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瓣结鱼仿生态繁殖试验

2018-02-26段国庆胡玉婷周洵魏泽能柴继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孵化率

段国庆+胡玉婷+周洵+魏泽能+柴继芳

摘要 以瓣结鱼为试验对象,设置6个平行组,进行仿生态繁殖试验。结果表明,6组瓣结鱼均可获得受精卵,且孵化出仔鱼,平均受精率89.62%,孵化率90.08%。与全人工繁殖操作过程相比,仿生态人工繁殖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关键词 瓣结鱼;仿生态繁殖;受精率;孵化率

中图分类号 S91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2-0243-01

瓣结鱼是一种生活于清澈流水中的中下层鱼类,体型呈流线型,头尖,鳍健,为善泳的鱼类之一,其肉质鲜嫩,含脂量高,且生长较快,有较高的养殖价值。近年来,在皖南等地已经有人开始用网箱、土池进行人工养殖,但是苗种短缺逐渐成为该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据文献记载,已有一些专家对瓣结鱼的繁殖生物学方面进行了研究[1-3],但尚未见到人工繁殖的报道。本研究在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瓣结鱼仿生态繁殖技术,旨在为瓣结鱼规模化繁殖提供借鉴。

1 材料与方法

1.1 产卵池选择

产卵池面积为2 001~2 668 m2,水深1.5 m,底部淤泥<10 cm。

1.2 鱼巢的制作和放置

瓦片表面用密纱布覆盖,再将瓦片对称固定设置围成中空的椭圆柱鱼巢,将鱼巢置于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消毒;木棍阵列形式布置在产卵池中,任一木棍距池边的距离≥50 cm,每行木棍中相邻2根木棍用绳子连接,每列木棍中相邻2根木棍用绳子连接,消毒后的鱼巢间隔设置在绳子上且距离池底8~12 cm。

1.3 亲鱼来源

瓣结鱼亲鱼来源于宁国市西津河,为2~3龄的性成熟个体,放养于宁国市某水产养殖企业进行强化培育。4月底选择经强化培育后、体表无病无伤的瓣结鱼亲鱼,雄鱼体重≥360 g,雌鱼体重≥900 g[4]。

1.4 亲鱼催产

当水温连续7 d超过22 ℃时,将亲鱼由腹鳍基部进行激素注射:雌鱼注射脑垂体激素0.013~0.017 mg/kg,雄鱼注射地欧酮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注射剂量为0.004~0.006 mg/kg。亲鱼催产过程中,雌鱼分2次注射脑垂体激素,8:00注射日总注射量的30%~40%,17:00注射日总注射量的60%~70%。

1.5 亲鱼放养

对产卵池进行消毒后,将注射催产激素后的亲鱼按雄雌比为3.8~4.2∶2.9~3.1放入产卵池,接着使产卵池中的水不停迥流。

1.6 产卵收集

亲鱼放养后,经常观察产卵情况,若鱼巢的纱布上已布满鱼卵,应及时更换鱼巢,并将布满鱼卵的纱布取下放入孵化池孵化[5-6]。

1.7 产卵池和孵化网箱的选择

孵化池为室内水泥池,池长5 m、宽4 m、深2~3 m,池底部设有进水管和条状微孔管道增氧设备。孵化网箱为40 目聚乙烯网制作而成的六面体,网箱长3 m、宽3 m、高0.8~1.2 m,网箱顶部开口,其余五面封闭,在网箱顶部开口处间隔设置铁丝,网箱置于孵化池中,网箱底部处于同一水平面,网箱底部距离池底15~25 cm。

1.8 孵化

将含有卵粒的纱布间隔悬挂于网箱顶部的铁丝上;条状微孔管道增氧设备24 h开机,孵化池中的水体溶解氧为5~10 mg/L;孵化池中形成流水环境。

2 结果与分析

本次试验共设置6个平行组,均获得受精卵,且孵化出仔鱼,共收集受精卵64万粒,孵化出仔鱼57.6万尾,平均受精率达89.62%,孵化率达90.08%,平均每尾雌鱼产卵0.79万粒,出苗0.64万尾(表1)。

3 结论与讨论

3.1 人工繁殖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在鱼苗的孵化过程中,受精卵易受水霉、细菌和寄生虫等病原的危害。因此,瓣结鱼孵化池、水源的消毒极为重要。一般水源池使用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溶液泼洒消毒,孵化池一般采用质量分数为0.01%~0.10%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3.2 分批产卵

通过对雌鱼的解剖观察,发现卵径大小不一[4],但对产卵后的亲鱼持续观察,未发现再次产卵的现象,这与瓣结鱼分批产卵的报道并不一致,可能与人为催产有关,也可能与温度、食物等因素有关。因此,瓣结鱼是否为分批同步产卵鱼类尚待进一步的观察研究。

3.3 繁殖方式选择

据相关文献报道,瓣结鱼性腺发育存在不同步的現象,为使瓣结鱼能够较集中地产卵,本试验经过多次催产素注射试验,最终确定了一组效果比较好的组合,采用该组合催产素对瓣结鱼亲鱼注射催熟催产,显著提高了亲鱼性腺发育的质量和水平,同时又能使雌、雄亲鱼在仿自然生态环境中自行进行交配繁殖,从而克服了雌、雄亲鱼性腺发育难以同步、怀卵量低、人工授精率较低等问题。与全人工繁殖操作过程相比,仿生态人工繁殖可以较大程度地降低劳动强度,整个过程只是对催熟催产进行注射操作,其他则模拟自然繁殖方法,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大大地提高了降低了劳动强度[7-8]。

4 参考文献

[1] 熊伟.瓣结鱼的生物学研究[J].北京水产,2004(1):47-49.

[2] 谢恩义,何学福,阳清发.瓣结鱼的繁殖习性以及精子的活力与寿命[J].动物学杂志,1999(2):5-8.

[3] 谢恩义,何学福.瓣结鱼[Tor brevifilis(Peters)]的性腺发育及周年变化[J].生命科学研究,1998(2):65-71.

[4] 伍献文.中国经济鱼类志:淡水鱼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5] 谢恩义,何学福.瓣结鱼的年龄和生长的研究[J].动物学杂志,1999(5):8-12.

[6] 谢恩义,何学福.瓣结鱼的食谱及食性研究[J].怀化师专学报,1999(2):57-59.

[7] 林衍峰,甘成叙.光唇鱼仿生态繁殖试验[J].水产科技情报,2016,43(3):136-138.

[8] 文立华.大鲵仿生态繁殖试验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9(增刊1):54-57.endprint

猜你喜欢

孵化率
光照时间对鹅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浅述影响蛋种鸡种蛋孵化率的若干因素
亚硝酸态氮对鲤鱼孵化的影响
钙、镁离子对鲫鱼受精卵孵化率及畸形率的影响
渤海湾卤虫卵孵化率与盐度关系的试验
码蛋方式的改变对X期鸡胚体外发育的影响
锦鲤人工雌核发育早期胚胎观察
种蛋的储存条件对孵化率的影响
四川本地青脚白皮鸡鸡蛋蛋形指数对孵化率的影响
不同水平维生素E对鸡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