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教学对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分析与对策
2018-02-26梁鸿雁
梁鸿雁
(辽宁省抚顺市第一中学,辽宁 抚顺)
一、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民族国家确立的根据。现代民族国家是基于本民族历史宗教语言的文化认同和对法律和政治制度的政治认同相结合的国家共同体。二者有深厚的内在联系。
文化认同是政治认同的基础。文化不认同,政治难认同。文化不认同,足以瓦解一国政治制度,消解民族的凝聚力。政治认同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就文化生活教学而言,夯实文化认同才能升华为政治认同,这对多民族的中国尤为重要。唯有这样,“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才会有中国根、民族魂、世界眼”。
二、中学生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的现状分析
从调查结果看,学生的政治认知总体上是好的,但是也存在不可回避的问题。
1.学生思维能力增强,单纯的盲目的政治情感逐渐减弱。开始理性地关注和回应政治问题,但受现行学校教育制约,学生对政治的理解缺乏实践支持,源于教材的理论在多元价值取向的现实面前是苍白的,这就削弱了学生政治认同的根基。
2.高中生对中国文化认知多源于生活体验,没有上升到理性层面。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整体认同度不足。文化生活的多样选择,是动摇学生文化认同的社会背景。
3.在应试竞争压力下学生被动学习,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不能带来考试高分,受市场价值和功利性教学理念的影响,初高中特别是高中理科政治课教学的课时被严重削减,缺乏对学生政治认同的引导和培养,弱化了学生对当前主流价值观的认同。
4.现代传媒在快速传播文化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三观”。网络的虚拟世界淡化了民族文化差别,也模糊了人们的身份认证,网络信息真假难辨,误导价值取向,影响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政治的认同度。
5.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文化全球化,人口流动和多元交流,动摇了学生本不坚定的对中华传统文化及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
三、《文化生活》教学中提升学生政治认同的策略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基于《文化生活》教学,用问题导学策略落实文化生活的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素养的培养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问题导学策略是以问题为主线,以问题解决为目标,引领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中掌握知识、形成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的教学方式。
问题导学过程有三个环节,一是备课:设计导学问题;二是上课:运用导学问题进行导学;三是课后:延伸应用,解决新问题。
第一环节:备课设计导学问题
问题导学的前提和核心是问题的设置。问题设计要有助于提升政治认同效能。一般要考虑:第一,设定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转化为问题。第二,设定学情。第三,设定情境。第四,拓展课程资源,借用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为政治学科服务。第五,根据时政背景,提出两种具有差异性,甚至对抗性的观点问题,进行开放式、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思想碰撞中体验、感悟政治认同。
第二环节:上课运用问题进行导学,包括“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归纳评价—解决问题”。
1.创设问题情境。把枯燥的理论还原为生动的日常生活,把抽象素养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模拟情境诱发学生去“做”“体验”和“反思”,获取替代经验、参与感、获得感和满足感。
2.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该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的起点。依托情境,展开预设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教师要有开放性思维,创设和谐自由的氛围,耐心倾听,包容理解,让学生充分表达内心的观点。这既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也绝不能忽略教师的“导”。
3.分析问题。以问题为主线的分析是核心。课堂活动始终围绕问题进行,在“对话”中“导”。在“导”中“拨”,学生的内化与生成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甚至产生负面情绪,当学生的讨论发言偏离了政治认同目标的方向,及时给予点拨评价,不能回避搪塞。在“导”与“拨”中“挖”,捕捉挖掘信息,促成资源生成与转化。在“导—拨—挖”中运用引导性语言及技巧,牢牢把握课堂的思想走向。
4.归纳评价。学生互评自评,既能考评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情况,也能考查学生情感态度变化,实现认知提升与思想共鸣的有效结合。
5.解决问题。课堂教学的结束是学生践行的开始。知识能力外化为实际行动,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学生的判断与选择可以多样,但必须符合核心价值和主流思想,才算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第三环节:课后延伸应用
知识、技能、态度若不向课外拓展迁移,不算形成真正的素养。拓展迁移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实践。第一,围绕政治认同的主题让学生做一件实事,如:在微信朋友圈发表一篇围绕文化认同的文章等;第二,围绕政治认同的设计板报、布置教室环境,如:文化角或十九大关于新思想的宣传栏;第三,围绕政治认同的主题组织班团会;第四,围绕政治认同的主题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作为书面作业等。实践方式要有时代性、多样性和开放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升华政治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