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学生学英语的一点思考和尝试
2018-02-26朱彩霞
朱彩霞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光明中学)
一、现状
我们学校近几年招了一些南部山区迁移来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是以总成绩低于市区学生110的成绩来的,学校把这一部分学生单独编班。这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主要有以下问题:
1.英语基础极其薄弱
百分之九十的学生都是小学五年级或六年级开始学习英语的。初中时没学过音标,因此不会自己看音标读单词。刚进入高中,学生面对扑面而来的大量词汇,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上课时单词教了很多遍还是不会读,后面的课程无法顺利完成,有些学生产生了放弃的想法。
2.胆小、自卑情绪严重
由于学英语开始晚,再加上这些孩子平时说他们当地的方言,对英语的发音也有一定的影响,口语练习中不敢开口表达。
3.很多学生对英语缺乏兴趣
这些孩子由于当地的条件所限,初中英语就很吃力,到了高中完全是无法应付,渐渐对英语失去了兴趣。面对这种情况,只能降低重心,夯实基础。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精选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基于此,对于基础薄弱的农村学生,我们一定要降低重心,狠抓基础知识,夯实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把基础知识牢固地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达到牢记终生的程度。”因此我们需要把这些基本的语法项目和达到基本英语阅读的必备词汇整理列表,以此为基础来指导自己的教学。
二、我所采取的策略
1.吃透大纲和教材,对最基础和最重要的知识反复练习,克服想面面俱到的毛病
例如,面对大量的单词,许多学生记不住,为了减少学生的心理负担,开始每天重复和默写单词表中的15~20个黑体词汇和词组,重复四天后学生已经对重点单词有了一定的记忆,然后再从单词表开头每天顺序听写词汇。在这过程中,黑体部分的词汇就多次重复,每单元学完50多个单词后,学生会优先记住黑体的重点单词。其他记得不太牢固的单词可以通过阅读加深记忆。
2.精讲多练
改进阅读课上知识点的大量讲解。高中英语阅读课中,通常老师会详细讲解课文里出现的词汇和句型的用法。以高中一年级人教版第一单元为例,课文偏难,有很多复杂的句型和重点词的用法,如果一一讲解,不但枯燥无味,而且学生基础差,无法掌握全部,每一个句型和词汇的用法都是蜻蜓点水,最后是一无所获。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把黑体单词和词汇进行二次挑选,在黑体中再挑出更重要更基础的单词和句型,然后提供足够的例句,让学生自己自主学习,归纳其用法,然后小组合作完成所布置的任务。例如,本单篇课文至少有三个以上句型,(1)It’s because...(2)强调句型It is...that...(3)somebody spends time doing something.在这些句型中要想让基础差的这些学生一节课全部学会有点难。那么大胆舍弃其他不太基础常用的,重点练习最基础最常用的第三个句型,设计多种跟这个知识点相关的练习,使学生把这个知识点吃透,达到深深地记住并在作文中应用。
3.多读,多背诵
高中单词量大,学生经常不会读单词。我利用每节课课前预备铃和上课铃之间的两分钟时间,每次集体读15个单词。每天每节课如此,长期坚持,使学生能多次重复朗读,有效地克服了没时间读单词的困难。早读背诵由简单常用词汇构成和常用句型组成的小作文。大声地朗读和背诵不仅使学生有效地克服了不敢开口、含羞的毛病,也使部分学生的语音得到了有效的矫正。
4.利用软件背单词,提高学生记英语单词的兴趣
用软件背单词,老师可以每天监控学生背诵的动态以及学生当前的单词总量。单词软件的生动有趣,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5.利用固定句型,有效提高作文的水平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授小学语文时,给学生列了一张2500词的“最重要词汇表”和600个“童话用词”。他把这些列为最低限度词汇量。为了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我把初中和高中最常用句型列出10个。在平时的练习中反复造句,直至达到会用。而10个句型是平时使用频率很高、基本适用大多题材的作文写作。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写作中至少用上5个句型。经过一段时间的作文练习,学生的作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6.改变授课方式,强化基础
在高考题型中改错题是最能反映学生基础的。开始学生基本不做留的改错作业,因为不会改。老师讲解时,学生被动接受,容易忘记。我就改变方法,让学生快速浏览,容易改的词组、固定搭配等简单的改出来后,就直接告诉他们剩下的答案。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给出这样改的原因。经过思考和辩论得出的东西,会深深地记在脑海里。因此改错题有利于农村学生基础知识的强化。
通过实践,学生的英语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于基础薄弱的农村学生来说,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使学生拥有终身学习的最基础知识才是最重要的。
[1]刘吉好.基于农村高中学情下的英语新教材创新使用思考[J].中国教师,2015(15):50-54.
[2]厉承凤.构建农村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几点尝试[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4(12):70.
[3]陈英.农村中学英语课堂有效转化后进生的探索[J].现代教学,2012(Z2):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