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教学中教具和学具的巧用
2018-02-26广西容县黎村镇中心学校537500
广西容县黎村镇中心学校(537500)
数学课堂中,引导学生运用学具进行实践活动,既符合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好习惯。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巧用教具和学具,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动手操作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实践活动,也是学生学好数学的有效途径。而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产生了学习兴趣,才会获得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适时、有效地使用教具和学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例如,教学“比多少”时,为了让学生学会比较,教师可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分一分,引导学生理解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掌握“同样多”“谁多”“谁少”等知识。这样,学生在有趣的实践活动中,既学会了知识,又培养了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促进学生形成概念
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且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适当、灵活地使用教具和学具,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直观感知形象具体的事物,获得初步的感性认知,形成知识的表象。例如,教学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后,学生常常将这两者混淆。教师如果引导学生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进行观察比较,让学生亲自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学生就易于理解:立体图形的各部分不在同一平面内,是由一个或多个面组成的,而平面图形的各部分在同一平面内,所以这两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三、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教学活动旨在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构建,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达到锻炼人、完美人的目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有效地利用教具和学具,让学生在亲自动手摆一摆、拼一拼的操作活动中直接体验,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例如,在解决“至少要几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的问题时,教师让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使学生很容易知道至少要用8个小正方体才能摆出一个大正方体。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明了,最后顺利、正确地解决了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既发展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深化学生理解数学定义、公式
例如,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时,学生经常把面积当成周长、把周长当成面积来算,从而导致解题出现错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教师可让学生亲自动手用塑料条或铁丝围一个长方形,使学生明确所用塑料条或铁丝的长就是长方形的周长[2条长+2条宽或2× (长+宽)],然后在长方形内摆小正方形,小正方形的总面积就是长方形的面积,用乘法计算就是横的小正方形个数×竖的小正方形个数(长×宽),即可求出长方形的面积。这样,学生就明确了周长和面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计算也就不会出错了。
五、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在认知过程中很难通过教师的讲授获取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教具和学具的可操作性、形象性等特点,切实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充分发挥潜力,不断深入探究。例如,教学“平均分及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让学生用学具动手分一分,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明白怎样分才是平均分。这样从形到数的理解,使学生形成了正确的除法概念,明白平均分之后就不能再平均分整个了,接下来就是分剩下的,从而又形成了有余数的除法概念。这样教学,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和理解了数学概念与数量关系,真正掌握所学知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巧妙使用教具和学具,不仅能让学生有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