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育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策略探析
2018-02-26罗萍
罗萍
[提 要]在外语教学中注重文化教学已成为高校外语教育的共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渗透西方文化的同时,还应更好地注入中国文化元素,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以本校非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并分析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同时对如何利用大学英语教学平台强化大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育;文化自信;建议
[作者简介]罗 萍(1968—),女,井冈山大学外语学院教授,文学学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和英语教育。(江西吉安 343009)
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的重要力量,其文化價值取向、文化行为方式都会影响中华民族未来的文化发展。当前,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对外来文化的入侵和腐蚀,大学生的价值观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导致大学生出现了文化缺失的现象。而文化自信现状影响着未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因此,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成为整个国民文化自信的关键环节,是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及强大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大学英语教育在注重培养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关注文化教学,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作为其重要目标之一。本课题研究以本校非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并分析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同时对如何利用大学英语教学平台强化大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大会上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基础”。在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近年来,许多学者对于文化自信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关注,并取得了颇为丰硕的成果。对于文化自信的定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做了不同的阐释。有学者从国家、民族、政党角度,认为这是对其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有学者从主客体分析,认为文化自信是通过对象性的文化认知、反思、批判、比较及认同等系列过程,进而形成对自身文化价值和文化生命力的确信和肯定的稳定性心理特征。同样,也有学者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以文化自觉作为认知基础,从自身文化价值、自身文化生命力和对西方外来文化理性“扬弃”三个维度,认为这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的肯定、认同和坚定信念,并强调文化主体的认同感、自豪感及归属感是文化自信的关键要素。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为了解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本研究以笔者所在学校的大一和大二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大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态度、英语课堂中外国文化的渗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大学生参与文化活动和文化实践以及文化自信培养的建议等方面。此次共回收有效问卷282份,调查结果如下: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超过一半的学生(56.7%)认为自己在学习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注重西方文化知识的积累和吸收。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的学生占41.5%,较有兴趣的学生占44.3%。大多数学生(70.2%)认为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有必要学习本国文化,这说明他们对本土文化持肯定态度。有关大学英语课堂中涉及中西方文化知识的问题结果显示,24.5%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中总是涉及外国文化知识,46.8%的学生认为经常涉及;而对于中国文化方面的知识,53.5%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上有时涉及,21.6%的学生认为很少涉及。这说明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注重外国文化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对中国文化知识的传授。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这里主要调查了传统文化艺术,如戏剧(如京剧、黄梅戏等)、书法、国画、民族乐器等,传统节日、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了解程度,如名著阅读、历史文化等。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传统节日更为熟悉了解,对传统文化艺术只是大概了解一点,而对于名著阅读和历史文化知识,文科生比理科生了解的更多一些。不过,普遍存在对这些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不足现象。即便如此,近六成的学生认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外语学习有促进作用。然而对于参与文化活动、文化实践的项目表明,只有54人(19.15%)表示经常参加,89人(31.56%)有时会参加,78人(27.66%)很少参加,还有61人(21.63%)表示自己从不参加。可见近五成的学生在文化践行方面做得远远不够。
三、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途径和对策
为了改变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现状,培养和提高其文化自信,本研究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充分发挥大学英语课程的主渠道作用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同时进一步强调英语教学的人文性,把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作为主要任务之一。并且指出综合文化素养既包括目的语文化素养,也包括母语文化素养。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在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注重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的传授。但对于中华民族文化较少涉及,因而导致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为此,大学英语教师应根据指南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文化知识的输入。充分挖掘教材中中国文化的内涵,将其与英美国家的文化进行分析、比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增强学生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比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教程2中的文化对比翻译练习,内容涉及到书法(calligraphy)、孝道(filial piety)、传统节日七夕节(Qixi Festival)、丝绸之路(Silk Road)、刺绣(embroidery)等。教师在通过此练习加强学生的翻译能力的同时,可以采用课堂讨论、小组辩论、个人展示等形式来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的比较意识,增强民族文化优越感。对于课文学习,可通过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介绍、还有文章中涉及的文化知识尤其是中国文化知识来加强学生对母语文化知识的积累。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教程第六单元“Door closer,are you?”,文章第一段出现了XiangYu(项羽)这个人名,教师可向学生介绍这个历史人物以及破釜沉舟该典故的由来,让学生加深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课堂外,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有关中华民族文化的英文报纸、杂志及书籍;组织一些使用英语讲述中华民族文化为主题的竞赛,如举办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英语演讲比赛、写作比赛、中英文化对比方面的讲座等。
(二)从学校角度出发
一方面要大力开设人文素质必修课和选修课。如开设“中美文化对比”、“中国文化概况”和“中国民俗文化”等选修课程以弥补现行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中的不足。其中的高等学校英语拓展系列教程语言文化类教材《中国文化概况》对中国文化介绍较为详尽透彻。还有《跨文化交际课程》,通过该课程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中外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社会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课程学习丰富学生中外文化知识,培养学生中外文化差异意识,在比较和学习别国文化的过程中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培养文化鉴赏力,提升文化思辨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让他们选修一些如中国戏剧、书法、武术、名著欣赏等文化课程。另外还可以为学生实地安排一些文化体验系列活动,可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安排学生参观历史文化景点,如文天祥纪念馆、庐陵文化生态园、青原山、井冈山、钓源古村、美陂文化村等,通过这些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和学习地方文化,加深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应当组织与文化相关的各项课外活动,如校园文化节、文化社团、文化沙龙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充分利用本校留学生资源,加强中外学生的相互交流,弘扬并传播中国文化,让留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三)充分利用网络媒介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迅速发展,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影响和冲击。面对各种扑面而来的信息,有时会缺乏鉴别力和判断力,导致对外来文化盲目推崇,而对于中国特有的优秀文化关注甚少。因此十分有必要帮助他们抵制各种外来思潮的入侵和诱惑,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观。应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介的宣传作用让学生学习并了解我国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如通过《百家讲坛》、《探索发现》、《国宝档案》等文化节目来了解中国历史与文化。鼓励并督促学生观看诸如《朗读者》、《诗词大会》、《汉字英雄》、《一站到底》等文化类节目,从而促使他们增长自己的知识涵养和文化底蕴,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四、结语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和多元文化视野下,迫切需要大学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大学英语教育应当发挥其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和文化价值观的重要作用,把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并借助于学校、互联网等合力提升其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韩路.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影响因素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6).
[2]薛玉成.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及其培养研究[D].衡陽:南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覃虹.基于文化自信视角下的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研究[J].戏剧之家,2017,(11).
[4]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英语教学指南[Z].2017-10-12.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6]刘振平.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综述[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0).
[7]徐圣稚,王红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6,(11).
[8]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教程2[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朱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