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教学充满“人本”与“文本”之和谐
2018-02-26朱建民
朱建民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汤集中学,江苏 淮安)
历史,是包容性和综合性都非常显著的一门学科,所以初中历史的“文本”一直被大家所关注。每一次改革都会将教材改革放在首位,很多教育者认为只要拥有了先进的历史教材,就会达到育人的目标。然而事实证明,再完美的“文本”也无法实现这一点,原因在于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左右其教学成果的因素非常多,当学生对改革之后的“文本”仍旧提不起兴趣来时,不由令人深思:我们的“文本”是不是已经与“人本”轨道相偏离?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去探求历史教学中“文本”与“人本”之和谐,实现提升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最终目标,值得历史教育者深思。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思考。
一、从“大观念”入手,引导学生理解性学习
很多学生对历史的印象仅仅是一些数字和事实,或者认为历史只是“古人发生的故事”,没有学会如何透过历史事件去思考它存在的意义,所以学习、理解和记忆的过程中会变得非常艰难。这就是思维被局限于“文本”之中最显著的表现。历史与其他学科的不同在于,我们可以在某个话题中提炼出可以迁移的理论、原理或者是概念,这就是“大观念”,它可以帮助学生将一些零散的历史事实联系到一起,有助于增强他们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和记忆。如在学习“法国大革命”时,就可以从革命的概念为切入点,让学生围绕“革命”的主题,了解它的原因、过程、意义等。教师先引导学生进行旧知的回顾:“你曾经学过哪些与革命相关的历史事件?”学生很快会列举出很多,如“秦末农民起义”“辛亥革命”等,老师这时也可以进行适时初充,如“十月革命”“独立战争”等,帮助学生明确革命的概念,并在这一系列的历史事实面前,将革命和“起义”“战役”“战争”这些概念联系并区别开,让他们对革命的概念理解得更加深刻。
二、唤醒“主体意识”,变“文本”为“人本”
教师职能在新课改之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授知识不再是老师的“正式职能”,在此之外,他们更多的是激励学生学会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扮演好“顾问”“参加者”“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再将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人。懂得“怎样学习”比让学生仅仅知道“学习什么”更加的重要。在历史课堂处于主体地位的,既不是老师也不是文本,而始终都应该是学生,这是“人本”教育理念的核心与宗旨。但如何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不再被动学习,而是通过积极地自我构建知识的过程体验历史学习真正的乐趣,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具备一种或者多种学习能力,是从“文本”走向“人本”的关键。在实践中笔者发现,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的有效方法就是“设疑”。如在学习到“商鞅变法”时,让学生想一想在当时的“五十赏金”换算成今天人民币会是多少?而学习“秦统一六国”时,问学生为什么那时候没有宋国?“维新变法”中的谭嗣同为什么那么“傻”,明知道去送命还做无畏的牺牲?美国国旗为什么是五十颗星星和十三条条纹组成?“冠军”这一词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这些问题都是兴趣的源泉,而当学生产生疑问和惊奇时,那就是他们主动探索的开始。
三、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因势导利助力全面发展
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前提下,通过“因材施教”让学生均能获得全面发展,是“文本”与“人本”二者统一的直接体现。学生个性差异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很多教育者的广泛关注,而如何尊重、正视这种差异,因“才”对其进行雕刻和塑造,则需要老师去认真地去观察学生真正的内心世界,充分挖掘他们潜在的品质和能力,了解他们个性化发展需求,创新方法与形式,因势导利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同样在讲“商鞅变法”时,就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授课。学生们选择自己想扮演的角色,如商鞅、秦孝公以及一些对变法持反对意见的大臣,还有充当“旁白”的学生,当场展开辩论。“商鞅”与“大臣”各执一词,旁白的学生给其他“听众”进行解释。只见“商鞅”手持竹简(用书卷成的筒),引经据典,用高亢的嗓音说出了自己的变法口号,而保守派的那些“大臣”,有“甘龙”“杜贽”在提出反对意见之后,最终却被“商鞅”说得无力反驳,最后还是“秦孝公”做出了决定:“商鞅变法具有可行性,应该尽快执行”。这种新颖的形式,既符合青少年喜欢新事物的认知特点,又可以让人人都参与其中,不同程度地感受到在历史改革进程中的艰难。
教学无法脱离“文本”而进行,但也不能一味地奉行“文本主义”,因为忽略了学生“人本”需求的教学,只会是失去生命活力的一潭死水。同样,失去了“文本”支撑的“人本”教育只是一场空谈。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借历史教学之势,对中学生进行人生指导,培养“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