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灵不再敏感
2018-02-26蒋国昶
蒋国昶
【摘要】 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上处于叛逆期,而这一时期生活在单亲、失亲家庭的学生不但更容易叛逆,而且经常敏感、焦虑,也容易因为教育和心理疏导不到位而导致一些不良的后果。因此,单亲、失亲家庭的初中学生应该加强针对性的教育和激励引导,让他们的心灵不再敏感,让他们与其他同龄孩子一样积极阳光地拥抱生活。
【关键词】 初中学生 叛逆期 单亲、失亲家庭 自卑 敏感 激励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1-210-02
0
据调查,深圳特区近年的离婚率居高不下,在2016年8月百度网发布的一份调查指出,深圳特区的离婚率高达36.26%。居高不下的离婚率,一定程度上催生了许多单亲、失亲家庭的学生。而笔者在教学一线担任十一年的班主任工作,发现单亲、失亲家庭的学生心理极为敏感脆弱,容易叛逆,其教育难度远高于完整家庭的学生。然而,专门针对这一类学生的激励引导并非无方法可循,我在教育实践中,探索归纳了一些方法。
一、建立档案
要想对单亲、失亲家庭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需要对班上的这类学生进行摸底调查,有必要的时候还要去家访,充分了解其家庭成员的结构和具体情况。这是针对性教育的基础,没有对该学生的家庭背景充分、深入地了解,对其教育就如无缘之木。只有深入了解其情况,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需要注意的是,单亲、失亲家庭的学生的家庭情况往往比较复杂,其家庭成员的性格也往往难以掌握,这需要我们老师引起重视。
因此,在家校互动的基础上,给班上这类学生建立一份档案,是非常必要的,这会使后面的激励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
二、消除阴影
生活在单亲、失亲家庭的初中学生,由于父爱或母爱的缺失,往往表现出自卑、烦躁、不愿意打开心扉与他人交流等情绪管理障碍。帮助他们消除单亲、失亲的心理阴影,是引导他们走上健康心灵之路的关键所在。我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干预,帮助这些学生克服这些负面情绪的障碍。
1.教会他们学会正视现实
引导单亲、失亲家庭的学生正视他们的家庭现实,需要讲究具体可行的适应训练方法,而不是简单直接地告诉他们存在的一些不同。我在教育实践中,常用的方法就是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暗示和正面谈话疏导。比如在找他们单独谈话的时候,我会经常暗示他们人的“独特性”,每个人的经历都会不一样,但都是属于自己的经历,是独一无二的。无论自己经历什么,都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所以要学会活好自己,等等。再如正面谈话疏导,我会经常跟他们谈人生经历的完整性,无论是忧伤、挫折,还是喜悦、完满,都需要好好地去经历,就如吃五谷杂粮,各种各样的食物都尝一下,也是没关系的。根据我的跟踪观察,一些单亲家庭学生的会慢慢接受暗示,积极地面对自己的家庭现实。
当然,在实施暗示和正面引导的时候,我们务必要消除他们的戒备心理,所以不应该是单刀直入式的谈话。我觉得最佳的是先亲近他们,从生活、学习的小事入手,这样会更利于谈话的进行和暗示的实施。
2.教会他们多种倾诉的方法
消除单亲、失亲家庭学生心中的阴影,需要引导他们积极倾诉,告诉他们多种倾诉的方法。有研究表明,善于倾诉的人,往往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负面情绪,减少负面情绪在心中的滞留。负面情绪留在心中就如食而不化的积食,在肠胃中滞留越久,对健康的伤害更大。所以,负面情绪在其心中滞留越久,心中的阴影面积就会越大。及时地倾诉疏导,能够有效控制和减少其心中因单亲、失亲等伤害所带来的阴影。
我们可以引导这类学生积极主动地向同伴、老师倾诉,亦可以教会他们通过写日记等手段进行自我倾诉。我曾经引导过班上一位单亲家庭的学生小镇以写日记的形式倾诉自己的不良情绪,他告诉我,每次他写完自己心中的一些不满,就会感到轻松和快乐。现在,日记就如他已经离世的父亲,能够静下来听他的心里话并和他对话。
三、建立自信
要培养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帮助其建立自信是必不可少的途径。然而,单亲、失亲家庭的初中学生,一方面由于自尊心正处于迅速膨胀的时期,一方面又因为家庭不幸,他们害怕受嘲笑和歧视,所以往往表现出不大喜欢与别人交流,也比较缺乏自信。如何有效地帮助他们建立自信,需要我们老师实施合适的激励性策略。只要我们老师对这类学生充分重视,激励性的策略便可以经常性地实施,如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作业上,等等。下面我便从课堂、活动、作业三个方面举例。
1.在课堂中目光激励
在课堂上给单亲、失亲家庭的学生多一些关注,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由于这些学生心理上的特殊性,在课堂上,一些勉强的大张旗鼓的激励也许并不是非常合适,我觉得老师的眼神分配有时候对他们会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曾经班上有一位单亲家庭的孩子小蔡,他上课经常走神,无精打采。有一次,我找他谈话,我问他是否注意到我看了他很多次,他说没有。我告诉他其实那一堂课我的目光在他的身上短暂停留不止十次。我跟他约定,在下次上课的时候多看我的眼睛,看我的眼睛在他身上短暂停留多少次。第二天上课的时候,他果真一直望着我,我的眼光和他有很多次的短暂交汇。令人欣慰的是,我們眼神的交汇一次比一次有力量,我感觉到一次比一次温馨。而他整个人一次比一次显得更有精神。在我提问的时候,我的眼神又故意停留在他的身上,他似乎也有所领会,知道我的期待,所以主动举手起来回答我的问题。我想,这应该是眼神起到了一种无声的激励作用吧。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在课堂上还是经常给他分配了多一些的目光,他的表现也真的更加积极了。
在课堂上,照顾单亲、失亲家庭的学生的心理上的敏感性,老师关注的眼神其实就是很好的激励法宝,它不但让这些孩子感受到关爱,还能在无声处让他们获得激励,从而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自信。当然,课堂上对单亲、失亲家庭的学生的激励绝不止目光分配这一种方法,我们还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
2.在活动中话语激励
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是让学生施展自己的特长的好机会,这些活动往往也能让他们从中获得更加全面的教育。初中阶段单亲、失亲家庭的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由于“自我隐私的保护机制”的影响和自卑心理,往往不大愿意主动参与。所以,我们老师要在活动开展之前应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如朗诵比赛、文艺汇演、校运会等等,我们都要鼓励他们参加。参与活动能让这些学生打开心扉,而且能更多地获得被激励和受教育的机会。
班上的单亲家庭的学生婷婷,她并不擅长跑步,但我还是鼓励她积极参与校运会的接力赛。她说担心会给同伴拖后腿,我和她的同伴们告诉她,我们参加运动会的主要目的是在于锻炼自己的身体,而不是为了夺得奖励。在我们的鼓励下,她参与了接力赛。在比赛中,我领着同学们在跑道旁为她加油呐喊,我大声喊到“婷婷加油”的时候,她会更加努力奔跑,我自己的心中也充满了一股力量。尽管那一次我们最后没有获得荣誉,但是婷婷在赛后跟我说她很开心。我又跟她说了一些鼓励的话,希望她今后更勇敢地锻炼自己。而运动会之后,我发现她比以前精神了许多、阳光了许多。这也许是话语激励起到了一些的作用吧。当然,一两次的活动,一两次的话语激励,未必就能让一个长期因为家庭原因而自卑的孩子能够重拾自信,这需要我们长期在各种活动中正面激励和强化。
3.在作业上文字激励
对单亲、失亲家庭的学生关注和激励,不但可以在课堂、活动中进行,在作业上也可以给予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文字激励。而文字激励经过老师的思考斟酌和组织,不但更有效果,往往可以更加持久。
有一位单亲家庭的学生,其父亲因为犯罪入狱,母亲因此改嫁,他在班上也经常喜怒无常。然而,他很喜欢写一些东西。有一次,我布置大家回家里写周记,他写了一篇心灵的独白,倾诉他不幸家庭的苦水。我一番斟酌之后,在他的作业本写了一段很长的评语,大致是肯定其对勇敢面对现实的态度和坚强的精神。他读了我的激励评语之后,有一段上课表现得尤其积极。多年之后,这个学生告诉我,他一直记得我在他的周记作业上写的那一段激励性的话语。
在多次实践中,我发现在这类的学生作业上写的激励性语言会对他们产生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对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帮助单亲、失亲家庭的初中学生建立自信,有很多的激励性的策略,以上所列只是个人在教育实践中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希望能与读者共同探讨。
四、拥抱生活
单亲、失亲家庭的学生,由于受到家庭不幸因素的影响,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往往比较消沉、冷淡。在努力消除他们心中的阴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他们拥抱生活,是我们老师责无旁贷的工作。我觉得只有引导他们能真正热爱生活、拥抱生活,激励最终才算是有效果的。
首先,可以鼓励他们多培养一点兴趣爱好。有了一种爱好,心灵无疑就多了一点寄托。我们可以根据这类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特长,引导他们培养相应的爱好。比如身体稍为强壮的男孩,我们可以培养他一两项体育上的爱好,让他学会在兴趣爱好上拥抱生活。
其次,可以鼓励他们多点亲近自然。生活在单亲、失亲家庭的初中学生,与其他同龄的孩子一样,他们在心灵上也渴望自由和自我做主,但他们在家庭中又会经常感到压抑,所以我们应该多点引导他们亲近自然,走进自然,教会他们在大自然中放松自己,呼吸新鲜空气的同时也拥抱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第三,可以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好的生活习惯往往可以對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我长期跟踪发现,单亲、失亲家庭的许多初中学生并没有养成很好的生活习惯。他们的书桌上的书本经常摆放杂乱无章,卫生习惯也往往没有其他同学好。这些现象都是长期缺少爱的教育的表现,我们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引导,让他们学会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更好地拥抱生活,热爱生活。
第四,可以鼓励他们广交朋友。很多单亲、失亲家庭的初中学生由于自卑往往很孤独,缺少朋友。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坦诚打开心扉,广交有益的朋友。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可以引导一些单亲、失亲家庭的学生互相帮助,让他们学会互相倾诉、互相鼓励,从而更加积极乐观地去拥抱生活。
综上所述,单亲、失亲家庭的初中学生处于心理上叛逆期,其自尊心又尤其强烈,我们老师理应加大重视并多在这方面进行研究、探索激励性的策略,努力降低他们心灵上因为家庭不幸所带来的敏感、焦虑和消除他们心灵中自卑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让他们与其他同龄的孩子一样阳光地拥抱生活。
[ 参 考 文 献 ]
[1]《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帮助孩子走出父母离婚阴影的50种方法》尼古拉斯·朗博士,雷克斯·福汉德博士著,蒋李丹译;金城出版社.
[2]《青春期:青少年的教育、养成和健康》坦斯利·霍尔著,凌春秀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3]《中学生心理学》雷雳,马晓辉著;浙江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