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档案留住时光
2018-02-26赵品
赵品
石家庄市鹿泉区位于河北省中西部、太行山东麓。东瞰华北平原与省会石家庄市相邻,南与元氏、栾城两县相接,西倚太行山与井陉县相连,西北与平山县交界,北与灵寿、正定两县隔滹沱河相望。鹿泉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多达4000多年,在战国时期称“石邑”,曾为冀晋交通咽喉之地,既是物资交流繁荣的商埠,又是兵家必争之地,秦汉时期“背水之战”在此发生,明清时期成为涵盖冀晋远达陕川的物资集散中心,享有“旱码头”美称。2014年9月撤市设区,是石家庄市3个组团新区之一,面积603平方公里,辖9镇3乡2个省级园区、208个行政村,户籍人口44万,常住人口55万。
鹿泉区档案馆始建于1959年8月,2000年12月晋升为省一级档案馆,2012年12月晋升为国家二级档案馆,2000年9月,被区委、区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鹿泉区的档案工作在石家庄市保持领先地位,近年来先后10次在省、市档案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4次荣获区(县)年度先进单位称号;10次荣获鹿泉市政绩突出单位称号;5次荣获省级档案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连续多年被省、市档案局评为“档案宣传工作优胜单位”。2017年2月28日,被河北省档案局、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河北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2018年3月15日,被河北省档案局评为“2017年度档案资源建设实绩突出单位”。石家庄市档案局先后3次召开现场会,推广鹿泉区档案工作经验。鹿泉区档案馆在改革开放以来,档案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为鹿泉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档案资源建设持续加强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是档案工作为改革开放提供信息支持的重要工作,是档案事业保持强大发展后劲的基础条件。
一是档案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鹿泉区档案馆负责监督、指导13个乡镇区208个村、63个区直单位33个下属单位的档案工作。针对各单位实际情况,采取深入基层现场指导和到档案馆面对面、手把手集中指导整理相结合的方法,指导乡镇区及208个村和区直及下属单位保质保量完成年度文件材料整理归档工作。乡镇及区直文书档案合格率达100%,农村及区直下属单位文书档案合格率达到95%。二是馆藏档案资料日益丰富。鹿泉区档案馆馆藏全宗169个,档案总量8.9万卷、16.55万件。其中,文书档案47689卷,165495件;包括党政群团、文教卫生、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招商引资、城乡建设、劳动人事、工商业、农林牧、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档案。三是馆藏结构不断优化,把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土地、房产、就业、社保、婚姻、公证、学籍、独生子女、军转、知青等民生档案和反映地方文化、风土人情、名人、名胜古迹及重大活动、重大事项等档案纳入归档和进馆范围,丰富了档案资源的内容和数量。
40年来,随着档案工作不断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农业农村档案、重大建设项目档案、民生档案、企业档案、重要二级机构档案等,都被源源不断地纳入档案资源建设的范畴。
二、档案利用服务工作成效显著
改革开放以来,鹿泉区档案馆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找准档案工作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切入点,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使档案馆真正成为既保存政府公务信息又保存社会公众信息的中心,实现从“档案馆有什么,群众查什么”向“群众查什么,档案馆有什么”转变,在为领导决策服务、为各工作部门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编制公开目录和利用指南,定期公开民生档案信息。研发了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建立信息目录共享平台,实现计算机快速检索,使接待能力适应查阅需求的增长。二是不断丰富档案服务方式和手段。以多样化、人性化的服务为依托,采取现场接待、电话查询、举办讲座、定期回访、跟踪服务等途径,服务基层,服务百姓。近两年来,档案馆共接待1931人次,提供档案7037卷,266件,出具证明1635份,土地承包合同1038份,免费提供现行文件658份。三是开放档案,强化利用。鹿泉区档案馆每年对满30年馆藏档案进行审查、鉴定,并对符合条件的对外开放,已累计向社会开放档案16687卷。每年接待查阅群众6000余人次,提供档案8500余卷,出具证明6000份以上,日均接待達到30余人次,用于查阅婚姻、招工用工、接续工龄的档案占80%。馆藏的婚姻、土地、房产、招工用工等民生档案,在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如:我区新华书店职工王献良实际参加工作时间应是1969年,他从小学直接选拔到当时的获鹿县丝弦剧团,因当时年龄小没有办理招工手续,2005年企业改制,在我区档案馆,查到1974年获鹿县京剧团人员花名表,找到充足证据,顺利按实际参加工作时间办理手续,维护了应得利益。
我区档案工作服务体系正在实现向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重大转变,广大人民群众逐步成为档案利用的主角和主体。
三、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稳步提高
随着各种新技术在档案领域的广泛应用,档案管理手段不断改进,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稳步提高。
首先,充分应用现代化设施设备。采用中央空调控制温湿度,有防火门、消防栓,防火防盗自动、手动报警装置、烟雾报警器、新型全自动定时消毒灯和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复印机、扫描仪、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的使用,不仅把档案人员从落后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更重要的是使档案的管理更加科学,档案的安全更有保障,档案管理和保护工作的整体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其次,馆库建设不断完善。2007年建设新的档案馆,从成立之初的20平方米,增加到总面积1580平方米,包括库房、查阅室、整理室、机房、展厅等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各类功能室。其中库房面积500平方米,安装38列新型档案密集架,可容纳20万卷。三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鹿泉区档案馆自2007年始每年对馆藏涉及招工用工、花名册、干部任免、婚姻等内容关系民生的档案资料进行原文扫描,截止目前累计扫描1.6万卷、263万幅,累计录入目录86.05万条。档案数字化工作无论从开始时间,还是数字化数量来说,在石家庄(市)各县(市区)位居前位。
四、档案编研成果快速发展
2015年,鹿泉区档案馆组织专门队伍开始编写反映档案事业发展的专业志书,编写人员查阅大量档案,走访多位档案工作者,深入基层,广泛收集资料,认真汇总,几易其稿、反复讨论,组织省市专家和档案局多位领导展开研讨,力求使该志的结构、内容、语言、行文规范和风格严谨规范,完成40余万字的《鹿泉区档案志》。
利用馆藏档案资料与工会、史志办一同编辑《劳模风采录》《鹿泉儿女风采录》《鹿泉年鉴》《鹿泉市志(1991-2005)》;编辑《鹿泉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工作文件选编》。
鹿泉区档案馆把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围绕大局、服务中心、服务民生的重要抓手,坚持依法治档,强力推进档案资源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档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服务水平,使档案工作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给档案事业注入了勃勃生机和持续动力。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鹿泉区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