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亭集序》的文学与哲学之美

2018-02-26张晓宇

文学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兰亭集序王羲之

内容摘要:《兰亭集序》是一篇经典散文,历来受到人们激赏。这篇作品不仅文辞清丽,描述生动,而且包含深刻的思想,体现了那个特定时代的名士们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对自然万物的体认,具有很高的哲学价值,值得我们反复咀嚼与寻味。

关键词:兰亭集序 王羲之 文学与哲学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所做的一篇优美的散文。在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宴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序文手稿,即《兰亭集序》。古往今来,《兰亭集序》以其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被历朝历代的书法家所推崇,该书法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除了书法艺术价值之外,《兰亭集序》也有着极高的文学和哲学价值。

一.文学之美

《兰亭集序》不仅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而且其文酣畅淋漓,被各种语文教材定为经典作品,可见其文学价值。

(一)語言简练,风格清丽

在王羲之所处的时代魏晋时期,文人文风受到了汉赋的影响。汉赋气势磅礴,语汇华丽,给人以华美之感,例如司马相如的名作《子虚赋》中的“长眉连娟,微睇绵藐,色授魂与,心愉一侧”用极为工整的格式和突出的描写手法写出了女子的姣好容貌。西晋陆机、左思等,诗文不仅讲究辞藻华丽,还注重用典和语言锤炼,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却文字简练,风格清丽,少用辞藻堆砌,甚至没有运用多少描写手法,而是运用白描手法来写山景,也是别有一番情趣。例如开头第一段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十分精简地叙述了来到这场宴会的人员情况,“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来描写山景,短短八个字,就把山的重岩叠嶂和竹子的茂密挺拔表现了出来,又如写水“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给读者展现了溪流清澈、汩汩流淌的画面。这些描写虽然十分简短,没有那种华美之感,但却不乏表现力,仿佛在读者眼前展开了这样一幅山清水秀,贤者云集的画面。这种清新洗练的文风给人以流畅清丽之感,高度的凝练又使得作品含蕴深长。

(二)手法多样,脉络清晰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文,全文仅有三百多字,但是却手法多样,脉络清晰。在手法上他运用到了繁复、对偶、借代、衬托、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将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使得文章意趣无穷,灵动活泼,而又饱满充实。例如“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是对仗十分工整的对偶句式,读起来节奏鲜明,朗朗上口。作者将老庄哲学“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和“死生亦大矣”进行了比较,在比较的同时又用到了议论的手法,反映了他生死不同,要活出生命价值的观点,这样表达显然有意显示自己与时俗不同的思想观点。在文章结构上,本分分三段,一写“乐”,二写“痛”,三写“悲”,通过描写风景的秀丽,宴会的欢愉,然后在俯仰之间聚想到,由生想到死,最后感叹生命短暂,肯定了人的生命价值。该文章思路非常清晰,表意层层深入,而情感跌宕起伏,曲折有致。文章将多种手法相结合,读起来生动有趣,脉络结构也十分清晰,真切可感。

二.哲学之美

《兰亭集序》在语言风格、表现手法上都有出彩的地方,但我认为真正能决定这篇文学作品是否优秀的是其中流露出来的思想价值。作者在山光云影中,蕴含了极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使作品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一)及时行乐,保留真我

《兰亭集序》开篇就描写了优美的环境和文人聚会的场景,“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这短短几句就写出了当时聚会场景的幽静,但它的作用不仅只在于描写景物,更是在于“兴”,通过对景物的描写逐步引出引起文人们对人生的思考。在如此美的环境下,文人们“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看到到处都是充满生机的春天景象和品类繁盛,文人们感到畅快,他们饮酒作诗,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在“极视听之娱”之后,王羲之由“乐”转向了更为深层次的思考。《兰亭集序》的后半部分,抒发了对聚散、生死的感触和思考,表面上看上去是“悲”的,因为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有聚必有散。在如此“可乐”的时刻转瞬即逝以后,王羲之发出了“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欢快的相聚之后的分离已经让人感到悲伤,再联系到韶光易逝,生命短暂,更是让人悲从衷来。这种情绪其实更好地表现了他们当下聚会欢乐的可贵,表现了对现实人生的珍惜之情。

在魏晋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战火纷飞,很多文人雅士都采取了消极避世的态度,饮酒作乐,对世事不闻不问。这次兰亭集会,也是文人们的一种休闲活动,他们沉浸于山水,饮酒作诗,那这是不是体现了王羲之的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呢?在我看来,答案是否定的。这种对时光易逝,容颜易老的感慨看似是十分悲观的,但我们仔细揣摩反而能够看到它的反面,中间隐藏着他及时行乐,保留真我的豁达。

王羲之在一开始就意识到了人生不过是“俯仰之间”的,他畅游山水,饱览大好河山,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除了山水之乐,他还很好地经营审视自己的生活,体会人生之乐。多少士人在官场浮沉,有着不保生死的际遇,而王羲之对待人生列举了他欣赏的两种态度,一种是:“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这是一种追求内心安宁的态度,正如王羲之在《答许询诗》中说:“争先非吾事,静照在忘求。”通过这种修身自好来达到宠辱不惊不追求身外之物的境界。一种是:“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这是种寄情于外物,放荡不羁,一种敢于反抗的真性情。王羲之心怀山水,热衷书法,这其实是对当时权贵的一种反抗,是对自由,对自我的一种追求和向往。无论是修身自好还是放浪形骸,都能够保留真我,达到怡然自得的效果。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王羲之内心对生活对生命的一种热爱,他不随波逐流,他也不消极避世,我们能看到的反而是他的一种及时行乐,一种保留真我的乐观。

(二)自我觉醒,肯定生命

《兰亭集序》之所以能够成为传世佳作,不仅因为它的文学美,更是因为在该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王羲之不同于他人的思想观点,即冲破了传统世俗观念,否定了当时流行的“一死生”的观点,不仅是肯定了生命的价值,更是一种自我觉醒,即个体自我价值的觉醒,这应该说与汉末的知识分子集体的觉醒更进一步,也显得与传统的将个人价值淹没于家族之中相异。在魏晋这样特殊的时代里,王羲之的自我觉醒有如黑暗中的火花。endprint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一句,王羲之这其实是对当时盛行的老庄哲学提出了批评。在他看来,生和死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长寿和短命也不应该同等看待,此“虚诞”、“妄作”是对庄子的消极人生观决然相背的鲜明立场。要作出这样的议论,在当时是需要很大勇气和独立的思考的。在写这篇《兰亭集序》的时候,王羲之已经年过半百,疾病缠身,他明白这种快乐是转瞬即逝的,在及时行乐之后,他又开始思考人生的终极命題——生与死。魏晋时期,玄学盛行,而庄子的人生观几乎是所有名士的信仰所在,很多文人雅士都故作放旷而不屑事功。作为名士,王羲之显然也受到了玄学影响,但他的态度与其他名士是有一定的差别的,他曾说:“虚谈废务,浮文妨要”(《世说新语·言语篇》),他也痛斥了“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这就说明他充分肯定了生命的价值。而这种对生命价值的肯定,其实是一种自我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同时,王羲之可以听到自己内心的诉求,重新去思考追求生命、生活的意义。他为官期间积极从政,为了给百姓谋福祉,甚至不顾得罪权贵,这种行动让人更多地看到王羲之与时代潮流不同的一面,即受到儒家思想影响的表现,而这正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优秀传统,也就是鲁迅所言的中国人的“脊梁”。肯定自身的人生价值,积极张扬自我个性,并且发挥自己的历史作用。

(三)立足生死,内涵深厚

魏晋是历史上有名的乱世,长期分裂,战乱不断,很多人都寄情山水,放浪形骸,然而在表面洒脱不羁之下,寄托着他们内心的焦虑,寄寓着他们对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独到领悟。王羲之在这篇作品里谈到了聚和散,生与死等人生的基本问题,他明白了生命的短暂,在游乐的同时意识到“死生亦大矣”。他对生命价值的肯定,是站在通晓时代潮流,洞彻历史演变规律,甚至参透宇宙自然之理的高度和深度发出的,也是他对大写的“人”的意识的觉醒。魏晋是老庄思潮涌动的时期,特别是东晋,庄子的“逍遥游”基本是玄学的主要课题,庄子的人生观几乎浸渍了每个名士的精神世界,及时行乐而抛弃历史使命,醉生梦死而不图不朽,这就是当时名士们普遍的生存观。王羲之虽然也是名士,也表现出时代的风流,但是他也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观。正是这种思想决定了王羲之这篇《兰亭集序》有别于其他作家的游乐山水作品,他没有逃避现实的课题,没有回避人生的考题,他没有纯粹地寄情于山水中,而是在享受山水之乐的同时,注重了人的存在价值,在渺远空旷的历史与宇宙之中,人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价值。因此王羲之没有颓废,没有萎缩,而是高扬大写的“人”的精神和价值,体现了高大的人格形象和让人回味无穷的人生体认。

《兰亭集序》是有生命力的,我们可以发现其中饱含的哲学美。因为它不仅体现了王羲之在有限的生命里,能够保留对生命的热爱,及时行乐,保留真我的豁达,又反映了王羲之在魏晋这样一个特殊时代里能够自我觉醒,充分肯定了生命的价值。

(作者介绍:张晓宇,常熟理工学院中文系学生;本文指导老师:周海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兰亭集序王羲之
王羲之送字
王羲之送字
王羲之和鸭儿饺子铺
大书法家王羲之
书画名人汇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张掖博物馆馆藏 <<兰亭序流觞曲水图文>>拓片赏析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绍兴风物志
书圣王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