的小骆驼
冲锋剧社在唐县
戏剧类
教室里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