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4—2014年夏季降水特征对南门峡水库的影响

2018-02-26马秀梅雷生国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南门量级海东

马秀梅+雷生国

摘要 本文分析了2004—2014年海东市短时强降水、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对互助县南门峡水库流量及现时水位的影响,提高对海东市汛期水库安全运行的短时强降水、大到暴雨过程预报服务能力,为海东市水库安全渡汛和抢险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暴雨;时间分布;空间分布;水库流量;现时水位;2004—2014年;夏季

中图分类号 P468.0+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2-0196-01

1 南门峡水库基本情况

南门峡水库位于海东市互助县南门峡镇安定村,总库容1 840 m3,设计洪水标准(重现期)50年,校核洪水标准(重现期)1 000年。南门峡水文站1959年7月建站,多年平均流量5.534 m3/s,实测最大流量67.2 m3/s。南门峡年平均降水量613.6 mm,集中在5—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1%,南门峡上游却藏滩气象站实测最大风速18 m/s,即8级大风。

2 海东市夏季降水(6—9月)分布特征

2.1 短时强降水

2.1.1 空间分布。2004—2014年汛期(5—9月)海东市短时强降水156站次,呈南北多、中间少的分布规律,短时强降水(≥8 mm/h)以南部化隆县最多,达36次;北部互助县次之,为31次。短时强暴雨(≥16 mm/h)互助县、化隆县最多,共7次;其次为循化县,达5次。

2.1.2 时间分布。青海东部短时强降水呈双峰型逐年增多趋势(图1),平均每年增多5.4站次。从2005年开始逐年增多,2007年为33次,达次峰值;2014年强降水频率減少。短时强暴雨平均每年增多0.5站次,与短时强降水变化一致。短时强降水从5月逐月增加,集中在7—8月,占总次数的73%,以8月最多,占44%,9月减少。0:00—24:00均有出现,但分布不均,有明显双峰双谷结构,主高峰在16:00—24:00,主低谷在9:00—15:00。16:00—24:00午后对流活动发展最旺盛,说明短时强降水多由强对流引发。

2.2 暴雨

2.2.1 空间分布。2005—2014年6—9月期间,海东市暴雨(≥50 mm)空间分布呈南北两头多、中间少分布,互助县最多,达12次;其次是化隆县,共10次。互助县处于祁连山区背风坡,化隆县处于青沙山背风坡,受迎风坡上升气流翻山在背风形成地形槽影响,因而降水比海东市其他地区多,降水强度大。

2.2.2 时间分布。青海东部短时强降水趋于逐年增多(图2)。2008年9次,达主峰值;2010年最少,仅1次。暴雨从6月逐月增加,7—8月次数显著增多,其中8月最多,占总次数的44.23%;7月次之,占34.62%;9月减少。

3 降水量对南门峡水库入库流量及现时水位的影响

3.1 降水量与入库流量关系

3.1.1 6月降水量。分析2009—2014年6月南门峡入库流量与降水量关系得出,当降水量为10 mm左右时,入库流量 <0.2 m3/s;当出现20~30 mm降水时,入库流量≤0.7 m3/s;当出现>40 mm暴雨时,水库流量急增,水库流量>1.5 m3/s。

3.1.2 7—8月降水量。分析2009—2014年7—8月南门峡入库流量与降水量关系得出,当降水量<10 mm时,入库流量≤0.5 m3/s;当出现10~30 mm降水时,入库流量≤1 m3/s;当出现>40 mm暴雨时,水库流量急增,入库流量>1.4 m3/s,说明入库流量变化与降水量级成正比,降水量级越大,入库流量增大。

3.1.3 9月降水量。分析2009—2014年6—9月南门峡水库流量与降水量关系可以看出,当降水量<10 mm时,入库流量≤0.5 m3/s;当降水量在10~20 mm时,入库流量≤1 m3/s;当出现>30 mm降水时,入库流量逐渐增大,在1~2 m3/s之间;到出现降水量>40 mm暴雨和大暴雨时,入库流量陡增;降水量>50 mm时,入库流量接近3 m3/s。

3.1.4 累计降水与水库入库流量关系。分析2009—2014年9月南门峡累计降水量与水库流量关系可以看出,当降水量 <40 mm时,入库流量≤1 m3/s;当出现40~50 mm降水时,入流量为1~2 m3/s;出现>50 mm暴雨和大暴雨时,入库流量陡增,入库流量接近3 m3/s。

3.2 降水量与水库现时水位的关系

系统分析降水量与水库现时水位关系可知,6—9月暴雨过后水库水位逐渐上升,并持续数日保持较高水位。小雨量级(0~9.9 mm)时,水位缓慢上升,对水库安全基本无影响;当中雨量级(10.0~24.9 mm)时,水位逐渐上升,升幅明显增大;达大雨量级(25.0~49.9 mm)时,水位明显上升,尤其连续出现大雨量级时保持较高水位,威胁水库安全。

4 结论

(1)入库流量变化与降水量级成正比,入库流量随降水量级增大呈逐渐增长趋势,尤其降水量>40 mm时,水库水位趋势线明显陡升,及时掌握降水实况量级和预报量级对水库安全度汛意义重大[1-2]。

(2)小雨量级降雨,对水库安全基本无影响;中雨量级时,水库水位上升幅度明显增大;连续出现大雨量级时,水库保持较高水位,威胁水库安全;说明降水量与水库现时水位成正比。

(3)除降水强度和量级与水库周围地形等,还存在其他影响水库水位及入库流量的因素[3-4]。

5 参考文献

[1] 姚学祥,徐晶.2003年淮河流域大水期间体积降水量的研究[J].气象学报,2004,62(6):803-813.

[2] 李树平,张怀生.水库洪水预报误差分析[J].东北水利水电,2006,24(5):42-43.

[3] 徐聪.短时强降水的多尺度分析及临近预预警[J].自然科学:全文版,2016(1):26.

[4] 王小玲.阻塞形势下中国夏季持续强降水的诊断分析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2016.endprint

猜你喜欢

南门量级海东
女性多练深蹲好处多
南门小巷
一双特别的鞋子
做生肖鸡
紧张的亲子手工课
21连胜
危难时刻显忠诚
再也没有人像你那么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