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克瑞斯泰农场烟草栽培技术

2018-02-26彭行政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烟草栽培技术

彭行政

摘要 克瑞斯泰(KRYSTAL)农场是安徽农垦境外皖津公司旗下一农场,位于非洲南部国家津巴布韦内,地理位置为南纬17°16′、东经30°47′。当地属热带草原性气候,是津巴布韦优质烟叶主产区。本文介绍克瑞斯泰农场烟草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移栽前准备、移栽定植、肥水管理、摘蕊打顶与去底叶、病虫草害防治、采收与运输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烟草;栽培技术;克瑞斯泰农场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2-0020-02

克瑞斯泰(KRYSTAL)农场是安徽农垦境外皖津公司旗下一农场,位于非洲南部国家津巴布韦内,地理位置为南纬17°16′、东经30°47′。当地屬热带草原性气候,是津巴布韦优质烟叶主产区。现将烟草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烟苗移栽前准备

1.1 耕地准备

1.1.1 地块选择。烟草种植田块最好选择角度较小的坡地,便于排灌,防止积水渍害。地块要求集中连片,方便田间管理,并具备有完好的喷灌灌溉条件,能满足烟草各生长时期的灌溉要求。

1.1.2 土壤检测。烟草种植的土壤要求以壤土或砂壤土为宜,pH值在5.5~6.5之间,富含有机质,肥力基础好。因此,移栽整地前要进行土壤检测,掌握土壤肥力水平,为均衡施肥提供依据。如果土壤pH值为4.5±0.5,则需要施用石灰1 000 kg/hm2进行改良。

1.1.3 整地。确定种植烟草的地块,需要尽早灭茬,清除田间杂草或其他作物残留物。上茬作物腾茬后即本区域4月上旬,可趁墒耕翻,耕翻深度以40 cm为宜。如果上茬是烟草的地块,于4月底前必须完成田间秸秆清除任务。

1.1.4 造墒起垄。烟草移栽前1周要造墒整地,造墒要求土壤充分湿润[1]。造墒后,移栽前2~3 d需完成起垄整畦工作。垄间设计为90 cm∶130 cm的宽窄行行距,130 cm行为采摘行。机械起垄,设计株距为50~55 cm,烟草苗定植密度为1.6万株/hm2。

1.2 人力及物资准备

烟草移栽前要做好移栽进度计划,设计好用工量和人员分工。储备机动人力及物资资源,制定突发事件应对预案,特别是要做好物资准备工作,如做好烟苗运输车辆防晒棚、移栽小农具锄、“V”型铲、浇水软管、施农药药桶等工具,要一应俱全。

1.3 苗床处理

为减少病害传染源,杜绝苗床病害带至大田,促使烟苗移栽大田后迅速返青,于烟苗移栽前2~3 d,需使用杀菌剂三唑醇(BAYTAN)对苗床实施喷雾杀菌处理。为保持苗床土壤湿润,减少起苗时对根系损伤,利于带土移栽,提高烟苗移栽成活率,移栽前2~3 d每天下午都需对苗床喷灌浇水。并且,烟苗移栽前要做最后一次修剪[2]。

2 移栽定植

2.1 起苗与选苗

起苗要求选择个体强壮、无病害、茎杆无损伤的烟苗,而且苗体均匀。只有这样的烟苗移栽大田后,长势才能均匀一致,返青活棵快。起苗动作要求轻柔,连同烟苗根部土壤一并拔起,切忌拔苗速度过快,避免损伤根系。

烟苗拔起后,将苗根部平放入80 cm×40 cm的托盘中,每100株用碱式氯化铜杀菌处理的麻布片包裹,保持烟苗根部湿润。并转移至苗床庇荫棚内,防止太阳直晒。

烟苗进入庇荫棚后,置于分级台上,打开包裹,剔除个体不一致的过大、过小或弱病苗。然后再将包裹摆放在潮湿的地面。选苗过程要求极为小心,不得对烟苗造成伤害。

2.2 烟苗运输

烟苗运输车斗要安装遮阳棚。车斗铺垫5~10 cm厚枯草,并喷水保湿。烟苗包裹直立摆放于车斗内,烟苗间不得相互挤压,每趟次100~150卷。运输过程用湿草覆盖,防止烟苗散失水分。烟苗运入移栽田后,再摆放在地头庇荫棚内,并喷水保湿[3]。

2.3 移栽分组

烟草移栽是集刨坑、施药、浇水、定植、施肥、覆土多项工序一并完成的过程。加强组织,工序分工到人是确保移栽工作顺利推进,保质保量完成移栽工作的组织保障。

烟草移栽应由2个不同分工的小组完成。第1组分工工序是刨坑、施用农药和浇水。首先,刨挖种植坑,在起垄机挖掘的垄坑基础上人工刨挖,要求坑宽40 cm,相当于A4纸大小,坑深约20 cm,可容5 L水。田间干旱、底墒不足的地块,垄间每4个种植坑间刨挖一蓄水坑,以便旱季蓄积雨水,保持底墒。其次,浇水,利用直径30 mm的软管对种植坑及蓄水坑浇水,补充土壤水分,提高田间持水量。每穴种植坑浇水不得低于5 L,不可溢出,浇水自然落干后与底墒连接。蓄水坑以浇满为宜。再次,施用杀虫剂草氨酰或阿维菌素+啶虫脒防治根结线虫。施用方法:取6 L的草氨酰(OXAMYL)或1 L的阿维菌素+啶虫脒,稀释于480 L水中,每个种植坑施用30 g药液。然后向种植坑内施用杀虫剂毒死蜱稀释液防治地老虎、白蛆、铁丝虫等地下害虫。此组工作是关乎烟草移栽质量的基础,要确保每一工序规范操作,因此需安排专人负责监督、检查。

第2组分工工序是定植烟苗、施肥、覆土、施用农药。定植烟苗,待种植坑内明水落干后,用“V”铲在种植坑1/4处开挖移栽穴,将烟苗根系直立放入潮湿的移栽穴内。移栽烟苗要求带土移栽。完成烟苗定植任务后,实施追肥。在种植坑内距烟苗15 cm处,用铁锹穴施C型复合肥(16-28-23)480 kg/hm2(每株30 g);硝酸铵(含纯N 34.5%)130 kg/hm2(即每株8 g)。紧接着封土覆盖,封土前清理垄畦,剔除杂草等残留物及干燥土块。封土动作:一手轻握烟苗,一手持锄从垄沟内取碎干土覆盖。封土保持烟苗直立,不可掩埋苗心,并且保持畦面平整。最后浇灌农药,防止地老虎及其他地面、地下害虫咬食,盖土后,每株烟苗浇灌杀虫剂高效氯氰菊酯4 000倍稀释液30 g,要确保药液从移栽苗顶部淋浇于茎的周围。endprint

2.4 移栽时间安排

烟苗移栽前要根据烘烤房承载能力,设计好种植与采收期的时间,安排好移栽茬次。最好每茬次间隔时间约30 d。

3 肥水运筹

3.1 水分管理

津巴布韦烟草移栽时期均在9—12月,此段时期属旱季,烟草的正常生长完全靠溉灌供应水分。首次灌溉于起垄耙地前,喷灌水量约40 mm,水分充分渗透于耕作层。第2次灌溉结合移栽同时利用软管浇灌。待水下渗后,检查水分是否与底墒相连接,若发现所浇5 L水后仍不能与底墒连接,说明移栽田太干,需在每4株烟草垄间挖一长50 cm、宽30 cm、深15 cm的蓄水坑,灌水约20 L,以增加底墒,确保烟苗成活率。再次喷灌补水时间是在移栽后3 d,此次喷灌水量为16 mm。此后,要确保每间隔10 d喷灌1次,每次喷灌水量为25 mm。直至进入雨季。即便在雨季遇干旱天气,也要及时抗旱,保证断水时长不超过10 d。

3.2 排水沟设计

烟草喜湿但又不耐渍,所以必须预防雨季渍害发生。烟苗移栽起垄前查看地形,设计垄向,保证田间不积水。针对坡度较大的地块,要在等高水平上,开挖排水沟,一是保证水路畅通;二是避免水土流失,保护耕地。

3.3 合理施肥

施肥不合理,要么产量低,要么生长过旺,诱发病害,品质下降。根据生育进程,定性、定量施肥是获取高产和优良品质的关键技术措施。一般中等肥力的地块,基肥以复合肥和硝酸铵混合施用,即施用C型复合肥480 kg/hm2、硝酸铵130 kg/hm2,于移栽定植覆土前精准精量穴施。施肥需与根部保持15 cm距离,深度约20 cm,防止过近、过浅发生肥害。追肥以硝酸铵为主,分2次追施。第1次在移栽后第3周,用量80 kg/hm2,即每株5 g;第2次追肥应在移栽后第6周,用量32 kg/hm2,即每株2 g。追肥需穴施在畦垄的侧面,保持与根部距离10 cm。追肥时间不宜过晚,否则易诱发病害。针对保肥力差的砂地或贫瘠的砂土地,应在移栽后第4周施C型复合肥250 kg/hm2和硝酸铵64 kg/hm2。

4 摘蕊打顶与去底叶

烟草打顶是构建田间最适群体、获取高产、保证品质的重要生产措施。烟草打顶工作实质上分为打底、摘蕊和控制腋芽3项工作。打底是去掉植株底端弱、小、薄、品质差、无价值的叶片。根据烟苗生长情况,于烟草生长至第14片叶时,摘除底部4~6片叶。通过打底可以减少植株养分消耗,促进上部叶片营养物质积累[4]。

摘蕊是摘除烟草生长点,控制花蕾出现,培育有效的高产、优质叶片。摘蕊时间要掌握在有效烟叶长至第20片叶时。摘蕊工作一般2人配合实施,一人清点有效叶片数,掐除生长点,并展开顶端叶片角度,另一个人通过口径1 mm的容器,从摘蕊伤口和顶端第2、3叶腋处滴挤1∶60浓度的正癸醇药液,再从上部第4、5、6片叶的叶腋处,3个方向挤施约30 mL/株药液,顺茎干流淌至植株底部,以灼杀腋芽。挤施药液要求精确到位,不可遗漏,防止灼伤其他叶片尤其顶部幼小叶片。摘蕊过程中如果生长量不够,叶片数量低于预期片数,暂缓打顶。因此,要求每间隔4 d一个循环,保证每株烟草摘蕊适时开展。每一个循环要求对之前摘蕊植株进行检查,严格防控腋芽出现。而且每次摘蕊芽要集中收集,带出田块,清点计数,便于掌握摘蕊工作量和工作进度。摘蕊遇严重破损残缺的叶片,可不计入有效叶片数实施打顶;或遇残缺叶片叶位低,新培育叶片不能达到预期片数的植株,可从残缺叶片处掐除主茎,培育倒2叶腋芽为主茎,待长至预定叶片数时再摘蕊。

控制腋芽是烟草种植过程中一项重要性工作,循环开展。自烟草摘蕊后第14天,顶端叶片长至约20 cm长(手掌大)时开始,逐株检查腋芽控制效果,并分别从顶部3片叶叶腋处挤施1∶60浓度的二甲戊灵药液约30 mL/株,淌至茎基部,抑制侧芽生长。间隔7~10 d结合人工抹芽后再次施用。

5 病虫草害防治

烟草病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防治方针。其病害主要有病毒性病害、真菌性叶斑病。其中叶斑病从病斑形状上又分为棱角形叶斑病和圆眼形叶斑病。这些病害的防治可选用大黄素甲醚、甲基代硫磺酸酯、三唑醇分别于移栽后第3、5、7(或8)周轮翻喷雾防治。如果生产中后期遇较多雨水天气,易出现叶斑病,要于病害发生前或初发期增加施药次数。

烟草虫害主要有寄生害虫、地下害虫与叶片害虫。寄生害虫主要是根结线虫,其危害大,造成植株矮小,叶片短小发黄,甚至植株死亡,从而导致严重减产。因此,根结线虫的防治是烟草种植的必要工作,一般通过土壤处理达到防治目的。可结合烟苗移栽将药液施入移栽坑内防治。药剂主要选择吡虫啉、苯线磷、草氨酰、涕灭威、阿维菌素+啶虫脒等。地下害虫咬食烟草根茎,造成烟草植株生长受阻。其主要害虫有白蛆、铁丝虫和地老虎。防治方法为结合移栽将农药施入种植坑内。防治用药种类有吡虫啉、毒死蜱,根据农药的持效性,选择使用毒死蜱580 mL/hm2,兑水480 L/hm2,选用30 mL量杯逐株施用。并于移栽覆土后,选择氟氯氰菊酯120 mL/hm2,兑水480 L/hm2,用30 mL量杯淋浇烟苗。

叶片害虫主要有烟青虫、斜纹夜蛾和蚜虫。烟青虫、斜纹夜蛾蚕食烟草幼嫩叶片和叶肉组织;蚜虫吸食嫩叶液汁,蚜虫还可传播病毒性病害,从而造成减产。因此,叶片害虫防治不容忽视。防治烟青虫和斜纹夜蛾农药品种有甲维盐、氟氯氰菊酯、乙酰甲胺磷等;防治蚜虫的药剂有吡虫啉、啶虫脒、氧化乐果、阿克泰等。在生产中通常选吡虫啉15 g/hm2兑水480 L/hm2,用30 mL量杯于移栽后2周实施浇灌;待移栽后第6~8周,及日后有叶片害虫发生时选用氟氯氰菊酯兑水稀释后进行叶面喷雾兼治。

非洲杂草生長十分旺盛。杂草与烟草争肥、争水、争光照,威胁烟草生长,因而清除杂草工作贯穿烟草种植的全生育期。通常采用药剂与人工锄除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防控。endprint

药剂防控杂草,一是苗前封闭处理,二是苗后茎叶处理。苗前封闭处理主要针对一年生杂草,药剂主要有异丙甲草胺、异恶草松、甲草胺、二甲吩草胺等,于移栽当天即可喷雾防控,最迟不超过4 d。农药选择要根据烟草地的主要草相进行选择,上述除草剂对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地防控效果都很好,但是如果田间以三棱草为主要草害的,应选用嘧菌酯+粉唑醇防控,或用磺酰唑草酮于移栽后4 d內,喷灌浇水前喷雾处理,可兼防其他阔叶杂草。苗后茎叶处理是田间杂草出现后施用除草剂,经过杂草茎叶吸收而灭杀杂草。主要除草剂有精吡氟禾草灵和苄草丹。茎叶处理对一年生、多年生禾本科杂草都有成效,但不能杀灭阔叶类杂草,所以在生产中,除非遇草情十分严峻时才用除草剂进行茎叶处理,否则人工锄除或移栽后第4周结合中耕培土实施机械除草。

6 采收与运输

烟叶适期采收是决定烘烤质量的保证。采收过迟,叶片过度成熟,易烘烤出棕色烟叶;采收过早,易烘烤出青绿色烟叶,品质下降。从烟叶的外观判断,叶色转绿变黄、表面无光泽即可采收。一般自下至上采收,每轮采收2片,确保成熟度一致。采收必须采摘成熟的叶片,且坚持4 d一个循环。

烟叶采摘后从叶柄约4 cm处夹于烟夹内,每夹叶片数随采摘次数递增,自初采摘期90-85-80-75-70-65-60-55-50片逐减。为防止采收、转运、运输过程对叶片造成伤害,要坚持做到烟叶不落地,即专人采摘,专人负责用运输叉运至田头,专人装车挂烘烤架,直接运送至烘烤房。烟夹挂架摆放自上至下分布采用“8、8、7、7”排列,即烟草烘烤架的下2层每个格区摆放7个烟夹,上2层每个格区摆放8个烟夹。每一烘烤架摆放180个烟夹,每个烟夹25~30 cm等距摆放。田间运输途中,为防止出现海绵状斑块,采用湿润的麻袋布覆盖烟草烘烤架顶部,避免太阳直晒。

7 参考文献

[1] 胡再翠.文山州烤烟膜下小苗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科技,2014(4):31-32.

[2] 杨应娟.优质烤烟栽培技术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2013(21):74.

[3] 武广鹏.许昌烟区典型浓香型烤烟栽培技术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2.

[4] 程贵敏,厉福强.烤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宁夏农林科技,2012,53(6):45-48.endprint

猜你喜欢

烟草栽培技术
“无烟烟草””(大家拍世界)
烟草产品展厅设计
一地烟草,半世孤独
全国首次青少年烟草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