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运粳21水稻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2018-02-26唐振泉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特征特性栽培技术水稻

唐振泉

摘要 武运粳21水稻为中熟中粳良种。自引种示范种植以来,表现稳产高产、质优多抗、早熟、适应性好等优良性状,是苏南稻区搭配种植的较好品种,深受广大农户青睐。为了扩大种植面积,夺取高产,在认真总结栽培后的体会中,简述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并介绍了其主要栽培技术,以供广大农户、生产合作社、农业大户参考应用。

关键词 水稻;武运粳21;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2-0017-02

武运粳21系武进农科所选育而成的中熟中粳的优质良种,2007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审委员会审定通过(苏审稻200705),由江苏省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统一繁育推销,在省区域试验结果,适宜淮北及淮南迟播种植,在苏南作为粳稻搭配种植,表现早熟、高产。产量一般可达8 250 kg/hm2左右。

1 特征特性

武运粳21株高在97 cm左右,株型紧凑新颖,分蘖力中等,穗型半直立中等,群体整齐度好,苗期叶色中绿,长势旺盛,叶姿态挺,后期转色快,熟相好。全生育期为150 d左右。一般成穗数285万穗/hm2左右,结实率在90%左右,每穗实粒数在126粒左右,千粒重26 g左右。因植株较矮、茎秆健壮,抗倒性较强。抗病性历年鉴定结果:穗颈癌2004年为中抗,2005年抗,2006年中抗到感;白叶枯病中抗到感;条纹叶枯病田间种植鉴定发病率较低,2006年鉴定结果中抗。接种鉴定:中感白叶枯病、感穗颈癌、纹枯病。大田综合抗性表现较好,种植安全可靠。其米质经农业部2005年检测中心检测整精米率达67.2%,垩白度2.4%,胶稠度71°,直链淀粉含量16.2%。其米质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稻谷标准。食味和口感良好,蒸煮时芳香四溢,而食用时无香味,可口宜人,深受苏州人青睐。近年来,甪直、东坊、横泾等镇引进种植,一般产量8 250 kg/hm2左右,高产田块产量可超过9 000 kg/hm2。吴中区甪直镇2014年春从武进引进武运粳21良种15 kg,当年种植2 533.33 m2,平均产量8 358 kg/hm2, 2015年扩大种植,面积22.77 hm2,平均产量8 290.5 kg/hm2, 2016年种植面积达54.13 hm2,平均产量8 632.5 kg/hm2(其中2.13 hm2高产田获平均产量9 180 kg/hm2),实践证明,武运粳21在吴中区种植表现稳产、高产,是适应性较好的水稻良种。

2 主要栽培技术

2.1 适时播种,培育适龄壮秧

2.1.1 适时播种。武运粳21一般5月中旬播种,大田用种量60 kg/hm2。秧田、大田比例为1∶8,秧龄30 d左右,6月中旬移栽,其移栽密度为13 cm×23~27 cm,每穴3~4株苗,确保基本苗105万~120万株/hm2。如果用于直播稻栽培,一般在6月10—12日播种,用种量75 kg/hm2。机插秧在6月5日左右落谷,秧龄15~18 d,6月20—22日移栽[1]。

2.1.2 培育适龄壮秧。培育壮秧一般以百担精肥培育适龄带蘖壮秧。机插秧要求秧龄15~18 d,叶龄3~4叶,苗高12~15 cm,白根多且盘结度好(秧块卷起不断,提起不散,盘根带土厚度2.0~2.2 cm),机插秧田、大田比为1∶100,秧畦田宽度为1.5 m,沟深10 cm,沟宽30~40 cm,四周围沟深15 cm,秧田畦面要求达到“平、实、光”的要求。机插秧大田用种量为52.5~60.0 kg/hm2。需要塑料硬盘375张/hm2,专用基质1 200 kg/hm2。并准备幅宽160 cm白色无纺布60 m/hm2。为培育适龄壮秧,必须抓好晴天晒种2 d,同时进行药剂浸种、催芽等工作,并用机械流水线播种,播后再在塑料硬盘上覆盖好无纺布。手插大田育秧,要求培育适龄壮秧,苗高17~20 cm,每株秧苗需带蘖2~3株[2]。

2.1.3 秧田管理。水浆管理揭膜前秧田保持湿润,灌平沟水争全苗。揭膜后干湿交替,以干为主,保持不卷叶。手栽田秧田在拔秧前3~5 d需灌深水,以利拔秧不伤苗。育秧期一般追肥2次,第1次在揭膜炼苗后1 d施好断奶肥,追施尿素75 kg/hm2;第2次在移栽前2~3 d追施起身肥,追施尿素112.5 kg/hm2。在病虫害防治上,用好2次药,揭膜时防治稻飞虱1次,移栽前用好起身药,确保秧苗带药进入大田。

2.2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武运粳21在大田耕翻晒垄后,再打水后进行土地旋耕,水耙平整,做到田平寸水棵棵到,然后按因种栽培技术移栽秧苗。手插田规格按13 cm×23~27 cm,插足30万穴/hm2,一般基本苗为105万~120万株/hm2。采用高速插秧机移栽(秧龄15~18 d,6月22日移栽,株行距15 cm×30 cm的宽行条栽密植,插足21万穴/hm2,一般基本苗67.5万株/hm2)。

2.3 科学施肥

为达到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的目的,进行测土配方施肥。一般施纯N 225 kg/hm2(其中三元复合肥375 kg/hm2),分蘖肥分2次追施。第1次移栽后3~5 d,结合施除草剂追尿素150~180 kg/hm2,18~20 d后进行第2次追肥,追尿素120~150 kg/hm2、三元复合肥375 kg/hm2,穗肥在8月5日左右追施,追施尿素75~90 kg/hm2 [3]。

2.4 水分管理

武运粳21品种灌水原则为“浅水插秧,深水活棵”,活棵后以浅水促发分蘖。中期灌水以浅水勤灌。7月20日左右搁田。搁田标准为“田地麻丝尺,田中不污脚”,使田块基本达到清水硬板的要求。后期灌水以湿润灌溉,干湿交替为主,割稻前7~8 d放干田中水,以确保该品种清秀挺拔、秆青籽黄、活熟到老[4]。

2.5 认真抓好病虫草害防治

播种前用17%杀螟乙蒜15 g+10%吡虫啉20 g,兑水4.5 kg,浸种48 h,以防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条纹叶枯病及白叶枯病。秧苗期使用20%氯虫苯甲酰胺150 kg/hm2+25%吡蚜酮300 g/hm2兑水900 kg/hm2喷雾,以防治秧田稻飞虱白背飞虱、蓟马、大螟、二化螟。移栽后2~3 d施好第1次除草剂,隔1周进行第2次化除,方法用30%苯嘧磺隆丙草酰胺2 025 g/hm2采用稀释法拌化肥撒施并保持水层3~5 d。为防治大螟、二化螟、飞虱、卷叶螟及纹枯病,大田前期使用20%氯虫苯甲酰胺150 g/hm2+25%吡蚜酮300 g/hm2+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300 mL/hm2+8%井冈霉素3 000 mL/hm2兑水900 kg/hm2喷雾。

大田后期孕穗期施用25%甲维·茚虫威187.5 g/hm2+25%吡蚜酮600 g/hm2+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300 mL/hm2+24%井冈霉素750 mL/hm2兑水900 kg/hm2大机喷雾,以防治纵卷叶虫、褐飞虱、纹枯病。穗期施用40%二嗪·辛1.5 kg/hm2+25%甲维·茚虫威187.5 g/hm2+25%吡蚜酮750 g/hm2+20%井·三环1 500 mL/hm2+24%井冈霉素750 mL/hm2兑水900 kg/hm2喷雾,以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褐飞虱、纵卷叶螟、大螟。孕穗前抓好大田人工拔草工作。但是特别要注意做好穗颈稻瘟病防治。

3 參考文献

[1] 李敏,于欠武,杨梅华,等.临澧县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J].作物研究,2017(增刊1):776-777.

[2] 蒋荣平,徐力恒,章卓梁,等.水稻甬优1540的生育特性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7(23):27.

[3] 王邁,陈建伟,吴武章,等.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吉优371高产栽培技术[J].杂交水稻,2017(5):39-40.

[4] 张海清.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配套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16(14):1.endprint

猜你喜欢

特征特性栽培技术水稻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丰农啤1号大麦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