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新探索

2018-02-26王方平

新课程(中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改物理

王方平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第三中学,浙江 舟山)

在各个学科中,高中物理算是大家公认的一门难度较高的学科,学习高中物理不能生搬硬套、死记硬背,需要学生在多方面有较好的表现,如逻辑推理能力、审题阅读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中物理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作为高中物理教师,应该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探索,以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

一、教师主导,学生主演

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这就要求老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转变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物理课堂的真正主人。

比如,在讲“电阻定律电阻率”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教师主导,学生主演”的教学方式,老师先提出问题:“导线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之间讨论,而后老师总结得出结论:导线的电阻与长度、温度、材料和横截面积有关。然后,老师联系学过的牛顿第二定律中的加速度a与F、m之间的关系,通过运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多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最后,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自己动手操作实验,按照画出的电路图将实物连接起来,并且记录下相关数据,通过整理数据得出结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物理知识,发现其中的规律,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动手实验能力。

二、培养科学意识

物理是一门与生活、自然科学紧密联系的学科,很多物理学家在物理研究中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的伟大成就,他们的成功主要是因为个人有很强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意识。高中物理肩负着培养学生树立科学意识、养成探究习惯的重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让学生养成目的性较强的探究习惯,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为学生将来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科学内容无处不在,老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渗透与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比如,在讲“牛顿第一定律”时,我将一块木板放到讲台上,然后推动木板,木板就会动,不推木板就不动,这是为什么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只有在物体上施加力物体才会运动,让学生明白其中的物理原理。

三、创造条件做好物理实验

物理学通过物理实验可以更加直观地解释物理现象,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很多物理知识都可用物理实验来演示,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条件做好物理实验,可以有效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比如,在讲“曲线运动”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飞镖的方式来解释物体的曲线运动,飞镖在空中飞的方向就是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飞镖击中地面的方向就是落地的方向。利用这个实验直观地解释了曲线运动,并且加深了学生对曲线运动原理的学习和认识。因此,在物理教学中,用实验来演示教学内容能够更加直观地说明物理问题,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感性认识,从而得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四、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要求重视对学生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适当的延伸与拓展,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老师可以利用“实验与探究”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物理实验活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分析实验的同时,结合教材内容,从而建立实验知识体系。比如,绳波演示、反冲现象、单摆震动图像、布朗运动、电磁感性现象、楞次定律、平行板电容器等。

其次,让学生多加练习习题,增强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不断进行评价与总结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规范的解题习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如,在练习电路连接题时,使用相同的器具,对器材的相关位置进行改变,或者对设计要求进行改动,或者改变电路图等方式,进行辐射式的拓展练习,加强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物理原理的运用能力。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地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学生将来的物理研究有重要意义。

总而言之,新课改是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观念的全方面变革。作为高中物理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高中物理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充分发挥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将课程改革落到实处,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从而更有效地组织教学,努力适应并推进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新课改物理
只因是物理
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创新实践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处处留心皆物理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创新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