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锡地区园林绿地适生地被植物应用

2018-02-26徐勤明谭淑燕何志堃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无锡市绿地园林

徐勤明+谭淑燕+何志堃

摘要 综述了地被植物的概念,通过对地被植物在无锡园林绿地中应用情况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地被植物在不同环境中配置的要领和适用品种,并推荐了部分在无锡地区适生的新优地被植物适用品种,以期为园林绿化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地被植物;园林绿地;适生;应用;江苏无锡

中图分类号 S68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2-0159-04

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人们对城乡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绿化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后,城市绿化建设部门都在探索如何走好“可持续发展”“节约型园林绿化”的道路,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是实现上述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园林植物配置“乔、灌、草”模式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因此,适生地被的选择、引种、驯化及应用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回顾了无锡市地被植物的种植、引进、驯化、选育历程,并介绍了部分无锡适生地被植物的生态习性、栽培要点,以期为园林应用提供参考。

1 地被植物的概念

地被植物是指植株低矮、枝叶繁茂,能严密覆盖地面,起到抑制地面扬尘、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作用,改善气候条件,又具有一定观花、观枝叶、观果园艺欣赏价值的一类植物。地被植物主要分两大类:一是木本地被植物。这类植物具有木质茎干,如毛鹃、茶梅、栀子花、十大功劳等。二是草本地被植物。这类植物植物茎不木质化,如萱草、石蒜、鸢尾、麦冬、吉祥草等[1]。以往一般认为植株高度在50 cm以下的植物可以用作地被植物,近年扩大到自然生长高度或者修剪后高度在100 cm以下,国外则普遍认为植株高度保持在120 cm以下即可用作地被植物[2]。

笔者认为,自然生长高度或修剪后高度保持在120 cm以下的植物,可成片栽植、具有较强扩展能力、能迅速覆盖地面的均可选择作为地被植物栽植。它们可以是木本、草本植物,可以是小灌木、宿根植物、藤本植物,也可以是蕨类植物、多肉植物。与草坪植物相比较,地被植物生长势强,覆盖地面快,管理粗放、养护简便,省工、省水,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抗逆性强,观赏效果好。

2 地被植物在无锡园林绿地中的应用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无锡市建设杜鹃园时,李正先生就在园中广植各色毛鹃为地被,1983年无锡市人民政府决定将“梅花与杜鹃”并列为无锡市市花,随后毛鹃在中山路、兴源路、解放环路道路分车带、绿地游园与公园建设中被选择为地被植物,同期在绿化工程中广泛应用作地被的还有栀子、十大功劳、南天竹、麦冬、沿阶草、吉祥草等园林植物。进入20世纪90年代无锡市开始尝试从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先后引进红花酢浆草、常夏石竹、鸢尾、白花三叶草、葱兰、韭兰、剑叶金鸡菊、胜红蓟、蛇目菊等多种植物用于地被。21世纪前10年随着无锡市太湖水环境整治,蠡湖景区、十八湾沿湖沿山开放性绿地、生态湿地、各公园的改造建设,无锡市大规模引进、驯化外来地被植物,开发利用本土地被植物,扩大了可选择应用的地被植物种类,大大丰富了园林绿地的色彩,提升了景观质量,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环境和审美的需求。

2.1 本土地被植物的開发利用

2.1.1 本土地被植物资源丰富。无锡地区现有野生维管索植物(包含野生植物、由野生引入栽培或由栽培逸出野生的植物2个类型):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141科514属998种87变种[3]。适宜用作本土地被植物的有229种,分属于58 科。其中灌木26种,分属7科;藤本22种,分属10科;草本177种,分属41科,其中多年生草本147种,一至二年生草本30种;竹类4种。其中,百合科、菊科、唇形科、蔷薇科、马鞭草科、报春花科属的植物数量多且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观花类的有十字花科二月兰,蔷薇科棣棠、珍株绣线菊、李叶绣线菊、金樱子、白鹃梅,杜鹃科满山红、羊踯躅、映山红,罌粟科紫堇、黄堇、元胡,紫草科蓝蓟、聚合草,唇形科多花筋骨草,茜草科水杨梅、六月雪,菊科大吴风草,百合科萱草、玉簪、紫萼,石蒜科石蒜类,鸢尾科鸢尾、射干等。

观花观果类的有马鞭草科老鸦糊、紫珠、臭牡丹、海州常山、茄科枸杞、假酸浆等。

观花药食兼用类有唇形科紫背金盘、风轮菜、夏枯草、穗花香科,菊科三脉紫苑、甘菊、马兰、羽叶千里光,百合科绵枣儿、油点草、老鸦瓣,桔梗科羊乳、桔梗、半边莲、细叶沙参等。

藤蔓类有五加科中华长春藤,夹竹桃科络石,唇形科活血丹,桑科薜荔,茜草科鸡矢藤,海金沙科海金沙等。

喜湿耐阴的有蕨类贯众、狼尾蕨、凤尾蕨、银粉背蕨;三白草科三白草,虎耳草科虎耳草,百合科麦冬、吉祥草等。

2.1.2 本土地被植物应用现状。据调查,无锡市适宜用作本土地被植物中,现已经开发利用的有118种,分属38科,包括用于城市绿化、园林观赏的105种,用于药用的12种,用于食用的1种。目前,无锡市在绿地中应用较多的地被植物仅为麦冬、沿阶草、吉祥草、阔叶麦冬、毛鹃、茶梅、十大功劳、南天竹、鸢尾、八角金盘等传统材料。

大量本土地被植物尚未被开发利用于城市绿化之中,存在多方面的制约因素。大多数本土地被植物在扩大繁育方面尚有一些难点亟须攻克,如杜鹃科的映山红、羊踯躅、满山红野生资源移栽困难,影响了资源利用;有的种子细小,收集困难,影响扩大繁育,如堇菜科的紫花堇菜、心叶堇菜、毛果堇菜、紫花地丁等;有的野生植物长期不被人重视,加之在无锡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中原有生境被破坏,资源已经枯竭,虽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但扩繁很难找到苗源,例如兰科的小舌唇兰、绶草;有些常见的地被植物例如万年青、虎耳草,由于缺少应用,导致市场生产萎缩,淡出人们视线。

另外,对观花药食兼用类的品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未将这类资源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例如唇形科的紫背金盘,风轮菜、夏枯草、穗花香科;菊科的三脉紫苑、甘菊、马兰、羽叶千里光;百合科的绵枣儿、油点草、老鸦瓣等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无论是从物种多样性还是从绿地发挥一定生产功能、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城乡绿化可持续发展看,在城市绿化中更多地推广使用此类资源,是繁育乡土地被植物的可选择途径;同时也是在用地高度紧张的无锡地区,解决城乡绿化用地问题和提升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三者兼顾的出路之一。endprint

2.2 新优品种地被植物的引进

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园林绿地景观建设必然走“生态型、节约型”的良性发展道路,地被植物的新优品种引进驯化得到了建设、设计、施工各部门的广泛重视。根据不完全统计,自20世纪90年代起,无锡市引进并得到应用或正在驯化的新优地被植物为70~80个种(品种),为无锡市的绿化景观增姿添色,如金叶女贞、金森女贞、金娃娃萱草、大花六道木、红王子锦带、山桃草、金焰绣线菊、金山绣线菊、粉花绣线菊、美丽月见草、美国薄荷、绵毛水苏、柳叶马鞭草、鼠尾草、金边阔叶麦冬、黄斑大吴风草、紫松果菊、花叶薄荷、赤颈散、花叶活血丹、火炬花、雄黄兰等。这些引进的植物广泛种植在无锡市新建的长达38 km、面积13.7 km2的环蠡湖风光带和面积逾200 hm2的十八湾沿太湖风光带大型公共绿地,贡湖大道、蠡湖大道、五湖大道、南湖大道、菱湖大道等新建主干道路绿化带,长广溪湿地、管社山湿地、尚贤河湿地公园。各风景区、公园充分发挥园艺优势,推动了新优地被植物的引进驯化。以宿根花卉为主,配以适量花灌木、造型树的花境也在望湖路、新洲生态园、市中心基督教堂绿地及解放环路等新建、改建绿地内建成,使绿化景观更为丰富多姿[4]。

3 地被植物在无锡园林绿地中的配置形式

组成园林绿地绿色景观的主体是上层的乔木层,中间的小乔木与灌木层,地被植物处于接近地面的最下层,是人们目视最清晰的位置,因而也是影响景观效果的关键。园林绿地设计受自然环境、功能要求、投资、设计人员素养等诸多因素影响,在相同自然环境下植物因组成的千变万化而演绎出气象万千的绿色景观。

3.1 地被植物在绿地中的配置原则

3.1.1 科学性原则。组成园林绿地中各层次的乔木、灌木、地被植物能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包括温度、土壤、水分、光照等因素),能满足各层次植物生长需求,互利共生,不存在相互制约、致病的因素,避免景观上缺少一致性以及在维护管理上带来额外的花费。

3.1.2 艺术性原则。组成园林绿地绿色景观的乔木、灌木、地被植物,它们的观赏特性如色泽、质感,花、果、枝、干、叶色、叶形、花期、花色等,能相互协调或互补或产生强烈对比效果。

地被植物配置应结合周边环境,考虑背景树种以及地被植物相互之间的高低层次,符合后高前低的配置方式,给人们良好的观赏环境。既要考虑近期观赏效果,也要符合地被植物生长发育规律,使四季景观有所不同,达到自然、和谐、赏心悦目的效果[5]。

地被植物的配置应与园林绿地中的建、构筑物相协调,不影响建、构筑物的功能发挥,同时发挥地被植物的绿色景观功能,软化或减弱建、构筑物给整体景观带来的负面影响。

3.2 地被植物在绿地中的配置要点

园林绿地中由不同植物组成的植物群落,又处于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结构、组成、立地条件的差别使地被植物的配置各不相同、互有差异。

3.2.1 林下绿地的地被植物配置。无锡地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绿化建设,早期建设的园林绿地,乔木、灌木层已基本郁闭成林,林下照度极低且湿度高,因而满足地被植物的光照需要成为首选条件。对郁闭度接近90%的地块,在改造、调整中要通过适当疏伐生长不良的上层乔木和不适宜林下生长的灌木,提高林下光照度,选用耐阴地被植物。适用的藤本类有中华常春藤[图1(a)]、虎耳草、蔓长春等,灌木类有熊掌木、八角金盘、紫金牛、富贵草、虎舌红等,宿根草本有麦冬、玉簪、紫萼、吉祥草[图1(b)]、淡竹叶、虎耳草,蕨类植物有鳞毛蕨、凤尾蕨等。地被植物覆盖裸露地面,以团块状自由组合于林下道路两侧和景点周围。对郁闭度在60%左右的地块,增加中性偏阴的地被植物品种,适用的有匍枝亮绿忍冬、花叶玉簪、金边宽叶麦冬、熊掌木、花叶欧亚活血丹[图1(c)]、洒金桃叶珊瑚、毛茛、小毛茛、贯众、鳞毛蕨、凤尾蕨、虎耳草[图1(d)]等。

3.2.2 园林绿地林缘地被植物配置。在满足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如何取得最佳观赏效果是主要选择,更多地要考虑地被植物的花期,各种地被植物的花色、花型的变化,枝、干、叶的季相变化如何与背景树种的协调。一般可以视立地条件更多地选择阳性地被植物,适当配植中性地被植物,同时注意所处位置的朝向以及上方植物的枝下高度,以满足下方地被植物对光照的需求,以便组织更好的视觉空间(图2)。适用的有山桃草、醉鱼草、金焰绣线菊、大花六道木、亚菊、绵毛水苏、大花萱草、黄棣棠、花叶蔓长春、红花酢浆草、紫叶酢浆草、无毛紫露草、美女樱、细叶美女樱、胜红蓟、剑叶金鸡菊、紫松果菊、赤颈散(红龙蓼)等[6]。

3.2.3 道路绿地的地被植物配置。道路绿地内地被植物的配置首要考虑的是不影响司乘人员的视线和行车安全。道路绿地的的分车带与两侧绿化带在功能上有明显区别,中央分隔带是区分双向车流,侧分带是分隔不同速度车流,两侧绿化带是道路与周边环境的过渡带。地被植物配置要根据设计行车速度来决定其简与繁。时速>60 km的以简洁长距离多模式交替变化为主;时速<40 km的城市主干线,如果绿地有足够宽度,可以在多种配置模式下求变化,既满足乘员在低速下的视觉欣赏需求,又可成為城市的亮丽风景线,见图3(a)。中央分隔带要考虑双向车流的视觉效果,而两侧绿化带可等同于林缘地被植物配置。分车带地被植物设置宜选用低矮、生长整齐、抗旱、耐热、耐瘠薄、耐修剪、管理粗放的品种,适用的有金叶女贞、小叶女贞、红花檵木、红叶石楠、大叶黄杨、瓜子黄杨、蜀桧柏、龙柏、金森女贞、法冬、沿阶草、鸢尾、石蒜类、火炬花、鸢尾、射干、葱兰等。

3.2.4 高架下绿地的地被植物配置。城市高架道路因高架的走向、宽度和高架下空间高度不同,高架下绿地的光照强弱、光照时间长短不一,承接降水的差别很大,其特点是光照与降水不足、土壤湿度低、蒸发量大。因此,地被植物品种耐阴性是主要指标。适用地被植物可选择海桐、八角金盘、法冬、中华长春藤、五叶地锦、三叶地锦、络石、紫蚌花等,见图3(b)。endprint

3.2.5 滨水绿地的地被植物配置。滨水滨河绿地地被植物品种的选择在满足观赏与光照的条件前提后,地被植物要选择的喜湿和耐短期水渍的种类。适用地被植物品种有千屈菜、黄菖蒲、三白草、鱼腥草、丛枝蓼、红蓼、鸭跖草、花菖浦、溪荪、毛地黄叶钓钟柳等。

4 无锡市部分推荐应用种类

无锡市的本土地被植物和引进品种在不断增加,在园林绿地实际使用中,有的已经适应于无锡地区不同自然条件,有的在某些自然条件下生长良好。引种驯化要经过极端自然环境和时间的考验,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而当今对外来植物品种“拿来就用”的心态,虽然违背引种“试验小试—中试—推广应用”的科学过程,但地被植物大面积、多种类的应用,也提供了观察试验的场地和提供了部分结论。

4.1 本土地被植物

经过历年来应用结果分析,本土地被植物和传统栽培种类中适应于无锡地区的地被植物有39种,即三白草科三白草、鱼腥草;十字花科二月兰;五加科中华长春藤、八角金盘;夹竹桃科络石;景天科佛甲草、垂盆草;茄科枸杞、酸浆、苦蕺;茜草科六月雪;虎耳草科扯根菜、虎耳草;忍冬科忍冬;小蘗科南天竹、十大功劳、阔叶十大功劳;百合科沿阶草、阔叶麦冬、萱草、吉祥草、玉簪、紫萼;石蒜科石蒜、忽地笑、换锦花;鸢尾科鸢尾、射干、马蔺、蝴蝶花;灌木类小叶女贞、红叶石楠、红花檵木、大叶黄杨、瓜子黄杨、蜀桧柏、龙柏、法冬、海桐等已广泛应用在不同自然条件下,修剪后可用于地被。

4.2 引种栽培的地被植物

对近年来引种栽培的地被植物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以及实地生长效果,特别是越夏性能、越冬性能、自然扩繁能力、适应性等多方面的观察,以下地被植物品种在无锡地区应用前途较好(60种):三白草科花叶鱼腥草;夹竹桃科花叶络石、长春花、蔓长春花、金边蔓长春花、花叶蔓长春花;蔷薇科矮红绣线菊、金焰绣线菊、金山绣线菊、小丑火棘;马鞭草科美女樱、细叶美女樱、柳叶马鞭草、金叶莸;唇形科银石蚕、假龙头花、深蓝鼠尾草、天蓝鼠尾草、野芝麻、美国薄荷、白花美国薄荷、多花筋骨草、花叶薄荷、绵毛水苏、牛至、迷迭香、花叶欧亚活血丹;木犀科金叶女贞、金森女贞、银姬小蜡;茜草科朝鲜栀子;忍冬科红王子锦带、金边大花六道木、雪果;玄参科毛地黄叶吊钟柳;小蘗科金叶小檗、紫叶小檗;酢浆草科红花酢浆草、紫叶酢浆草;花荵科宿根福禄考、丛生福禄考;柳叶菜科美丽月见草、山桃草;菊科藿香蓟、剑叶金鸡菊(大金鸡菊)、紫松果菊、斑叶大吴风草、大花滨菊、亚菊;百合科大花萱草、金娃娃萱草、火炬花;鸭趾草科无毛紫露草;石蒜科葱莲(葱兰)、韭莲(风雨花);鸢尾科雄黄兰(火星花)、花菖蒲、德国鸢尾、黄菖蒲、溪荪。

5 结语

随着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推广以及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园林绿地地被植物因其能有效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和节约管理成本,将得到更深层次的开发和推广。如何充分发挥本土地被植物的优势,以推广的形式保护传统植物资源;如何选择性地运用新优引进地被植物,避免过度开发而造成外来植物入侵,成为今后无锡市园林绿地适生地被植物种类研究的两大方向。同时,在园林设计行业普及无锡市适生地被植物的生态习性、观赏特性以及配置形式,有助于营造出更稳定、更优美且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园林地被植物景观。

6 参考文献

[1] 李嘉乐.园林绿化小百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 中国花卉园艺编辑部.地被植物园林新亮点[J].中国花卉园艺,2007(13):8-10.

[3] 鄔文祥,邬秉佐.无锡城市化进程中植物[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4] 吴玲.优良地被植物引种驯化及推广应用的研究[J].蓝天园林,2006(6):8-9.

[5] 朱云华,汤庚国,臧廷亮.园林地被植物的研究现状及趋势[J].江苏林业科技,2000(增刊1):16-20.

[6] 徐晔春.观花植物1000种经典图鉴[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endprint

猜你喜欢

无锡市绿地园林
《园林》
在园林里遇见自己
中国园林“缀玉集”
走进绿地
从一道新的无锡市中考折叠试题谈起
开启尊贵旅程,乐享卓越人生绿地酒店嘉年华和2016绿地酒店品牌发布会
我心中的那片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