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出核心素养
2018-02-26杨彩霞
杨彩霞
新课标反复强调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理念已深入人心,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有效互动,让学生的学习更具自主性与独立性,让他们能够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个性化学习,从而促进自身核心素养的提升,仍旧是当前教育者应该关注的课题。高中政治新课标已将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发展的重点,要求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所需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不仅是会学习和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理性精神、公民参与、法治意识以及政治认同等素养。政治课堂是学生核心素养从内在理念转化为外在现实的一个有效载体,而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又是培养高中生政治核心素养的基点与关键。本文以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为落脚点,对政治课堂问题设计进行了深入探析。
一、问题应回归教育本质,利于学科素养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以课程标准为引领,以学生实际情况为依据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点和难点,都应该是组织教学的依据,同样也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方向。所以,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应始终将知识体系作为问题的主线,要将问题或者问题情境“限制”在教学内容上,不要与课程标准发生偏离,确保学生通过学习具备基本的学科知识素养。例如,在学习关于“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时,就当前中美关系的背景材料,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1.之前中美为何能够合作,但现在美国却要插手“南海事件”?2.对于美国对“南海事件”的态度,中国政府为什么会进行严正交涉?3.你觉得经过了“南海事件”中美之间的未来会走向怎样的境地?为什么?4.针对此事件,我国政府如何才能使国家利益得到更好的维护?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又该怎样做?每个问题始终都将“决定国际变化的因素”作为主线,这些同样是本课的难点与重点。按照这条主线学生们展开思考与探究,会更具条理性,同时,中美关系的背景也会让他们产生极大的兴趣。这样的问题设计,与教材要点相契合,可以让学生对学科知识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依赖感。
二、问题应“接地气”,利于政治基本技能素养的培养
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还要将重点放在学生对政治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学会了如何運用学科知识进行问题分析与问题解决,掌握了基本的政治技能,学生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核心素养。所以,问题设计不但要以教材为基础,还要与学生生活相贴近,通过一些操作性强且带有明显生活化“痕迹”的问题,不但能够吸引学生们主动探究,还会让他们能够有话可讲。例如,在讲到“政府应该如何依法行使权力”的内容时,可以为学生们创设一个以现实现象为背景的问题情境。多媒体播放一则某地城管执法现场,当出现一个卖西瓜的老人因为被城管没收了西瓜伤心哭泣的画面时,镜头定格了。学生们为老人当时的表情所动容。这时用问题引导学生们深思:1.城管是带着什么样的目的去执法的?2.如果你是片中的老人,对这件事怎样看?3.如果你是当时现场的一名围观者,对这件事又怎样看?4.对于城管,在执法中应如何行使权力?你有什么想法和看法?5.之所以会有“暴力执法”事情发生,关键的原因在哪里?这样的问题一经提出,学生们的情感之弦以及基本的道德素养都被拨动和激发出来。他们热烈地讨论,认真地反思,积极地探究应怎样依法行使权力,最后在一致的结论中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和价值观。
三、问题应具有“深度”,利于创新实践素养的培养
创新实践是核心素养中重要的内容,它不仅代表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的水平,也能够说明学生们是否具备了在社会中立足并发展的能力。在政治课堂,问题会引发学生们进行讨论探究,不同的人都会形成不同的见解,教师的责任就是通过不断增加问题的深度,引导学生们产生思维碰撞,将停留于表面的、肤浅的见解,最终深化成具有内涵的核心素养,并能够在实践中进行创新发展。例如,在讲到“权力的监督”内容时,有的学生提出质疑:“腐败行为是不是会在政府建立了全面的监督与制约体系后就不再发生?”教师面对这样的问题可以不选择直接回答,而是进行反问:“腐败问题产生的关键原因到底是什么?”将学生的思维转入新问题的探究中:“是收入?还是政治素养?或者是其他原因?”学生面对这样的“反问”,突然意识到,腐败问题所涉及的因素太多,不仅是政治与经济,还与文化与个人素养有关。
在政治课堂,学生们能够围绕问题而展开活动,并通过问题解决衍生出新问题,这种良性循环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十分有益。但问题设计必须要与学生、教材、生活实际相贴近,只有能够拨动情感之弦,触动心灵之音的问题,才能够让学生们真正达到素养、情感与认知全面而和谐的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