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清大臣端方:“抗旨”助推留学欧洲

2018-02-27

文史博览 2018年1期
关键词:端方慈禧太后实业

晚清学子自发地留学英、法、德、俄等欧洲国家,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官派留学的发展。晚清学子留学欧洲之所以成为潮流,除了欧洲各国和平安定的发展环境,还有一个原因在于朝廷中一些开明官员的积极推动。

端方

1895年冬,总理衙门奏请朝廷派遣学生“分驻俄、英、法、德四国肄业,国各四名,共十六名”。此后,朝廷又多次派人到欧洲学习实业,如朱敬彝学习制造铁路,王汝淮学习矿物等。

朝廷认为派留学生到欧洲学习实业是必然的选择,于是谕令总理衙门制定相关的章程。内容主要是“请饬出使大臣就现派出出洋学生督令各肄业专门之学也”“请饬疆吏宽筹常年经费续派高等学生出洋肄业也”“出使参赞随员,如有精通洋文者,亦可令肄习各学也”等。

这个章程的拟定,反映了清廷对全面学习西方科技、实业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渴望通过学习实业达到强国的目的。这个章程的实施,将使留欧教育出现一个崭新的面貌。但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这个派遣留学生到欧洲学习实业的计划并没有得到实施。

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天津、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仓皇出逃。反对变法维新的慈禧太后在打击帝党的同时,也感到变法必不可免,因而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愿推行新政。要推行新政就需要各类新式人才,此时朝中被慈禧太后所倚重的大臣,如袁世凯、端方、张之洞也积极推动,使留欧教育真正进入了一个新局面。

在清廷的官员中,端方当属留学欧洲教育的一个切实的推动者。端方1861年出生于一个满洲贵族家庭,他在政坛崭露头角始于1898年的百日维新。当时他被任命为作为新政内容之一而设立的农工商总局督办。维新失败,农工商总局被撤销,端方本人也险遭不测。

不过,端方这个人很善于察言观色,维新变法失败,慈禧太后要拿维新党问罪,端方一看大事不妙,立即写了一首《劝善歌》,对慈禧太后大唱赞歌。看了《劝善歌》,慈禧太后十分高兴。端方也因祸得福,被赦免了罪行,京中称之为“升官保命歌”。端方能够获免,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不像康有为那般激进,也比较注意维护慈禧的权威,认识到晚清中国必须变革,但又力主走渐进的道路。

对端方的历史评价有一定争议性。他既是一个洋务派人物,对镇压革命力量又不遗余力。他能够进入慈禧太后的视线,成为晚清政治的一个要角,除了向慈禧进呈《劝善歌》外,应该说1900年庚子之难是一个很大的机会。

当年,八国联军的铁蹄踏进天津、北京,慌乱的慈禧太后急忙携光绪皇帝逃到了西安。此时,端方正好代理陕西巡抚之职。因为在灭洋教的洪流中,端方“保护教堂最力”,从而保证了陕西全境的安宁,也使得西安成为慈禧太后的避难之所,所以他逐渐从陕西巡抚的位置,成为权倾一方的封疆大吏。

1902年,端方代理湖广总督,自此成为地方实力派。他在湖广总督任上,积极推动留学事业,鼓励学子出洋留学。

端方多次上奏朝廷说明到欧洲留学的重要性,为推动留欧事宜,他曾经做过抗令不遵的事情。

1903年2月,端方连续接到清廷上谕和户部咨文,严词要求他立即将光绪二十八(1902)、二十九(1903)两年湖北应协东北边防之饷8万两白银“依限解交部库”,但端方都予以拒绝。

一身兼任湖广总督与湖北巡抚两职的端方之所以敢回绝朝廷的解款命令,也许有仗着在陕西护驾有功、深得慈禧太后宠信的背景。但端方作为一名官场老手,也不会傻到直接回绝的地步。他的理由很充分,湖北近来财政告竭,诸如兴修水利,拿盐税抵还洋债,江汉关茶税减征,使得财政用款十分紧张。总而言之,请朝廷理解湖北的难处,湖北已经无款可拨了。

让朝廷哭笑不得的是,也就在端方回绝朝廷的解款命令的当月,他却上了一份《选派学生游学折》的奏章,奏请朝廷批准湖北派遣学生出洋,而这项留学的经费,每年也在8万两上下。

端方回绝朝廷的解款令,却上折恳请朝廷选派学子赴欧游学,轻重取舍之间,反映了端方对留学事业的重视。

在端方之前,身为湖北督抚的张之洞就十分重视留学教育,端方到湖北后,更希望把湖北的留学事业提高到一个新高度。当时,中国学生的留学方向转到了日本。数以万计的中国学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日本留学,形成了一股留学热潮,也给日本教育界增加了压力,教学质量不断下降。这种弊端,端方在给朝廷的《选派学生游学折》也有体现。

端方在奏章中对日本和西方教育环境及体制做了分析比较,说日本的学制也是从西方搬过来的。且留学生到日本后,受革命党的影响,并不能专心向学。据此,端方认为西方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质量远比日本要好,主张加大力度,派送学生前往欧美留学。他大胆直言:如果朝廷目光短浅,顾惜资费,势必会造成“习于近便,继往无人”的状况。

1904年3月,端方做出了一个旨在扭转中国学子留学偏重日本倾向的举动。他一次选派45名学生分赴美国、德国、法国、比利时等欧美各国留学,端方说虽然路途远费用高,湖北的财政也十分困难,但关系到培养人才的大事,不得不勉为其难。

1904年10月,端方提出“中国行省文武实业各项学堂均已次第兴办,而规模粗具,但研究未精”,非“多派学生出洋不能网罗英俊宏济艰难。早有一日之经营,即早收一分之效验,断不可置为缓图”。面对日益凸显的人才真空,端方的举措无疑是开明之举。

端方的积极行动,对朝廷留学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影响。1905年9月1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发布了多派学生分赴欧美留学的谕旨。朝廷发布谕告的第二天,延续了几千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促动了晚清留学事业进入一个新的起点。

朝廷的这些谕旨颁布后,端方更积极推动学子赴海外留学。1907年6月,端方利用他先前与耶鲁、哈佛等大学校长的关系,争取到近20个留学名额。在端方的督促下,经过宁、苏、皖、赣各省推荐和复旦校董严复主持的会考,各省择优选出胡敦复、王季香等人前往留学,这些学生中,有男有女,从而也开启了官派女子留学的先河。

在当时的中国,推动学子海外留学,经费的确是很困难的事情。因而,端方也不得不考虑向费用少的国家派出留学生。他把目光投向了比利时,因为比利时的留学费用比欧洲其他国家相对较低。

当时,驻比利时公使杨兆鋆(1854—?,浙江湖州人)也在积极地奔走呼吁。

杨兆鋆1902年奉朝廷谕令以四品衔出使比利时后,这个新兴的中立国家给他的第一感觉是,这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国家,不像欧美其他国家和日本那样,对中国人多有侮辱和歧视。比利时的官员对他很是热情,这使杨兆鋆没有身在异乡的孤独感。他亲眼目睹了那里的城市文明,实业和教育的快速发展,这使他感到中国要发展要自强,比利时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国家,因此,他多次上奏朝廷,希望派出留学生。

1904年9月14日,杨兆鋆上《详陈比国学费较廉可遣游学疏》,陈述了留比学习实业的优势,并把留学生的年龄、品行、身体健康状况、中文和所在国语言的通晓程度视为派出留学生的重要标准,显示了他留学教育主张的理性和成熟。

在端方、杨兆鋆等人的努力下,中国学子留学欧洲,留比学习实业掀起了一个不小的高潮。

猜你喜欢

端方慈禧太后实业
惊“扇”之人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Painting the Buddha
端方的古怪演讲
失父
心无旁骛做实业 扶贫助困为人民
京剧武生的机敏
端人不若是 方伎何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