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与生活》学习工具制作综述

2018-02-26段兆晖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号码工具环节

特色与亮点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习兴趣,我在设计《数字与生活》学习工具时充分考虑了实用性及操作性,凸显了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习者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

整个学习工具的制作遵循了两个有利的原则:第一个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进行师生互动;第二个原则是有利于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成果反馈给教师。学习工具利用H5技术进行制作,可以单机运行,也可以网络运行,自动匹配手机、平板等多终端。将学习工具发布到网络上以后,教师可以通过微信扫扫二维码(如图1),即可以使用本学习工具,从而实现人人可学、处处可学、时时可学。本学习工具具有即时判断、在线计分等功能,可以把练习题测试即时给出总分和排名,并反馈到后台供教师查看。

设计背景

在移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HTML5技术已经被智能终端全面兼容,移动终端已经大面积普及。我们学校在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智能交互终端,可以实现平板、电脑、触摸电视的交互应用。这些设备都为数字化一对一学习提供了硬件的支持。

在本课教学时,为了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想,体验数字编码的广泛应用,亲身探究数字编码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教师教学时将多媒体融入教学,丰富了教学功能。教学时,教师采用课前探究获知、课中分享运用和课后再探究三步教学法,从而强化了教学重难点,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学情分析

《数字与生活》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属于“综合与实践”领域。本领域的主题活动具有实践性、应用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对数字编码有了简单的了解。学生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在这节课上进一步体会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通过实践活动进行简单的数字编码,培养抽象能力、概括能力。

设计思路及内容结构

1.设计思路

(1)界面友好,交互性强

整个学习工具的设计简洁、美观,下页图2所示的是其中的界面之一。学生在操作时,根据界面提示,点击导航目录就可以到达不同的板块,如下页图3所示。每页的右侧同时设置了导航按钮。学生还可以滑动屏幕实现翻页。本学习工具真正做到学习路径可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切换学习内容。

(2)课内课外,便于使用

本学习工具内容丰富,既可以供师生在课上教学时使用,也可以供学生课前自学使用。学习工具制作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内容呈现方式和搭配均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力求学习内容的生活化,让学生在轻松熟悉的环境中进行自主探究。

2.内容结构

本学习工具包含五个教学环节。

(1)环节一:生活场景

为了更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本环节选取了学生身边熟悉的素材,如电话号码、二维码、车牌号、银行卡号、准考证号等常见的数字编码图片(如图4),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可以在课前对这些熟悉的号码进行了解,搜集相关问题,了解这些号码的特点和编制规则。本学习工具凸显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学生搜集更多的案例。

(2)环节二:自主探究

学生对身份证号码和邮政编码进行课前研究。本环节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探究方式。在研究邮政编码时,我设计了两个微课,分别介绍了邮政编码的含义和作用。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将内容碎片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按需选择学习,是传统课堂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在研究身份证号码时,我以问题引领,先了解身份证号码的组成,学习工具呈现了全国各地的身份证号码(如图5)。学生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号码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了解身份证号码是由地址码、出生日期码、顺序码和校验码四个部分组成。接下来,学习工具呈现了一个具体的身份证号码,如图6所示。号码有四种不同的颜色组成,不同颜色的数字代表不同的含义。学生可以通过点击身份证的不同部分来了解它们的具体含义,真正做到哪里不会点哪里。例如,学生点击数字“370321”时,就会出现地址码的具体含义;学生点击数字“811”时,就会出现顺序码的具体含义。经过先前的自学,学生们还可以继续探讨编码的几个特性:①唯一性;②规范性;③不变性。最后集体总结编码时要注意的问题,应该选用重要的、不变的信息,按一定规则排列后,做到规范统一。这样的学习效果比教师单纯的课上讲解更加深入。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

(3)环节三:拓展提高

在探究編码规则之后,学生接着进行了巩固。本环节交互性强,可以实时反馈答案的对与错,还设计了提示按钮,方便学生了解自己的想法正确与否。

在学生掌握基本的编码特点后,我让学生做一名设计师,为校运动会设计号码牌。这一环节让学生经历数字编码的过程,由理解到应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创作时,学生首先小组讨论,尝试编号码。然后,学生分组汇报讨论结果。有的学生可能认为需要加入年龄、班级、性别、项目代号等,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优化,结合学校运动会的特点、使用的方便性、信息的有效性等进行讨论。例如,年龄可以不必体现,有的学生参加多项比赛,项目代号可以不用体现等。最后,学生们编写的号码可以让大家看明白该运动员的年级、性别、在本年级的序号等。当然,我们还可以讨论:如果是全县的运动会,我们还要加入哪些元素呢?例如,学校可以编号、学校类别可以提醒、班级代码可以去掉。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明白编码组成要素,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这部分的探究成果可以到课上进行交流分享。我的学习工具成了一个课前探究、课上分享的桥梁。

(4)环节四:相关资源

本环节为大家呈现了车牌号、标准书号、银行卡号的含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不同的数字编码,开拓了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再次感受编码是源于现实需要,体会编码的实用价值。学生课上可以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继续交流相关知识,对提供的资料进行拓展。endprint

(5)环节五:巩固练习

无论采用何种学习方式,最终还是要看学生的学习效果。我在工具最后部分设计了练习测试环节,有选择和搭配两种题型(如图7、图8)。对于选择题,学生可以根据题目选择合适的答案,点击提交后,会有正确与否的提示。搭配题,学生可以将答案拖动到认为正确的答案前面。学生可以根据出生年月、性别来判断身份证号码是谁的。通过该题的练习让学生将本节课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在题目的下方还有答题的进度条。当所有题目都提交后,工具会自动给出练习者的总分和排名。教师可以在后台看见得分情况。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教师在课前能及时地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以便相应地对课上的授课内容、方式进行调整,更有效地达成目标。

评价与反思

在教学时,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通过翻转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力争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借助学习工具和微信的有效配合,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的课前自学程度。在最后的练习环节,实现了直观统计,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教学。但由于后台限制,还不能实现对每个题进行具体分析,如果能将每个题的学生反馈数据生成统计图,教师对自学的掌握也许会更加具体。

整节课下来,我一直在思考,数字化学习工具在我们的学习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网络和教育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选择什么样的工具和技术才能有效促进自己的教学?笔者认为,数字化学习工具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简单呈现,而是与教师、学生并列存在的。现在的课堂,学生是主角,而信息技术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融合,可以有效地实现授课形式的翻转,让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更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幕前幕后

2017年7月,我第五次踏上NOC比赛之旅。本届活动规模之大,参赛人数之多,是以往比赛不能比的。回忆赛前赛后,自己收获颇丰。虽然只有十几分钟的答辩,但我还是经历了几个月的付出。从制作软件的选择到教学过程的设计,我都认真对待。根据教学设计的整合,我逐步学习HTML5的复杂运动和交互功能。每当自己突破一个技术难点,实现一个动画效果时,我都禁不住欢呼雀跃,看着学习工具一天天成型,自己内心充满了无限的动力。

在比赛期间,我观摩了其他选手的参赛作品,也参加了之后的赛项交流会,我对数字化学习工具又有了新的认识。现在我们评价一款学习工具,不再仅仅是制作的难度,也不仅仅是炫技术,更看重的是工具能否有效地解决教学重难点,能否实现多学习工具的有效融合,从而改变现有教学形式,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特别是几个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创新大奖得主的作品,把我们的教学带入了APP时代,微信、专业APP的有效利用,把课前、课上、课后有效地融合在一起,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总结本次青岛之行,我认识到,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地把信息技术带来的丰富的视觉体验和便捷操作与学生充分融合,实现教学的本位回归。

评委印象

段兆晖老师的作品《数字与生活》,是对应人教版小学综合实践三年级《数字编码》一课的数字化学习工具。该工具将教学过程中的几大环节以非线性方式列表于主目录,并将导航遍布于学习工具每个环节中,方便了学生的课前预习以及課堂自主学习。此外,本工具在巩固练习环节还设置了互动性较强的答题环节,并能进行排名和统计以供教师参考。

乍一看,段老师设计制作的学习工具与大多数作品功能的相似之处颇多,其实本工具的亮点在于后台技术的应用。在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新技术的实用化已成为我们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中各赛项评判的重点。段老师的作品正是使用了第五代超文本标记语言规范(HTML5)开发完成的。HTML5本身具有跨平台、多媒体支持和高互动性等特点,这使得《数字与生活》学习工具能够同时在电脑、交互式电子白板、手机、PAD等多种设备上互通使用,为学生在不同环境下进行学习提供了必要条件。

一线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者,还是段老师这样的探索者。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一线教师将新技术、新手段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浪潮中奋勇前进,最终成为引领者,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指引方向。

(点评人:NOC活动评委/山东省青岛市四方小学 杨晓光)endprint

猜你喜欢

号码工具环节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准备工具:步骤:
“巧用”工具
关于华为软交换号码甄别的一些认识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
我爱我班之错误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