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中学科学
——小学低段科学教学策略探索
2018-02-26浙江绍兴市上虞区东关街道中心小学312352
浙江绍兴市上虞区东关街道中心小学(312352)
科学游戏是一种用游戏的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活动。它具有游戏的特点和科学学习的特点,旨在创造轻松、自由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学习重在科学知识的建构,严谨而枯燥,所以教师可将游戏和科学学习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两者的特点,提高教学质量。
一、在科学游戏前创设情境,明确探究方向
在科学游戏前创设情境,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明确活动的任务,确定研究范畴。创设情境对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来说意义重大,在低段教学中的作用尤其明显。情境创设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最终目的是将它作为一种强大的驱动力,使学生主动进行探索。
案例:“平衡”的教学
这是一节二年级的科学课,教学内容是“平衡”。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交流,教师提出“人或物体什么时候会失去平衡,怎样保持平衡”的问题。有学生说自行车倾斜时会失去平衡;有学生说身体被推一下会失去平衡,用手撑一下又可以恢复平衡。学生的发言,教师都整理后写在黑板上。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是实验。教师引入跷跷板,并提问:“如果跷跷板的一边是老师,一边是学生,跷跷板会失去平衡吗?我们应该如何调整跷跷板的支点?”为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用一把木尺、一个支架和一些塑料块分组进行实验。这一环节时间较长,约20分钟,教师没有干预。教学的第三个环节是研讨。学生根据实验讨论:“根据支架的位置,木尺的一边放8个塑料块,一边放2个塑料块来保持平衡。”教师在黑板上写下:木尺两边的塑料块数量可以不一样。另一个学生说:“移动支点,木尺的另一边甚至可以不放塑料块。”教师把这个结论也写在黑板上。
教师在学生活动之前进行了关于“平衡”的讨论,创设话题式情境。教学中,教师极其郑重地把学生的不同经验写在黑板上,激活了学生关于平衡的体验。这种话题式情境在现行的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中也有出现,如三年级《水和空气》单元中的《水》一课,要求学生说说自己对水的认识,并完成气泡图。学生在话题式情境中分享话题经验,在分享中互相学习,对不同观点进行质疑和思考,无形中发展了思维能力。
创设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除了话题式情境,还有问题式情境。如教学一年级上册《做一个测量纸带》时,教师提出“如何用木尺测量水桶(酒瓶)一圈的长度”的问题,整堂课就在问题情境中进行。
低段学生识字量不多,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形象思维占主导,对条目式的指令不敏感,所以教师要把具体的要求融入情境中,避免指令式的教学。如上述教学,教师在创设情境后没有再提操作方面的要求,而学生拿到材料后都在研究关于平衡的问题,这就是好的情境创设。
二、科学游戏中少干预,发展探究能力
科学游戏前的情境创设明确了研究方向,接着学生就可以在有结构的材料中自主活动了。学生活动时,教师要少干预,让学生朝着自己思考的方向操作这些材料,发展自主探究能力。
在这个活动中,最关键的是材料。材料除了要有结构外,还要安全性高、精密度低、牢固性强。如上述教学,教师提供的材料是一把木尺、一个支架和一些塑料块。学生把木尺平放在支架上,做了一个类似于跷跷板的模型,自主研究就开始了。如果教师提供高段学生用的杠杆尺来做这个实验,就要对杠杆尺怎么调平衡、实验前要注意什么等问题进行解答,这样学生会把精力集中在注意事项上,而这对低段学生来说反而增加了探究的难度。
越是低段学生,越需要教师指导,但越是低段的指导越要讲究方法,同时教师要把精力放在情境的创设和材料的准备上。如果做到了这两点,学生活动时,教师就不需要过多地讲解操作注意事项、操作步骤了,也不用在学生操作时,指出学生应该怎样做了。另外,低段学生的向师性特别强,教师的指导一旦有判断倾向,学生就容易顺着教师的想法探究而放弃自己的思考,这样不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如上述教学,教师在学生讨论“平衡”的话题后,直接提供材料让学生进行探究,而且在探究过程中没有干预学生的探究行为,目的是让学生全身心地进入研究状态。不论结果如何,学生尝试移动支点,尝试在木尺的两边放不同数量的塑料块,自主记录有用的数据,这些行为需要学生判断、选择、决策等众多高级思维的支持。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科学游戏后巧研讨,提炼探究意义
开放的、没有干预的科学游戏,怎么保证学生的学习指向科学概念呢?这需要研讨。如果把情境创设比喻成挑选好的捕鱼点投放饵料,那么学生的活动就是撒网,研讨就是收网。
研讨是科学游戏中的重要环节。研讨并不是让学生说出预期的结论,而是从学生的研究出发,帮助学生在游戏中提取探究意义。如上述教学,学生在研讨过程中,教师总结了三个结论,其中一个结论“木尺两边的塑料块数量可以不一样”,是从学生的回答“木尺的一边放8个塑料块,一边放2个塑料块”中提炼出来的。8和2这两个数字对本次研究是没有意义的,但对结论是有意义的,因为这个结论指向科学概念,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杠杆的平衡概念。学生只知道木尺的一边是8和一边是2的科学事实,怎么将这个事实转化成指向科学概念的结论,需要教师利用研讨进行引导,落实学生科学概念的学习。
在低年级的科学游戏中,教师有时要采用“活动——交流——再活动”的教学模式,这时的交流研讨除了交流一些结论外,更多的是在交流中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引发再活动的需要。在观察类实验中,这一模式就十分有效。
案例:观察蜗牛
在学生观察蜗牛后,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观察发现。学生在交流中产生了不同看法,为了验证自己的看法,有些小组尝试新的研究:让一只大蜗牛和一只小蜗牛比赛谁爬得快。教师在这个基础上提出问题:“小蜗牛会比大蜗牛爬得快吗?怎么进行公平的比赛?”学生讨论后,教师提供一些筷子、棉线和同心圆塑料卡片,让学生进行实验。
在交流中,教师提取、总结“控制变量”的概念。整个小学阶段,“控制变量”这个概念是很难理解的,低年级更是如此。教师可慢慢渗透,让学生在活动中研讨,用具体的事例、自己的经验来解释,再通过实验进行巩固、深化。研讨不是走过场,也不是说说预设的结论了事,而是要根据学生科学实验中的经验,提炼可供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内容,让学生借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利用情境创设来指明学生研究的方向,在活动中避免过度讲解和干预,利用研讨来提取意义,这三点作为科学游戏的具体操作手段,层层相连,环环相扣,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以科学游戏来设计低段的科学教学,很多教学问题会迎刃而解,但教学研究没有止境,课堂教学千变万化,教师不应止步于此,而应拓展思维,寻找更多的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