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靖市2016—2017年度云南省豌豆新品种区域试验

2018-02-26蒋彦华唐永生郑云昆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曲靖市全生育期白粉病

蒋彦华+唐永生+郑云昆

摘要 以云南省豌豆新品种区域试验为平台,2016—2017年度在曲靖市进行了云南省豌豆新品种区域试验,以筛选鉴定适宜曲靖市种植的优质、高产、多抗豌豆新品种,同时为豌豆新品种登记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靖豌4号产量达2 888.1 kg/hm2,居本组试验第1位,田间综合评价较好,增产较显著,抗白粉病,可扩大示范推广。

关键词 豌豆;新品种;性状;产量;云南曲靖;2016—2017年度

中图分类号 S643.3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2-0086-02

曲靖市位于云南省东部,是传统农业大市,素有“滇东粮仓”之称。食用豆种植在曲靖市农业生产中正发挥重要作用,种类以蚕豆、豌豆和芸豆为主,其中豌豆常年种植面积达1.4万hm2,但生产上缺乏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突破性品种,干籽粒产量多在1 500 kg/hm2左右,单产较低,严重影响农户种植豌豆的积极性[1]。因此,筛选鉴定并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多抗等具有优异性状的豌豆新品种,是缓解目前豌豆生产上品种缺乏、单产较低的最有效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曲靖市沾益区金龙街道宋家河的曲靖现代农业科技园内,海拔2 010 m,东经103°52′48″,北纬25°33′36″。试验地属旱地,前作为玉米,砂质红壤土,土壤肥力中等,地势平坦,通风向阳,排灌方便,交通便利。

1.2 试验材料

试验参试品种共有7個,分别是云豌50号、云豌51号、云豌52号、云豌18号、靖豌4号、保丰2号豌豆仁和玉豌1号,参试品种类型及供种单位见表1。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7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其中以云豌18号作对照(CK)。3次重复,完全随机区组排列,10行区,小区行长4.0 m,行距33.3 cm,小区面积13.32 m2(4.0 m×3.33 m),区间距40 cm,重复间走道50 cm,保护行2.0 m,开播种沟后按每行60粒点播,小区播种粒数600粒。

1.4 试验实施

2016年11月5日拖拉机深翻耙细平整土地,11月12日行距33.3 cm开播种沟,按株距5~7 cm每行点播60粒,施尿素150 kg/hm2作种肥,播后遇干旱天气,11月17日浇灌出苗水1次,11月28日后陆续出苗,所有品种出苗率均超过86.2%[2-3]。2016年12月12日、2017年3月13日各追施1次尿素150 kg/hm2,并结合追肥于3月15日漫灌1次,2月4日、3月13日各喷1次雾甲胺磷+吡虫啉防治蚜虫,1月23日、2月23日各喷1次灭蝇胺防治潜叶蝇。4月27日进行株高、分枝数、实荚数等性状调查后完成取样,根据各品种的成熟情况于5月2日集中采摘收获完毕,脱粒晒干完成实粒数、百粒重、产量等室内考种项目后准确分析试验数据。试验期间按照要求认真做好全生育期田间观察记载,观察记载和室内考种的项目和方法均按试验方案进行,记载标准按照《豌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执行[4-6]。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参试品种全生育期天数变幅160~166 d。其中,云豌51号、玉豌1号全生育期天数最短,均为160 d;其次是靖豌4号、云豌18号(CK),全生育期天数为162 d;保丰2号豌豆仁全生育期天数为163 d,云豌50号全生育期天数为165 d;云豌52号全生育期天数最长,为166 d。

2.2 形态特征及经济性状

2.2.1 形态特征。由表3可知,所有参试品种云豌50号株高最高,为86.2 cm;其次分别是靖豌4号(67.9 cm)、云豌51号(61.7 cm)、玉豌1号(61.1 cm)、云豌18号(CK)(53.9 cm)、云豌52号(52.9 cm);株高最矮的是保丰2号豌豆仁,为51.3 cm。分枝数最多的是靖豌4号,为3.1枝/株;其次是玉豌1号,为3.0枝/株;云豌51号、云豌18号(CK)分枝数均为2.7枝/株,保丰2号豌豆仁、云豌52号分枝数均为2.6枝/株;分枝数最少的是云豌50号,为2.3枝/株。有效枝最多的是靖豌4号,为2.8枝/株;其次是云豌51号,为2.5枝/株;玉豌1号、云豌18号(CK)有效枝均为2.4枝/株,云豌52号有效枝为2.3枝/株,保丰2号豌豆仁有效枝为2.2枝/株;有效枝最少的是云豌50号,为2.1枝/株。保丰2号豌豆仁荚长7.4 cm、荚宽1.2 cm;云豌18号(CK)荚长7.3 cm、荚宽1.2 cm;玉豌1号荚长7.0 cm、荚宽1.1 cm;云豌51号荚长6.6 cm、荚宽1.1 cm;云豌52号荚长6.3 cm、荚宽1.1 cm;云豌50号荚长6.2 cm、荚宽1.1 cm;靖豌4号荚长5.3 cm、荚宽1.0 cm。云豌51号、靖豌4号粒色为白色,粒形圆形,种皮平滑;保丰2号豌豆仁、云豌18号(CK)粒色为绿色,粒形皱缩;云豌52号粒色为褐色,粒形圆形,种皮平滑;云豌50号、玉豌1号粒色为紫色,粒形圆形,种皮平滑。

2.2.2 经济性状。由表3可知,本组试验参试品种单株实荚数从高到低排列依次是靖豌4号(15.1荚/株)、云豌18号(CK)(12.4荚/株)、玉豌1号(12.2荚/株)、保丰2号豌豆仁(11.5荚/株)、云豌51号(11.4荚/株)、云豌52号(11.0荚/株)、云豌50号(10.6荚/株)。单株实粒数最多的是靖豌4号,为50.4粒/株;第2位的是云豌18号(CK),为42.7粒/株;第3位的是玉豌1号(39.9粒/株);第4位的是云豌51号,为38.8粒/株;第5位的是保丰2号豌豆仁,为38.5粒/株;云豌52号单株实粒数为35.6粒/株,列第6位;单株实粒数最少的是云豌50号,为33.5粒/株。云豌18号(CK)单荚粒数最多,为3.7粒/荚;其次是云豌51号、保丰2号豌豆仁、靖豌4号,均为3.6粒/荚;玉豌1号、云豌52号单荚粒数分别为3.5、3.4粒/荚;云豌50号单荚粒数最少,为3.3粒/荚。靖豌4号单株干籽粒产量最高,为8.2 g;其次是云豌51号和玉豌1号,均为8.0 g;云豌18号(CK)单株干籽粒产量为7.7 g,云豌52号为6.6 g,保丰2号豌豆仁为6.4 g;单株干籽粒产量最少的是云豌50号,为6.1 g。百粒重在21.84~25.74 g之间,最高的是云豌50号,为25.74 g;其次是玉豌1号,为25.66 g;百粒重位于第3位的是保丰2号豌豆仁、云豌18号(CK),均为25.57 g;云豌52号为22.66 g,列第4位;云豌51号和靖豌4号分列最后2位,分别为22.56、21.84 g。endprint

2.3 抗性

所有参试品种均受干旱和虫害影响,开花期干旱严重,末花期至成熟期雨水较多,部分品种白粉病发生较重。由表4可知,云豌51号、靖豌4号抗白粉病,其余品种均有白粉病发生,其中云豌50号、玉豌1号发生较重,高感白粉病;保丰2号豌豆仁、云豌52号中感白粉病;云豌18号(CK)发生较轻,感白粉病。倒春寒期间,玉豌1号有轻度冻害,其余品种未发生冻害。

2.4 产量

由表5可知,本次试验参试品种折合产量在2 061.6~2 888.1 kg/hm2之间,云豌18号(CK)折合产量为2 604.4 kg/hm2,位于试验品种第4位,较云豌18号(CK)增产的品种有3个,分别是靖豌4号、云豌51号和玉豌1号。产量最高的是靖豌4号,折合产量为2 888.1 kg/hm2,较云豌18号(CK)增产283.7 kg/hm2,增幅10.9%;云豌51号折合产量为2 735.0 kg/hm2,较云豌18号(CK)增产130.6 kg/hm2,增幅5.0%,产量结果居试验第2位;玉豌1号产量结果位于试验第3位,折合产量为2 629.1 kg/hm2,较云豌18号(CK)增产24.7 kg/hm2,增幅1.0%;云豌52号折合产量为2 277.8 kg/hm2,较云豌18号(CK)减产326.6 kg/hm2,减幅12.5%,列试验第5位;保丰2号豌豆仁折合产量为2 234.2 kg/hm2,较云豌18号(CK)减产370.2 kg/hm2,减幅14.2%,列试验第6位;云豌50号折合产量为2 061.6 kg/hm2,较云豌18号(CK)减产542.8 kg/hm2,减幅20.8%,产量列最后一位。

3 结论与讨论

靖豌4号、云豌51号和玉豌1号3个品种较对照云豌18号增产,其余品种均较对照云豌18号减产。靖豌4号产量达2 888.1 kg/hm2,抗白粉病,田間综合评价较好,增产效果较显著,可扩大示范推广;云豌51号和玉豌1号增产幅度较小,建议下一年度继续试验鉴定。下一步工作将做好靖豌4号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充分挖掘其增产潜力,为该品种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做好下一年度区域试验,结合本年度试验结果进一歩评价筛选适宜本地种植的豌豆优良新品种,丰富曲靖食用豆种植结构。

4 参考文献

[1] 辛元凤. 豌豆品种比较和分析评价[J].种子,2011,30(6):96-97.

[2] 唐文雪,张立勤,马忠明,等.河西平川灌区制种玉米套种不同豌豆品种比较试验[J].甘肃农业科技,2009(4):16-18.

[3] 沈宝宇,张天静,孙敏杰,等.菜用豌豆品种比较试验[J].辽宁农业科学,2016(6):74-75.

[4] 时永杰,杜天庆.黄土高原半干旱山区箭舌豌豆品种比较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1(1):93-96.

[5] 王忠生.温室豌豆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J].新疆农垦科技,2014,37(7):22-24.

[6] 黄兴国,林家威,蒋晔,等.春播豌豆新品种比较试验简报[J].上海农业科技,2006(6):92.endprint

猜你喜欢

曲靖市全生育期白粉病
曲靖市成立“珠源少年宣讲团”
不同藜麦品种在东乡半干旱区的适应性表现
甜瓜白粉病抗性基因遗传及候选基因定位
温光条件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龄和生育期的影响
变叶木新病害白粉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
2016年靖远县春玉米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曲靖市总工会:市餐饮行业工会成立
黄骅市2013年度冬小麦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黄瓜为什么易感白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