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插图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18-02-26江苏南京市溧水区第三小学211200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30期
关键词:丹顶鹤菊花利用

江苏南京市溧水区第三小学(21120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基础知识和阅读技能,而且需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深入对话,了解文本内涵,通过对文本意境的分析,感悟文章的语言文字之美,同时把握文字中蕴藏的情感。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配有插图,其目的在于对文字内容进行补充。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并未注重对这些插图资源的合理利用,导致插图资源的教育功能未得到有效发挥。事实上,通过对插图资源的合理利用,能够引导学生融入文本情境中,实现对文本内容的深层次理解。

一、利用课文插图,促进阅读感知

阅读感知指的是在阅读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获得的直观性感受。良好的阅读感知能够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深层次对话奠定基础。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形成,感知抽象文字的能力也较弱。鉴于此,在组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直观性的插图,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深入对话,全面把握文本内涵,促进学生阅读感知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美丽的丹顶鹤》一课的教学中,一位教师针对文章第二自然段描写丹顶鹤外貌的内容展开分析。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接触到丹顶鹤,因而他们根本不了解丹顶鹤的形象特征。为了强化学生对丹顶鹤形象的感知程度,教师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然后结合文字描写的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对丹顶鹤的直观性认识。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求学生在观察插图的过程中,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丹顶鹤的形象特征,以强化对文本内容的了解。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对课本插图的利用,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观察的方式,了解丹顶鹤的形象特征。插图与文本内容的结合,加深了学生对丹顶鹤形象的认知,促进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有效把握。

二、利用课文插图,引导文本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点的传授,而且需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使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增强对阅读文本的认知。但事实上,在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都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而是采取直接讲授的方式,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这导致学生长时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无法主动建构知识体系,难以了解到文章的深层次内容。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忽视了文本插图资源。但事实上,教材中编排插图的意义就在于补充文本,将文本中部分抽象性的内容转化为直观性的图画。插图能够对文本内容做出形象的解释,利用插图展开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文本内容。

1.利用课文插图,阅读文本语言

文本对话的核心实际上就是利用个人思想来解读文本语言。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内化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在组织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针对教学难点,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语言,实现高效学习。

例如,在《秋姑娘的信》这一课的教学中,一位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了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且积极发散思维,然后融入个人情感,朗读这篇文章。学生在观察插图的过程中,仿佛看到了一位美丽的仙女随风而行,将落叶洒下,而这些飘到青蛙、大雁、小朋友身边的落叶,就好比小小的信封,装着秋姑娘的信。结合文本内容、插图展开想象,学生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幅场景:在落叶纷飞的季节,青蛙们开始准备冬眠、大雁也要飞到南方过冬,而小朋友们则开始添置冬天的衣服。此时,学生理解到:在信中,秋姑娘给大家的嘱托不同。通过文本与插图的结合教学,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文本内涵。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采取图文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使学生在把握文本意境和内涵的同时,实现了个人能力的提升。

2.利用课文插图,融入文本意境

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把握文本意境非常关键。但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生活阅历不够丰富,阅读理解能力相对有限,因此很难有效把握文本意境。对此,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借助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快速融入文本意境中,然后从文本意境入手,分析文本内涵。

例如,在《看菊花》这一课的教学中,一位教师借助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结合插图初步了解菊花的特征,说出自己对菊花的理解,包括颜色、形态等。经过一番观察和思考之后,有学生认为,菊花和烟花有着相似之处,都非常美丽;有学生认为,菊花的花瓣与丝线非常相似……针对学生的自由表述,教师给予了表扬,之后继续追问:“在秋天,气温逐渐下降的环境下,菊花还能够盛开。这样的菊花,同学们喜欢吗?如果喜欢,请说出原因。”教师的话音刚落,学生们纷纷展开讨论,然后回答:“我非常喜欢这样的菊花,因为它不畏严寒。”“我也喜欢这样的菊花,遇风霜而不倒,非常坚强。”……借助文本插图展开阅读教学,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不仅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有效发散,也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利用文本插图,为学生找准学习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意境,把握文本内涵,实现了高效的阅读教学。

三、利用课文插图,引发阅读想象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课文插图的合理运用,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展开自由想象。教师应把握好文本插图的高效运用途径,使学生在观察插图的过程中,思维得到有效发散,获得对文本内容的强化理解,实现深层次的阅读教学目标。

例如,在《有趣的发现》这一课的教学中,一位教师借助课文中的插图,对学生进行了阅读想象力的培养。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对插图中的蝴蝶、海水等要素进行仔细观察,然后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插图中包含的元素众多,同学们是否知道哪些是与文本相关的重要元素?而哪些元素在文本中直接提到了呢?”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同时结合文本内容,寻找插图中的重要元素。在此过程中,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和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达尔文在海岛观察和研究蝴蝶。”从插图出发,展开丰富的想象,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强化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质。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对插图的运用,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将文本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全面感知了文本情感,实现了深层次阅读,从而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与文本展开对话,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形成,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将抽象知识点转化为直观性的内容,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猜你喜欢

丹顶鹤菊花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菊花赞
三只丹顶鹤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我真的很擅长睡觉
雏菊花
赏菊花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丹顶鹤受伤,3D打印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