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8-02-26徐华锋
徐华锋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实现对学生綜合素质的提升。在此背景下将思维导图引入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通过构建更加清晰的知识脉络,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笔者在本文先简单阐述了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其在教学实践中的使用进行了分析,最后又简单论述了思维导图的教学意义。
一、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概述
思维导图又被称为心智图,通过使用简单线条将图文结合起来,是一种效果明显的思维用具。基于高中地理知识的复杂特点,并且各个知识点之间也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行知识串联,从而整理出较为清晰的体系脉络,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指的是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引导学生通过构建知识体系图的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讲解自然资源时,教师就可以先向学生提供制作好的思维导图(图1),通过对照导图进行新知识的讲解,引导学生开始自主学习,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2.思维导图在复习过程中的应用。
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在章末复习或者是总复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制作思维导图,让学生通过构建知识体系实现对知识的掌握。
比如,在“城市与城市化”相关知识的复习中,教师就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对知识进行梳理,并标注出每一小节的重点知识,提高学生复习的效率。具体的思维导图见图2。
三、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
师生共同制作思维导图,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勇于发言,极大地增加了师生互动频率,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实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及时指导,从而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2.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应用思维导图,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地理思想。制作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很高。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整体知识进行反复思考和归纳,整理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还要发掘一些知识点内在的联系,这样就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有效性。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更多教师开始认识到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就是在明确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每个学生实现综合发展。同时,借助思维导图也能使复杂的地理知识简单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能够显著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为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奠定基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