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管棚劈裂注浆整治隧道滑塌的应用研究
2018-02-26郭正伟
郭 正 伟
(中铁建南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131)
1 概述
本隧道为净高7.1 m,净宽11.1 m的双洞公路隧道。北洞口段覆盖层厚仅5 m~13 m,其地质为亚黏土、中细砂和砂砾土互层的坡积土,结构松散,自稳能力差,且位于滑坡和断层地段。进洞采用双层超前锚杆支护,配合上半断面双眼镜法(双侧壁导坑中间环形掏槽)施工。正洞按设计施工到48 m处,发生通天大塌方,从39 m至48 m处被塌方封死。山体失稳滑塌,拱圈挤裂并下沉,洞口又被滑塌体封死,施工被迫停工。
2 整治方案比选
根据洞内塌方和洞外山体滑塌情况,组织有关专家分析原因,拟定了三个整治方案:
方案一:洞口段隧道周边山体采取竖向注浆加固后,采用超前锚杆开挖抽换整治。
方案二:洞口增加直径1.5 m~1.8 m的钢筋混凝土抗滑桩5根后,采用超前小管棚注浆,开挖抽换整治。
方案三:洞口范围增加直径150 mm钢管注浆抗滑桩后(4×9根),采用超前大管棚(直径125 mm)劈裂注浆加固,开挖抽换整治。
经过充分分析论证后认为:方案一标本兼治,但处理费用昂贵;方案二施工不安全,时间长,且小管棚注浆费用高;方案三进度快,管棚长度可达20 m~60 m,稳固可靠,减少超前支护施作次数,刚度较高,受力均匀,支护可靠且费用低。可见,方案三比方案一、方案二有明显优势,决定应用超前大管棚劈裂注浆支护技术进行整治。
3 超前大管棚劈裂注浆支护技术
大管棚超前支护处治滑塌的参数因地质、塌方原因、要求处治效果、机械选用、施工工艺水平而异,没有成熟经验可供借鉴。本工程重点围绕大管棚受力特征,施钻机具,施工工艺、洞口地质情况、处治要求进行试验和选定管棚的长度、管棚直径及材质、管棚施作间距、管棚搭接长度等技术参数。
3.1 管棚荷载及受力特征
管棚上的荷载因地质状况、埋深、长度、施工工艺等因素而异,其荷载分布大小比较复杂,据国外资料介绍,管棚土压力的实测值为理论计算值的25%~33%。根据管棚中设置的应力测点,测得管棚荷载为理论计算值的36%~47%,在开挖施工中,拱顶部位管棚最大应力在初期支护未封闭段的中间部位。开挖面前方2 m~3 m处的应力最小。
3.2 管棚长度
左右隧道需处治长度约51 m,设计管棚总长51 m,选用可钻60 m的钻机。但考虑到围岩松散、易坍塌、卡钻或堵管以及管棚受力特征、外插角施作控制等因素,决定分3次循环,每循环管棚长21 m,采用9 m+6 m+6 m丝扣接管2次,管棚搭接长度2.5 m,选用直径125 mm、壁厚4.5 mm~5.0 mm的Ⅰ级钢焊接管。
3.3 管棚间距
管棚间距因管棚承受的荷载、施工精度、塌体孔隙率、注浆扩散半径而异;最终确定钢管间距为50 cm,沿隧道拱腰上内轮廓线外130 cm环形设置。
3.4 管棚施作与注浆
大管棚施工一般有套管插入式和直接打入式两种施钻工艺,套管插入式是先用钻机将钢管打到预定深度后退出螺旋钻杆,将管棚钢管插入套管中(兼注浆管),然后拔出套管,再向管棚内注浆。直接打入式用钻机采用套管螺旋钻杆,直接将管棚钢管钻到预定位置后,退出螺旋钻杆,然后注浆。直接打入省去了插套管和拔套管的工序,进度快,故选定直接打入施钻工艺。第一次注浆是利用大管棚,管壁钻花孔,间距0.4 m~0.8 m,管头封堵,低压注水泥砂浆;第二次劈裂注浆则采用直径20 mm花管高压低速双液注浆。注浆参数见表1。
表1 注浆参数表
4 劈裂注浆工艺及质量控制
隧道洞内塌体1 100 m3,洞口滑塌体5 400 m3,经试验塌体空隙率达0.15~0.35。如全部采用水泥、水玻璃填充注浆,费用昂贵。经过比选,采用劈裂注浆,大大节省了整治费用。
双液注浆,采用电动双液注浆机(KBY-70型)注浆,在水泥砂浆注浆结束40 min~50 min后开始,双液浆水灰比为1∶1~0.9∶1,水泥浆与水玻璃体积比为1∶1,水泥为425号或525号,水玻璃浓度35°Be′,模数2.65,注浆终压1.2 MPa~1.5 MPa。采取高压低流速注浆,达到终压即应停止注浆。
5 结论与展望
隧道滑塌处治长度48 m,施作46根直径125 mm长管棚总长2 346 m,注浆固结,开挖掘进锚喷支护等共施工了两个半月,与山体注浆固结方案和小管棚注浆方案相比,经测算工期缩短25 d,处治费用可节约110万元。从开挖掘进检验注浆效果良好,经过这次工程实践,得到以下结论:
1)大管棚技术在软弱、松散、破碎围岩和大塌方处治中明显优于小管棚,本隧道施作的大管棚长度仅为21 m并取得成功。能否向更深长方向发展,在钻机的研制、选型,尤其施钻精度(纵向水平方向控制)、操作人员操作水平、施工中检测、控制手段、纠偏措施需进一步探讨。
2)劈裂注浆处理围岩松散破碎的隧道大型塌方,具有费用低效果好的优势,但目前用此法处治的事例不多,施工中还缺乏详尽的检测记录,尤其是最佳注浆参数选定、施作工艺控制尚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