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晋:用胶片为中国电影树立航标
2018-02-26邵岭
邵岭
回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电影发展,谢晋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为中国电影树立了航标。也许,正因如此,在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的文艺界代表中,谢晋是唯一一位电影导演。
对于电影,谢晋怀有深深的爱。直到生命最后几年,他仍每天一副匆匆忙忙整装待发的模样,“没时间了,我要去拍戏了”常挂嘴边。因为谢晋而走上电影之路的演员陈冲还记得,谢晋去世前几个月,八旬高龄的他还在筹拍一部儿童片,为片中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四处选角。
而谢晋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凭的不仅仅是对电影的爱。他的目光始终关注现实、关注社会;他的镜头始终贴近中国的土壤、贴近人民的命运。他用胶片铭刻时代,既为当时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发挥了作用,更记录下改革开放以來风云激荡的历程。
1980年,谢晋执导电影《天云山传奇》。影片聚焦宋薇和冯晴岚两名女性的不同命运,折射出一代知识分子在大时代风云下的心路,也为新时期的中国电影拉开了反思的序幕。影片上映后,剧组收到了几万封观众来信,片中宋薇的扮演者王馥荔回忆这是自己从影以来收到观众来信最多的一次。
为什么要拍电影?因为艺术家要对社会话题发言。这是谢晋的电影观。1981年,他拍摄电影《牧马人》,最初的冲动就来自于目睹当时社会上兴起的出国潮,他有话要说。影片中,当原先在美国的父亲从天而降时,曾经饱受磨难的主人公许灵均有过动摇,但最终还是留了下来。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曾经饱受磨难,但不改赤子之心。
“他对时代有呼应、有表达,与观众的情感息息相通。”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这样评价。电影《芙蓉镇》通过小人物在时代风雨中的悲欢离合,塑造出普通百姓的坚韧和顽强,成为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巅峰之作。
思想性与艺术性并重,是谢晋电影的鲜明特色。他讲究表演、讲究细节,所以那些人性与人情才能发出光来,打动观众。在拍《牧马人》时,他派给牛犇一个任务:教其他演员赶马、养鸡、打土坯,要求演员最终在镜头前表演时做到“下意识”。《天云山传奇》里有一场戏,冯晴岚在大雪地里拉着板车,板车上是病重的罗群。谢晋专门在那一年的春节后把剧组“赶”到东北,趁着大雪天拍了这场戏。影片上映后,这一段也成了全片最大的泪点。
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这样评价:谢晋是用人性的方式去照亮人,这使得他的作品在反思的同时带给观众一种期盼、一种光明。因此,尽管谢晋离开我们已经十年,当我们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时蓦然回首,他留下的光影故事,仍然光鲜如昨,有力地回应着当下中国文艺创作的重大命题:如何从高原走向高峰?如何与人民血肉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