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阳县现代农业气象保障服务实践及建议

2018-02-26云安普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气象服务现代农业建议

云安普

摘要 本文主要根据河南省安阳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现状,简单介绍安阳县现代农业气象保障服务实践内容,分析服务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安阳县现代农业气象保障服务发展建议,以供有关部门参考借鉴。

关键词 气象服务;现代农业;实践;建议;河南安阳

中图分类号 S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2-0227-01

安阳县境内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地形地貌复杂,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650 mm,多年平均温度13.6 ℃,无霜期200 d。安阳县是农业大县,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为三大优势产品。近年来,安阳县围绕蔬菜、瓜果种植、特色养殖、面品等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带动效应日益凸显,逐步实现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但近年来,安阳县暴雨洪涝、干旱、大风、高温、低温冷害、冰雹等农业气象灾害出现频率逐年攀升,给现代农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当地气象部门必须要加强现代农业气象保障服务实践工作思考,探索科学合理发展措施,降低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为安阳县现代农业高效发展提供可靠的气象服务保障。

1 安阳县现代农业气象保障服务实践

近年来,安阳市气象局深入挖掘“互联网+”现代农业气象服务资源,开展精准化气象监测体系、精细化预报预警体系、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智慧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业气象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以“无处不在、充分共享、高度协同、全面融合、安全可控”的理念推进气象为农服务健康、持续发展。安阳县作为安阳市主要示范县,当地气象部门在政府支持及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已形成农业气象观测网,数字农情取得较大进展,现代农业气象研究、业务、服务体系初见雏形。

1.1 拓宽了气象信息传播渠道

安阳县气象局逐步建立电视、LED显示屏、电话、手机短信平台、乡村大喇叭及多媒体信息机等各类气象信息传播渠道,尽最大可能保证至少有1种途径可以将气象预警信息传递至每位农户手中,切实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1.2 加强了部门间的合作

加强了气象部门与农业部门的合作,在安阳县瓦店乡3 333.33 hm2高标准粮田内建设首个标准化综合服务站。该服务站除自动监测气象要素、土壤墒情、24 h滚动发布天气信息外,气象专家、农业专家可以通过远程农情监测仪、土壤水分观测仪、多要素气象观测仪实景观测苗情、虫情,在办公室里便能针对农业生产具体情况及天气信息,给出农事建议和病虫害监测,并及时传递到田间地头。

1.3 开展了精细化天气预报

开展农村精细化天气预报,构建乡镇的气象预报系统及气象灾害短时临近预报系统,提升现代农业气象监测预报水平。

2 存在的问题

目前,安阳县现代农业气象保障服务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村地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较差,由于安阳县地形地貌特征复杂且各类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农村仍是气象灾害防御薄弱地区,现代农业气象保障服务能力与日益增长需求存在差距;二是农业气象专业人才欠缺,县级气象部门农业气象人员普遍较少,现有人员在气象为农保障服务业务能力相对不足,导致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开展不够深入;三是现代农业气象保障服务的组织力度不够,缺乏长效开展机制。

3 发展建议

3.1 提高气象灾害预警水平

气象部门要结合安阳县实际情况,对暴雨洪涝、干旱、大风、高温、低温冷害、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规律及特征进行科学分析,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现象监测及预报工作。对于旱涝频繁地区,必须做好土壤墒情及雨情监测网站建设,以便于在关键农事生产时节了解干旱及洪涝灾害发展趋势。同时要加强数值天气预报开发及其应用,健全气象服务网络系统,并完善大风、冰雹、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的数据库及灾情库,拓宽气象预警信息传播渠道,提升农业气象预报准确性以及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实效性,为现代农业发展及气象防御应对给予更为可靠、有效的气象决策服务[1]。

3.2 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现代农业气象保障服务的开展需要人才队伍的支撑,安阳县加强农业气象专业能力强、懂技术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以及运用力度具有重要意义。要争取政府部门以及上级气象部门的支持,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农业气象技术人员。此外,要对现有气象服务人员开展专业农业气象知识培训,可以利用讲座、外出学习等增强农业气象服务人员专业能力,打造一批高素质专业人才,提升地方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水平[2]。

3.3 建立现代农业气象保障服务长效机制

安陽县气象局应建立农业服务天气长效机制。一是要把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同地方政府防灾减灾组织体系相结合,气象部门应同农业、林业、建设、民政、水利等相关部门共同协作,将农村区域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与这些部门的防灾减灾工作进行有机结合[3]。二是要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稳定投入机制,使农业气象服务的开展有可靠的资金、技术保障。三是要完善全县统一的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平台,凭借QQ群、微信、微博等方式及时发布气象信息,并在互联网技术的大力支撑下,积极融入到当地农技推广站、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等,指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种植、畜牧业大户,趋利避害,合理安排现代农业生产,增强现代农业气象保障服务能力[4]。

4 参考文献

[1] 房伟,肖健.金堂县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初探[J].宁夏农林科技,2013,54(2):90.

[2] 李树丛.滦平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现状和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6):233-234.

[3] 敖红斌,谢克勇,邓细华,等.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工作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9):215-216.

[4] 刘文军.民和县气象为农服务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青海气象,2013(4):64-65.endprint

猜你喜欢

气象服务现代农业建议
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公示公告
我省3园区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拟入选“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公示名单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浅析气象服务需进一步融入农业生产必要性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