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2018-02-26孙琼琼王彦超
孙琼琼 王彦超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被置于重要的战略位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职业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就业、学校的办学、社会发展的速度、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文章在智慧时代和经济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对现行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培养方法等进行分析,探索学生适应经济发展的高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向,针对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分析学院计算机专业现有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立足于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的视角,来反思学生高技能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发现影响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对学院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职业院校; 计算机专业; 人才培养质量; 提升策略
一、研究背景
随着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中国制造2025”战略计划的提出,国家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大学生群体是国家人才的主要生力军和主要源头,因此,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主要机构,即国内各大学院校,尤其是具有鲜明职业针对性的职业技术院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和渠道,是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中国制造2025”伟大战略的重要环节之一[1]。我国一直积极探索职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素质不高,还不能满足新时代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为了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是提升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质量[2]。
二、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设置需调整
新时代,计算机市场需求不断变化,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更替。很多职业院校所开设专业一成不变,则无法适应市场需求。这不仅影响职业院校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影响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学生的就业等等。因此,职业院校要紧跟市场需求[3],及时调整供需平衡,调整计算机专业设置及相应课程体系。
(二)教学计划需改进
职业院校培养目标是技能型实用人才,课程设置须突出自己的特色,根据不断变化的计算机专业市场需求、行业企业特点以及自身实际情况,学院也要不断调整教学计划,调整课程比例[4]。多数院校虽然不断加大投入改善教育教学实训环境,不断增加教学场所、校内外实训和实习基地,但是对计算机专业市场发展趋势不能准确把握,使得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不能跟随市场变化的步伐,无法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三)师资建设需加强
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一直是高素质的师资团队。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以来,高度注重师资建设,尤其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5],教职工整体素质比较高,但是无法满足实践课程的市场需求。学院虽然定期安排一线的教师到企业去进行挂职锻炼,但是名额还是非常有限的。要想打造一支高素质同时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师队伍,学院仍然需要加强师资建设。
(四)企业参与度不高
许多企业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情,并且把培养实训学生当做是额外的负担[6]。因此,一些企业不愿接受学生实训课程,既使一些企业愿意接受实训课程,但是只提供少数的实训岗位,这些都不能满足计算机专业实习实训课程的需要。至于参与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教学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形式的设计,热情就更低。而接受实习实训课程的企业不重视学生的实习实训,给实习实训的学生安排一些不重要的岗位。这些走过场的现象,都不能使学生的岗位能力得到提高。
(五)评价体系需要改革
现有的评价体系造成考试分数几乎是教师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但在实际中,很多考试分数不高的学生动手实践却很熟练,实践中,不少考试分数较高的学生却不知道该如何去动手。这种评价模式,没能够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深入开展工学结合。
三、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策略
(一)深化改革智慧时代的职业教育办学
1.行业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地区IT行业、企业要真正高度地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建设,职业院校才能培养出符合地区IT行业、企业需求的人才,两者建立密切的互动,形成地区良性发展势头。新时代IT行业和企业应当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为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做出贡献[7],并与学院计算机系教师共同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的方法、专业的设置、课程的设置等具体人才培养方案。此外,地区IT行业和企业应该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坚实后盾,投入计算机专业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改善职业教育教学环境、完善教育设施、建设岗位模拟训练实验室等。通过两者密切互动,以“产学结合”“学中练,练中学”等多种形式加强计算机专业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通过校内课堂模拟实训、校外实地岗位训练等多种方式增强实训课程的多样化,逐步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2.建立高质量专业教师团队。高质量的教师团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8],主要有计算机专业一线教师、IT一线工作的员工、专业权威人士或工匠等。校外实训是IT一线员工实施教学,校内教师要树立终身教育的学习理念,定期到IT一线进行培训、进修,以達到市场不断发展需求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加强专业学术带头人、专业技术带头人、专业拔尖人才等培养工作,提高校内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重视校内教师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对“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的情况,可以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工匠等权威人士作为实训教师。
3.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计算机系要定期组织开展多样形式的教学活动,达到从而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学活动可以是经验交流会、专家专题讲座、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优秀课堂教学观摩等活动。定期开展教师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学生学习经验交流会、师生共同参与交流会等形式,这些都可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师生沟通能力的提升。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IT专家、工匠等权威人士开展专家专题讲座,指导教师实习实训教学经验。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校级、省级、国家级教育教学比赛项目,对获奖的教育教学项目,组织教师观摩,学习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9]。除此之外,鼓励教师参与IT行业或企业的研究项目,从而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师自身实训经验的提升。
(二)适应智慧时代的IT学生能力的培养
1.重视学生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目前,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虽然被广泛认可,但是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人才还不能满足企业实际需要,偏重专业知识和理论的掌握,忽视岗位技能的培养。我院更是随时代要求提出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为“会干,肯干,用心干”,就是说学院培养的人才走向岗位应知道怎么干,还需要肯下功夫动手去干,更要用心地干好,这是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那么计算机专业就需要根据IT岗位和IT关联岗位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设计针对IT岗位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培养出基础能力扎实、专业能力过硬、适应岗位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高素质人才,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率以及市场适应性。
2.加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职业教育。IT行业是一个发展迅速的一个行业,就要求计算机专业学生具体不断创新的能力,我院计算机学院的应用开发、软件技术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等专业更是需要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学生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作为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培养学生,让其看问题的视角、思维的方式、实施的过程、质疑和批判的精神等方面有着极大的提升。计算机系从创新专题讲座、创新课堂、创新课题研究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课程的教育,增加提升创新能力课程的比重,可以是理论课程,也可以是实践课程,让学生感受创新能力的效果和力量[10];建立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让学生真实感受创新的程度和好坏;还要建立创新能力的激励机制,让学生创新持续不断地增加。
3.增加学生的创业教育的职业教育。在新时代,计算机专业要加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我院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网络营销专业、移动应用开发专业、软件技术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这些专业都是计算机学院的校企共建专业,学生从进入学校,就加入到岗位角色之中,岗位专业技术贯穿三年教学始终。而这些专业创业几率空间很大,从入校开始就着重增加创业能力课程教育,提高学生创业能力[11],不仅可以缓解国家就业压力,缓解IT行业、企业的就业压力,还可以增加学校就业率,创造出了新的就业岗位。创业能力教育可以从增强创业教育意识开始,增设创业教育课程,加大创业教育环境的投入,提高学生创业的综合素质。
(三)采用智慧手段的课堂教学
1.课堂教学运用新的教学方法。项目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是目前运用的教学方法[12]。那么可不可以组合成新的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呢?以“项目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组成新的教学法—项目探究式教学法。项目探究式教学法首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完成项目,即学生完成项目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主地发现问题,针对问题进行展开的调查、收集与处理、交流与合作等探究活动,从而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的,在帮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尤其是探索能力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持续发展。
2.运用新科技教学平台的课堂教学。智慧时代,微信、云平台等新兴科技被普遍应用。教师运用这些新兴科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手机、电脑、Ipad 等各种移动终端进行获取信息。在计算机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微信、云平台、QQ等介质提前发布学习内容,将计算机教学内容提前制作好,并上传到平台上让学生先行预习。学生预习的过程也是他们自学的过程,先行进行预习能够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然后在自学的基础上,明白自己哪些是理解的,哪些是不理解的,做到“有方向的学习”。新型式计算机课堂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从而促成可预测的教学效果,达到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的目的。
3.随时随地的课堂教学。科技的变革,带来了时代的变化。新的时代,互联网充斥在社会的各个角落。课堂教学也随着科技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进入课堂学习。课堂教学可以是在教室、在网上、网上和教室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教室,实际的教学场地,课堂教学大家都非常熟悉,网上课堂教学,教师要提前建立一个虚拟教室,让学生在不同的地方通过网络登录虚拟教室,学生点击不同的按钮进入课前预习、教学过程、解答疑惑、项目任务、课后作业等不同的模块,分别完成实际课堂教学的各个步骤。当然,还可以采用网上和教室相结合的形式来完成那些用到教学设备的课堂教学。
四、结语
人才培养质量是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关乎学生就业、学校的办学、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文章在智慧时代和经济发展需求的基础上,针对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分析学院计算机专业现有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立足于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的视角,进一步发现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对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以期推进职业院校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增强职业院校毕业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2] 田立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微观思考——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谈起[J].新西部(理论版),2014,(3):124-125.
[3] 龙鸥.国外职业教育发展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之借鉴[J].国外职业教育,2011,(8):176-177.
[4] 高明.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对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14,(1):124-127.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EB/OL].
[6] 王晓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创新的实践与探索——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成人教育,2011,(5):54-57.
[7] 谌莉.基于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高职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河北职业教育,2017,(2):14-17.
[8] 董刚.高职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9):91-94.
[9] 赵静.高职信息技术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策略探析[J].职教论坛,2013,(9):83-85.
[10] 卢海燕.创新型人才培养视角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3,(10):183-184.
[11] 董云飞,郑丽波.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策略思考[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9):157-159.
[12] 張玉环.如何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J].新课程学习:下,2012,(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