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高三生物复习效率

2018-02-26

新课程(中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学案课本

耿 旭

(河北省辛集市育才中学,河北 辛集)

高三,是学生综合、系统知识,提高成绩的关键一年。在这一年,学生如何提高生物学科成绩,如何调整复习思路,改变学习方法,端正复习心态,从而提高复习效率呢?

我从事高三生物教学多年,总结了一些学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通过合理设计模块,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复习效率。下面,我把自己的一些具体做法分享给大家。

一、通过了解目录和熟读课本掌握课本内容和结构

目录是课本的线索和提纲,熟悉了目录,其实就把握住了生物学科的知识结构,熟悉了课本的主要内容。我们通过目录知道体系的枝干和脉络,做到心中有数。

熟读课本,是学习生物必备功力。生物里面知识点众多,细节很容易忽视,通过阅读课本来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水平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高考生物就是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的能力。

生物学科知识点“覆盖面大”,可能在许多章节都会涉及;而试题大多数又不仅考查一个知识点,所以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要最大可能地去跨章节把知识要点综合起来。这就要求老师引领学生全面接触教材,不遗漏一个细节;熟记目录,掌握教材结构脉络;熟读教材,把各个知识点熟记在心,融会贯通,在综合测试中纵横捭阖。

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始终不能放松

基础知识在高考中所占比例能达到一半以上。高三复习不能好高骛远,要把基础知识的复习贯穿始终。在高考中,要把基础分首先要拿到手,就要认真地复习教材;如果只重视做题而轻视课本的复习,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最终会吃大亏。基础知识是学生解决问题的钥匙,对课本不熟悉,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掌握基础知识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关键,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动手去整理课本基础知识,把它们梳理成知识链条和网络,这样容易理解和记忆。在整理基础知识的同时,老师要配以各章节的练习和检测。这样,将有关知识点跨章节联系起来,拓展知识,形成网络,同时也培养学生思维水平。在复习中,不断地回头看,把“回归”课本贯彻始终,就能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三、不要“题海”战术,要留出时间对练习题进行反思

高考是对学生应用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应变技巧的考查。“题海”战术只能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反复做题上。老师应该找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练习,结合考试说明和考纲给学生量身定做试题,老师在讲解试题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教材,反思题目的指向。

在高三复习过程中,选择一套好的复习试题是至关重要的。试题无须多,重要的是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果学生整天埋在“书山题海”之中,身心俱疲,失去复习的动力和热情。所以,把握试题数量和提高练习质量是老师和学生都要重视的实际问题。同时,在做练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反思总结,注意知识的迁移和题型的变化,不要被形式所迷惑。老师通过练习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和应变能力。

四、备课、教研以学生为本,详细制订符合学生实际的学案

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积极性,是制订学案的关键。学案内容的制订依据高考说明和考纲,根据知识模块重新构建知识体系,依据知识点的复习进度编制练习题,要做到去粗取精,明确目标和概念,学生见到学案后便头脑清晰,具体可感。学案的编排循序渐进,在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同时,以综合题的形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观察插图的能力和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生物高考试题,一般图表所占比例也不少。课本中的图表、图例很多,图文并茂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学生一边阅读教材,一边观察图例,二者结合起来,凸显综合概括能力,既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又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图文转换能力。在复习备考中,重视与教材中联系密切的图例和图表,做到有图必读、有图必析,加强形象性培养。

六、反复锻炼考试技巧,不断锤炼心理素质

全国高考理综试卷,物化生三个学科的试题在一张试卷上。这就需要老师给学生明确指导,如何合理分配考试时间,如何把握答题顺序。学生在复习中逐步掌握答题技巧,答题顺序可以采用先易后难方法,避免一道题花费过多时间,以致生物大题未能仔细审题就匆忙作答而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反复演练典型例题和高考原题,老师上好分析课;学生随着老师的引导和提供的信息独立思考,学生对典型例题及图表进行分析,生物实验题注重分析方法和解题步骤,活学活用,随机应变,在巩固基础知识上,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更好地适应高考。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学案课本
清律的基础知识
乡愁导学案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掌握基础知识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比例尺(一)”导学案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