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站在儿童立场,开发低年级童谣微课程

2018-02-26江苏泗阳双语实验学校223700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30期
关键词:黄狗童谣走路

江苏泗阳双语实验学校(223700)

为了帮助低年级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水平,一线教师常常开展童谣诵读学习活动。那么,教学中怎样选择贴切的童谣内容,丰富童谣学习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呢?

一、选择润泽心灵的内容

1.遵循“有我的诵读”原则

如薛瑞萍老师所说:“诵读的材料一定要是和儿童生活、儿童趣味密切相关的,最初的诵读,一定是要‘有我的诵读’。”因此,我们选择的童谣应尽量遵循趣味性原则,让学生想读、乐读。例:

“小黄狗,真糟糕,上课学习坐不牢,板凳好像有根刺,扭来扭去真难熬。窗外白兔追着跑,树上麻雀叽叽叫。一只飞机天上飞,逗得黄狗向外瞧。半堂课,已上好,小黄狗一句没听到。老师喊他答问题,他红着脸说:“不知道——”

“有个孩子叫半半,起床已经七点半。鞋子穿一半,脸儿洗一半,早饭吃一半,课本带一半,上学路上半半跑,光着一只小脚板。”

前一首童谣中的小黄狗上课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很像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后一首童谣中那个因起床迟了慌里慌张的小朋友,也会让学生想到迟到时的焦急心情。

2.精选民间传统童谣

我们现在诵读的童谣大多数是当代作家创作的童谣,与这些童谣相比,民间童谣的语言富有张力,包含了许多传统的文化内涵、各类习俗。如:

“四月里,麦脚黄,家家田头闹洋洋;三岁孩童寻牛草,八十岁公公送茶汤。”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前一首童谣用简短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农忙时人们忙碌的情形,让学生感受到农民的辛勤劳作,粮食的来之不易;后一首描写端午的传统童谣,对仗整齐,朗朗上口,寥寥数语介绍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这些童谣所展现出来的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儿童生活与儿童心理。通过童谣这个窗口,学生感受到这个世界是那么小,又是那么博大。

二、丰富童谣的学习形式

学习童谣不应仅仅是单纯的诵读,而应该是在一个丰富的环境中快乐地习得语言。教学时可以采取以读为主,适当辅以唱、演、绘、写的学习形式。

1.快乐演童谣

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有些童谣适合学生表演,在读童谣后,让学生演一演,他们将兴致盎然,沉浸其中。如童谣《走路》:

大虾走路弯弯腰,鱼儿走路尾巴摇。海蜇撑把降落伞,螃蟹总爱横着跑。

河蚌走路扇扇子,老鳖背着大炒瓢,乌贼会放烟雾弹,遇见敌人快快逃。

学生一边说,一边做,一会儿弓着腰,一会儿横着跑,一会儿扇扇子……在表演中不仅了解了各种动物的行动特点,而且释放心灵,获得了快乐。

2.创意编童谣

如《春天来了吗》这首童谣,著名儿童诗人常福生用问答的形式,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在读完这首童谣后,让学生模仿《春天来了吗》的语言形式和结构,说一说春天其他的景物,有的学生能说出一句,有的学生能说出几句。根据学生的发言,我现场整理出一两首属于学生自己的《春天来了吗》童谣。

三、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大量的积累也应有必要的输出。只有给学生搭建丰富的展示平台,才能使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维持在高点。

1.“趣游童谣王国”——专题演出活动

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童谣表演活动,以“乐乐”和“悠悠”两个小朋友趣游童谣王国为线索,创设情境,将音乐、舞蹈与童谣相融合。在表演中,学生感受到了十二生肖的活泼有趣,触摸到了汉字悠久的历史,体会了到童谣的纯真、多彩。

2.“我是童谣小达人”——制作班级童谣集

每学期自制两本班级童谣集,先在班级进行初选,初选出的童谣学生再进行修改,最终入选的童谣由自己或与他人合作进行配画,然后统一装订,成为自己的童谣集。童谣发表的内在驱动力使学生写童谣、读童谣的兴趣高涨。

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不同层面被发现、被肯定、被欣赏,让学生在学习童谣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乐趣和成就感,实现了自我价值,进而对童谣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黄狗童谣走路
童谣里的童年
快乐童谣
到底谁最大
会走路的蛋
小黄狗
宝宝学走路
会走路的树
黄瓜和黄狗
快快停止大扫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