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微肥对马铃薯减量施肥与产量的影响

2018-02-26王春辉吴玉峰杨宁董璞苏鹏东王志勇任树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马铃薯产量

王春辉+吴玉峰+杨宁+董璞+苏鹏东+王志勇+任树强

摘要 为了验证多元微肥对马铃薯减量施肥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不同年份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多元微肥对马铃薯生育期和出苗率无明显影响,但可增加茎粗、降低株高、提高产量。同时明确了马铃薯高产稳产的施肥总量上限为2 550 kg/hm2。

关键词 多元微肥;马铃薯;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32;S1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2-0060-02

Effect of Multi-trace-element Fertilizer on Reduced-amount Fertilizer and Potato Yield

WANG Chun-hui 1 WU Yu-feng 1 YANG Ning 1 * DONG Pu 2 SU Peng-dong 3 WANG Zhi-yong 1 REN Shu-qiang 1

(1 Baotou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in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Baotou Inner Mongolia 014010; 2 Damao Count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3 Guyang County Soil-Fertilizer-Plant Protection Station)

Abstract In order to validate the effect of multi-trace-element fertilizer on reduced-amount fertilizer and yield of potato,comparison test among different years was conducted in this pape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ulti-trace-element fertilizer had no obvious effect on potato growth period and germination rate,but could increase the stem diameter and yield,decrease plant height. At the same time,the upper limit total fertilizer amount for high and stable yield of potato was 2 550 kg/hm2.

Key words multi-trace-elements fertilizer;potato;yield

我國是世界上化肥消费量最多的国家,化肥使用量约占全球化肥使用量的1/3,是美国和印度的总和[1]。过量施肥易造成农田单元素肥料过剩,作物养分吸收效率差,化学物质氮、磷、钾等固结成盐分,导致土壤养分结构失调,物理性状变差[2],不仅造成对生态环境的污染[3],也增加作物的生产成本,降低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农业收益。近年来,随着马铃薯播种面积的不断扩大,施肥已成为制约马铃薯增产的瓶颈问题[4],如何在保证作物产量和农民收益的前提下,降低肥料用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减量施肥研究的最终目的[5-6]。

刘福刚等[7]研究认为喷施0.2%硫酸锌能显著增强马铃薯根系活力,提高块茎数量和产量;许正辉等[8]研究表明,开花期喷施0.05%硫酸亚铁能使植株矮化,主茎增粗,提高产量;马光恕等[9]研究表明,喷施0.05%~0.50%硫酸锰可促进马铃薯根系发育,提高根系活力和吸收力;贾景丽等[10]研究表明,喷施0.05%~0.15%硫酸锰可促进马铃薯生长发育,显著提高产量。本研究通过3年的田间试验,旨在结合包头市马铃薯主产区总施肥量和施肥习惯,验证多元微肥在提升植株抗性和提高肥料利用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探讨在保障马铃薯优质高产稳产的基础上的施肥总量上限,实现控肥增效,降低和避免因过量和盲目施肥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为最终达到马铃薯平衡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包头市固阳县金山镇固阳县诚谊生态有限责任公司科技示范园区,海拔高度为1 220 m,≥10 ℃积温1 900~2 400 ℃,年均气温2~5 ℃,年均降水量在225~375 mm之间,无霜期95~105 d。供试土壤类型为栗钙土,2014—2016年具体土壤养分状况见表1。

1.2 试验材料

供试肥料:撒可富专用复合肥(12-19-16)、磷酸二铵(含P2O5 64%)、“大西北”牌多元微肥(B、Fe、Cu、Zn、Mn、Mo、Se、Co、I≥10%)、尿素(含纯N 46%)、硫酸钾(含K2O 51%);供试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种薯级别为G2。

1.3 试验设计

每年试验均设4个处理,具体如表2所示。每个处理面积720 m2(7.2 m×100.0 m),不设重复,每个处理种植8行。

1.4 试验方法

2014年试验地于4月22日开始整地,将撒可富和羊粪人工均匀撒施于试验地块,同时完成耕、耙、耱整地过程,24日开始种植。2015年试验地于4月17日开始整地,将撒可富和羊粪人工均匀撒施于试验地块,同时完成耕、耙、耱整地过程,19日开始种植。2016年试验地于4月17日开始整地,将撒可富和羊粪人工均匀撒施于试验地块,同时完成耕、耙、耱整地过程,19日开始种植。试验地块种植前,每年施羊粪27 t/hm2,撒可富人工撒施;磷酸二铵为种肥,随播种机种植时一次带入;马铃薯出苗后以5~7 d为一个轮灌周期,氮肥与钾肥按照水肥一体化的技术要求,分10~14次随水追施尿素、硫酸钾;马铃薯苗全后用多元微肥进行第1次叶面喷施,每隔10 d喷施1次,共3次。出苗3%~5%进行第1次中耕培土,第1次中耕20 d后进行第2次中耕培土。采用美诺1240A四行马铃薯种植机机械种植,底肥随种植机带入,行距90 cm,株距22 cm,保苗49 500株/hm2。每年9月25日全部杀秧,9月30日统一起收。在测定各项指标时,每30 m为一个取样区,3次重复,产量为各小区的实收产量。endprint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马铃薯生育期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2014—2016年各处理当年的出苗期、现蕾期和盛花期相差不明显。

2.2 对马铃薯出苗率、株高及茎粗的影响

由表4可以看出,2014年各处理出苗率无显著差异,株高相差2.9~20.3 cm,茎粗相差0.6~5.1 mm;2015年各处理出苗率无显著差异,株高相差1.3~15.0 cm,茎粗相差0.3~4.0 mm;2016年各处理出苗率无显著差异,株高相差1.4~8.3 cm,茎粗相差0.2~3.3 mm。这与罗 磊等[11]的研究相符,增施微肥能不同程度地降低株高(降低0.9~3.9 cm),增加茎粗(增加0.02~0.13 cm)。

2.3 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由表5可以看出,2014年试验处理T1施肥总量为4 354.8 kg/hm2,产量54 416.7 kg/hm2;处理T4施肥总量为2 854.8 kg/hm2,产量69 041.7 kg/hm2,增产率26.9%。2015年处理T1施肥总量为3 154.8 kg/hm2,产量62 898.1 kg/hm2;处理T4施肥总量为2 404.8 kg/hm2,产量70 592.6 kg/hm2,增产率12.2%。2016年处理T1施肥总量为2 704.8 kg/hm2,产量59 171.3 kg/hm2;处理T3施肥总量为2 404.8 kg/hm2,产量73 018.5 kg/hm2,增产率23.4%。这与杜长玉等[12]、王海泉等[13]研究显示喷施微肥能促使马铃薯植株矮化,主茎增粗,生长健壮,提高N、P、K的吸收量,增加光合面积,提高光合强度,增加有机质的积累,使块茎膨大,显著提高产量的结果一致。由此说明包头市马铃薯高产稳产的施肥总量应控制在2 250~2 550 kg/hm2之间,其上限为2 550 kg/hm2,如果多施不仅浪费,甚至还起负作用,而且会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极大污染。

3 结论与讨论

如何在保证作物产量和农民收益的前提下,降低肥料用量,控肥增效、保护环境,提高肥料利用率是核心环节。本研究通过连续3年的试验研究,重点验证了多元微肥在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改善调节植株综合性状等方面不可替代和经常被忽视的重要作用;同时,明确了马铃薯高产稳产施用肥料总量的上限,达到了试验研究的目的。因此,增施多元微肥技术措施应作为一项最主要的马铃薯控肥增效技术措施在包头市马铃薯主产区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本试验仅对多元微肥在提高作物产量和降低施肥总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多元微肥在如何改善调节作物抗性、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以及综合作用机理方面未进行深入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4 参考文献

[1] 张玉铭,胡春胜,董文旭.华北太行山前平原农田氨挥发损失[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11(3):417-419.

[2] 张静,程园.浅析肥料中有机质含量测定及影响因素[J].中国农技推广,2015(12):44-46.

[3] 郑鑫.作物营养与施肥[J].作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12(4):473.

[4] 赵怀勇,何新春,张恩和,等.N、K肥料与密度对整薯播种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中国马铃薯,2008,22(5):281-283.

[5] 黄化刚,张锡洲,李廷轩.典型设施栽培地区养分平衡及其环境风险[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26(2):676-682.

[6] 杨林章,冯彦房,施卫明.我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1):96-101.

[7] 刘福刚,马光恕,廉华.硫酸锌叶喷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3):56-60.

[8] 许正辉,王惠霞,童应萍,等.新型微肥在马铃薯上应用试验初探[J].青海农林科技,2006(3):9-10.

[9] 马光恕,廉华,林晓影,等.硫酸锰叶面喷施对马铃薯根系生长的影响[J].吉林农业,2010(7):44-45.

[10] 贾景丽,周芳,赵娜,等.硫酸锰浸种对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9(11):35-37.

[11] 罗磊,李亚杰,黄凯,等.不同增施微肥方式对马铃薯块茎产量和Zn、Fe含量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7(2):152-156.

[12] 杜长玉,高明旭,刘金贵.不同微肥在马铃薯上应用的效果研究[J].马铃薯杂志,1999,13(2):141-144.

[13] 王海泉,朱继强,汪建学,等.微量元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配合对马铃薯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技,2005(2):19-21.endprint

猜你喜欢

马铃薯产量
马铃薯有功劳
国家统计局:2019年猪肉产量4255万吨 下降21.3%
给马铃薯“开窗”
4月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想露露脸的马铃薯
想露脸的马铃薯
“火星马铃薯”计划
马铃薯主粮化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2014年6月印度橡胶产量增长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