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2018-02-26刘禹
刘禹
創新整合点
①本节课通过FEG云平台、常态化未来教室、微信群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②通过FEG云平台学习数据,即时反馈,教师可以适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灵活调整教学节奏。
③本节课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这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意识及能力得到提高。
④本节课通过学生作品展示、生生互动以及师生互动等多种活动环节的设计,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材分析
《中国石拱桥》为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导语部分明确了本单元学习的几点要求,即“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因此,教师借助《中国石拱桥》这一篇优秀的说明文,帮助学生学习说明文的重要知识点,是很有必要的。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七年级的学生,虽然所授内容隶属于八年级上册,但所选课文体裁为说明文,简单易学,且学生学习基础较好,掌握起来较为容易。说明文为新课标要求掌握的文体,初一的学生尽管小学时已接触过说明文体裁的课文,但了解较为浅显,关于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文语言特点这些重点内容,学生并没有深入理解,因此,通过《中国石拱桥》这篇经典的说明文,扩充学生这方面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本节课参加学习的对象是我校未来教室实验班的学生,经过历时将近一年的学习和训练,绝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地利用平板在FEG教学平台上进行自主学习,未来教室的教室布局,也使得他们具备小组合作讨论学习的素质。另外,学生对图文并茂,集知识性、趣味性、生活化于一体的数字化教学资源非常感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中国石拱桥》的课文内容,理解说明文的三种说明顺序,即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掌握说明文常见的五种说明方法,即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和分类别;体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FEG云课堂和未来教室为主要学习平台, 结合其他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自主性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悠久历史和光辉成就,感知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环境与准备
我校已经建设了两间常态化践行FEG云课堂的未来教室,在无线网络环境下,可以利用FEG云平台强大的线上线下交互及数据跟踪功能,对课前、课中及课后等教学环节提供完美支撑。在这样一个开放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和十分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可以使用iPad与教师实现“一对一”的数字化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个性化学习方式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我选择无线网络覆盖下的未来教室,借助FEG云课堂教学平台进行本节课的教学。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环节
①教师利用FEG云平台,录制好微课,并推送给学生,帮助学生提前预习所学新课。
学生在FEG云平台上观看微课(如图1),利用网络搜集和下载好相关文字和图片,提前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通过FEG平台,录制颇具画面感和动态化的微课,摆脱口耳相传的传统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也为新课的开展做好知识上的铺垫。
②教师利用FEG平台和班级微信学习交流群,给学生推送一份电子版预习题(如图2),帮助学生提前预习所学新课。
设计意图:使教师在微课中所提的问题具象化,为学生学习新课提供便捷,使学生对新课的知识点更为明确。
2.课堂探究环节
①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展示说明文的相关知识点: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学生填空:说明顺序包括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方法包括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引资料。
设计意图:在上新课前,帮助学生梳理清楚说明文相关的知识点。
②教师利用e-world快传APP,上传学生课前搜集的中国石拱桥图片,并在电子白板上展示、点评(如图3)。
设计意图:通过上网搜集图片,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感知中国石拱桥的美丽,并在现场展示学生习作,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
③师:这篇文章抓住了中国石拱桥的什么特点?
生: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形式多样、成就惊人。
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展示三种说明顺序各自的特点。
时间顺序:时间先后,朝代先后。
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南到北等。
逻辑顺序:从一般到个别、从因到果、从整体到局部、从主到次等。
师:从整体看,全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生: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解放后兴建的各种拱桥,采用了从一般到个别的逻辑顺序。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全文,梳理文章脉络,让学生理解说明文的三种说明顺序(如下页图4)。FEG未来教室使得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更为便捷,进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热情。
④教师在电子白板上提供如下课文原句,并推送到每个学生的iPad上,请学生分析这些句子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例句一: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例句二: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例句三: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endprint
例句四: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学生在平板上直接作答。
教师在电子白板上查看学生作答情况,电子白板迅速显示学生答题的正确率。
设计意图:紧扣文本,以课文原句为例,让学生掌握说明文常见的五种说明方法。FEG教学平台的使用,使学生的随堂小测结果可以即时反馈,教师的评讲更有针对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本环节教学设计如图5所示。
⑤教师阐述说明文的语言特色,并在电子白板展示如下内容并讲解。
“所谓准确,就是按照事物的情况,选用最恰当的词语,恰如其分地把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性表达出来。主要表现在数量、程度、范围等方面用词准确。”
“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说明文很讲究用语的分寸。特别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的词语,都要求准确无误。”
教师在白板上提供课文原句,将限制性词语,诸如“几乎”“可能”“大约”加点,引导学生体味说明文语言的特色。
师:大家看例句一:“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去掉“不但”“而且”可以吗?或把“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次序颠倒一下可以吗?
生:不可以去掉。这两个词表示递进关系,去掉就成了并列关系。不可颠倒,“形式优美”是初步的直观印象,“结构坚固”是进一步的理性认识。
师:看例句二,“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中的“几乎”可否删除?
生:不可以。用上“几乎”既强调石拱桥分布广泛,又考虑到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使语言准确。
师:看例句三,“(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中的“当时可算”可以删除吗?”
生:不可以。“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
教师总结学生发言结果,并讲解说明文中的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a.不能删去。
b.定性。例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表程度;“大约”“可能”“左右”表估计;“多”“有余”表数量。
c.若删去,则改变了原有意思,不符合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设计意图:紧扣文本,以课文原句为例,让学生体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FEG教学平台的使用和未来教室的搭建,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发散,自主学习能力增强,改变了教师讲解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本环节教学设计如图6所示。
3.课后拓展练习
教师在FEG云平台和班级微信学习交流群上推送课后作业。
学生阅读说明文《苏州园林》,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内容。
①理清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梳理本文所采用的说明顺序。
②根据《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所讲解的五种常见说明方法,从《苏州园林》这篇课文中找出运用了这五种说明方法的句子。
③找出三句能体现《苏州园林》语言准确性和科学性的原句,并给出理由。
设计意图:课时是有限的,课后的延伸是必不可少的,在FEG云平台和班级微信学习交流群上推送课后作业,既便于学生在课下巩固所学知识,举一反三,也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新知的掌握情况,本环节教学设计如图7所示。
教学反思
1.教学亮点
①通过FEG云平台、未来教室、微信群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
②通过FEG云平台学习数据,即时反馈,能够适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灵活调整了教师的教学节奏。
③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意识及能力得到提高。
④本节课通过学生作品展示、师生讨论等多种活动环节的设计,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感悟
①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都提供了便捷。
②常态化的未来教室和FEG教学平台等信息技术的辅助,为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学习营造了一个开放而自由的网络学习环境,真正地做到了“以学生为本”。
点 评
刘老师执教的《中国石拱桥》一课,运用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技术巧妙融合,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本课的教学具有以下优点。
1.围绕目标抓落实
本节课目标设计清晰,教学层次清楚。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最忌形式主义和盲目使用,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各种媒体的不同功能进行适当选择。刘老师运用FEG云平台和未来教室,并结合其他信息技术手段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增强了课堂实效性。
另外,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先学后教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前给学生推送微课、资料、习题等相关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提前预习所学新课,准备充实而又详尽;课上采取探究互动的方式,在交流、对话、反馈中激发学生情感,深入理解文本,感受语言文字魅力;课后拓展练习,巩固本节课所讲知识点。
2.紧扣体裁守根本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儿。本节课是一篇说明文,相比较其他文体,没有记叙文的紧凑情节,也没有散文语言的优美,在教学中难以掌控。
刘老师的真正高超之处在于将技术平台巧妙地融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之中,没有种他人的“田”,而荒了自己的“地”,课上体现出了浓浓的语文味儿,刘老师教学的语文味儿体现在紧扣文本特点组织教学:一是让学生懂得说明文的写作顺序,即时间、空间、逻辑三种说明顺序;二是本课重点讲解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和分类别等五种说明方法;三是让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特定表達。
语文味儿还体现在带领学生品词析句上:说明文作为一种实用文体,必然有其自身的规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依据文本特点解释一些方法,探寻一点规律。在探究环节,刘老师并没有把这样一场探究变成单纯的图片展示,而是在学生掌握说明方法后,对语言文字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带领学生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精炼、表达的精准。例如,限制性词语,诸如“几乎”“可能”“大约”能去掉吗?探究的结果不能删去。若删去,则改变了原有意思,不符合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这样学生自然掌握了删除、比较的学习方法,也让学生体味到说明文的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3.利用反馈求实效
刘老师通过FEG云平台,及时生成,快速反馈,依据数据结果,灵活调整节奏,还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
一点建议:朗读是初中语文教师最容易忽视的一项教学内容,但是朗读的作用和意义是不容忽视的,文意的理解、语言的积累、思维的发展、表达的能力、审美的情趣、意境的体会、情感的共鸣,甚至是健全的人格,都需要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