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学,通向新知彼岸的桥梁
——初中数学课前导学方法简谈

2018-02-26

新课程(中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旧知新知导学

郭 巧

(江西省上饶实验中学,江西 上饶)

在新课程背景下,师生角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教师从“知识的神坛”上走下来,成为学生求知路上的引路人,学生则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导学是教师引领学生踏上探索新知之路,达到新知彼岸的一座桥梁。导学在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鉴于导学的重要作用,作为教师,一定要千方百计优化课堂导学方法,更好地发挥导学之重要作用。毫不夸张地说,教师的导学方法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下面笔者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简单谈一些初中数学课前导学的有效方法。

一、巧设生活情景,依托情景导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可见,林林总总的数学知识与千姿百态的世界万物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五彩斑斓的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人们或多或少总是会用到一些数学知识。数学知识就好比是人们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一把金钥匙。

基于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教师作为学生新知探究之路上的引路人,可以在立足教材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巧妙创设形象逼真的生活情景。依托这些生活情景,教师就可以架设起一座通向新知彼岸的导学桥。

比如说,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正数和负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围绕这部分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景。水在零摄氏度的时候,处于冰水混合物的状态。当水温升高到零上之后,冰就会逐渐液化成为水。而当水温下降到零下的时候,冰水混合物就会全部变成冰。为了更加清晰地表示水温,人们通常用正数表示零上温度,用负数表示零下温度。依托这一情景,教师导入了“正数和负数”这部分内容。

由此可见,教师创设的教学情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还能够指明学生探究新知的方向。

二、引领复习旧知,旧知铺垫导学

古人云:“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数学学习亦是如此。因为数学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所以学习数学新知必须要建立在扎实牢固掌握旧知的基础之上。如果学生对旧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那么,新知学习必定也会一塌糊涂、囫囵吞枣。

因此,在初中数学导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在整体把握教材教学内容的前提下,脉络清晰地梳理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纽带,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通过引领学生扎实复习旧知,运用旧知铺垫导学。

举例来说,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二次根式的加减”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为了给学生学习这部分新知做好铺垫,教师可以首先精心设计一些“完全平方公式”相关的典型练习题。通过让学生完成这些练习题,他们就可以重温“完全平方公式”的相关知识。以复习“完全平方公式”这一旧知导入新课,就能够为学生学习数轴知识奠定基础。

显而易见,教师通过以旧引新的方式导学,不仅能够引领学生重温旧知,还能够为学生探究新知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三、呈现趣味问题,问题激趣导学

奥地利哲学家鲍波尔说:“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观察。”问题也是通向知识彼岸的一座桥梁。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切实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浓厚兴趣,教师可以在深入挖掘教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等,精心设计一些妙趣横生的问题。在课堂伊始,当教师将这些妙趣横生的问题呈现给学生时,学生探究新知的浓厚兴趣也就会油然而生。当然,为了提升问题导学的实效性,教师必须要确保提出的问题妙趣横生,能够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

以教学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导入新课。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早在十六世纪法国杰出的数学家韦达就发现了这一关系,同学们,运用你们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你们也可以发现这一密切关系!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发现吧!

妙趣横生的问题好比一条导火索,能够瞬间引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如此这般,教师的导学就富有成效,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会大幅提升。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为背景,巧妙创设形象逼真的教学情景,依托情景有效导学;教师要以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纽带,引领学生扎实复习相关旧知,凭借旧知铺垫导学;教师要以通向新知的问题为起点,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利用问题激趣导学。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师要立足教材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学情,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辅助手段,不断优化导学方法,真正让导学成为引领学生走向新知彼岸的一座桥梁。

猜你喜欢

旧知新知导学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岁末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浅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