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政策的价值取向分析:应然、异化及回归之道

2018-02-26张茂聪范晓婷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年12期
关键词:奖学金研究生政策

张茂聪 陈 萍 范晓婷



我国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政策的价值取向分析:应然、异化及回归之道

张茂聪 陈 萍 范晓婷

认为我国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政策具有战略遵从、科研主导、引导激励和育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但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却存在政策导向作用弱化、学术追求急功近利、激励作用难以发挥、育人效果存在偏差等问题。指出应该正确认识政策设计的初衷,回归价值追求本真;制定科学的分类评选标准,端正科研学术风气;构建多元化宣传教育模式,增强宣传示范效应;建立有效的评价监督机制,保障政策规范执行等是实现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政策价值回归的有效路径。

研究生教育;国家奖学金;价值取向

2012年10月,为发展中国特色研究生教育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财政部、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印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下文简称“《暂行办法》”)[1],规定奖励成绩优秀、综合素养强的学生,激励学生奋进并为其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但在政策落实中,由于上级颁布的政策文本主要通过凝练的文字语言来呈现,加之各高校发展情况、领导与管理者理解上的差异,导致政策的应然价值取向难以把握与达成共识,政策的实然价值出现一定程度的异化。为此,本文通过对《暂行办法》及其配套政策文本进行分析,梳理我国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政策的应然价值取向,探讨其价值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政策的有效贯彻落实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政策价值取向的应然分析

结合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政策出台的时代背景以及我国战略发展目标的制定,我们通过对《暂行办法》文本内容的质性分析,明确文字语言蕴含的价值取向,以期深入推动国家奖学金政策的有效执行,指引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正确引导研究生的思想与行为变化,提升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

1. 战略遵从取向,加快实现人力资源强国目标

人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注重人才的培养与开发,而教育则是人才开发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2]。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实现我国从教育大国、人力资源大国向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3]。《暂行办法》中第一章第一条明确提出“为发展中国特色研究生教育,促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纲要》,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从这一系列政策文本中可以看出,实现高等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目标是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落脚点,也是政策文本中文字语言渗透出的基本价值取向。2014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办法》的通知(以下简称“《评审办法》”)[4],各高校纷纷做出响应,根据上级通知,立足于学校的基本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这一系列政策文本都规定,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名额分配应适当偏向基础学科和国家亟需的学科(专业),凸显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政策对于服务与支持国家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的遵从与融合。

2. 科研主导取向,增加教育资源的产出成果

高校在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环节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培养具有研发创新能力的研究生,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输送和储备高层次人才,提供创新性成果,极大提高了教育资源投入的产出效率与效益[5]。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对高层次人才有着大量需求,而研究生位于人力资源金字塔的顶端,是创新知识和科研实践的工作者,是增强国家科研和创新实力的人才关键。《暂行办法》第二章第五条将“科研能力显著”列为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为各高校制定奖励评审细则指明了方向,各高校据此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并对研究生的参评条件做出具体要求。作为参评条件之一,“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要在本学科领域内有较高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上正式发表或有明确创新点的已接收待发表的高水平论文,或其他具有较高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学术学位研究生也要求重点考察其科研创新能力和体现创新能力的科研成果,比如在正式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或出版学术专著”。可以看出,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政策注重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科研水平,增加科研产出成果,因此体现出科研主导的价值取向。在各高校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定实践工作中,是否在专业领域内较高级别刊物上发表论文,是研究生参与评选的硬指标。这一举措有助于鼓励研究生努力提高自身知识与技能,积极潜心于学术研究,取得更多应用于文化、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3. 引导激励取向,发挥中央财政的资助激励作用

引导和激励研究生成长成才,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是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政策的重要价值追求。《暂行办法》及其配套政策中都明确指出:“由中央财政出资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年有4.5万名奖励名额,其中,博士研究生奖励名额为1万名,每生每年可获得3万元的奖励;硕士研究生奖励名额为3.5万名,每生每年可获得2万元奖励,是研究生教育阶段国家设立的最高荣誉奖项。”从政策中可以看出,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具有奖励额度大、覆盖比例小、荣誉高的特点,激励作用显著,其设立体现出研究生的群体需要,能够激发研究生内心努力积极向上的动机。在此动机作用下,研究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学术研究,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与素质,将评审标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准则,以实现更高的价值追求。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不仅可以为获奖者带来至高无上的荣誉,还可以为其抵免学费、生活费等支出,帮助获奖者减轻经济压力,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当中。此外,获奖者具有很强的事实说服力、行为规范力和感染力,如若对其他研究生产生榜样示范作用,便能有效激发研究生的内在学习潜能。在评选原则上,《暂行办法》第五章第十三条规定“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评审工作,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奖优效果更加显著,不同专业类型、不同年级研究生都可以申请,每个研究生在规定就读的不同年限内可重复申请,极大提高了研究生的积极性,彰显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4. 育人为本取向,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政策作为推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重要教育政策,在高校研究生育人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与规范作用。国家层面出台的奖励政策文本具备一定的刚性,保证了政策实施的强制力和实效性。各高校根据教育部、财政部下发的政策通知,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具体规章制度,对参评者的学习成绩、科研创新能力、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品质提出要求,对于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不断提高科研本领、纠正和约束自身行为、培养良好的道德与心理素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暂行办法》从思想、行为、道德及学习科研四个方面明确规定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基本申请条件;《评审办法》也明确指出,凡在参评学年受到纪律处分者、出现学术不端行为造成不良影响者,取消其参评资格。从政策文本规定的参评条件或者资格来看,参评者必须具备优异的学习成绩、丰富的科研成果、优良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行为作风,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通过这种制度规定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引导学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关注研究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引导监督研究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当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保持虚心学习、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政策落实中的价值取向异化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政策自2012年正式实施以来,对研究生价值观的引导、学业成绩的提升、心理健康和能力素质的培养等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高校育人工作的有效激励机制。然而,在六年的实践过程中相继暴露出诸多问题,导致政策价值取向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一定程度的异化,有违政策制定的初衷。

1. 对政策认知存在误区,政策导向作用弱化

政策的实施和受益主体对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政策价值取向的理解会影响其行为变化,从而制约政策价值的有效实现。一方面,学校领导和教育管理人员是制定具体政策实施办法的主体,但由于缺乏对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政策的战略遵从价值取向的深远理解,导致在给不同学院、专业分配奖励名额时,出现平均主义和一刀切现象,未能向国家亟需和基础学科(专业)倾斜,因而不利于引导研究生的成长成才,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的培养,从而影响国家战略部署的实现[6]。另一方面,研究生作为政策实施的受益主体,对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政策的了解局限于奖励金额、评奖次数和对论文的发表要求等,而对政策价值取向及其奖优精神认识不足,导致过分追求自身利益与眼前利益,将金钱和个人荣誉作为争取国家奖学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违政策奖励育人的初衷。

2. 过分注重科研产出与量化,学术追求急功近利

评选标准是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政策执行的关键因素,更是参评者关注的重点。虽然教育部、财政部下发的《暂行办法》与《评审办法》及各高校制定的具体实施办法中提出从德、智、体等方面全面考核的要求,但是在各高校乃至各学院的具体实践中,由于研究生之间学习成绩差距较小,思想道德品质素质等难以量化评价,科研主导的价值取向便被曲解为“唯科研论”。过分追求学术性科研成果的产出,不仅忽视了研究生培养的教育规律,而且容易将研究生引入急功近利做科研的误区,导致人才培养功利化的现象。例如,有的研究生为了获得国家奖学金,在日常生活中百般讨好老师,帮助老师处理一些与学术研究无关的杂务性工作,以获得在老师的文章上署名的机会,达到目的后便渐渐减少对老师的帮助,甚至消失得无影无踪;还有一些研究生为了达到论文发表的评奖要求,伪造实验数据,抄袭他人已发表的学术观点,花钱雇人代写论文,不惜花费高额版面费发表论文等等,败坏了学术风气。

3. 政策宣传示范工作不到位,激励作用难以发挥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政策具有重要的激励功能,对于激发研究生学习兴趣,激励研究生潜心钻研,引导研究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做好奖学金政策的宣传示范工作,是有效发挥其激励价值功能的前提。但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宣传流于形式、宣传等同于通知等不规范性操作使得研究生对奖学金政策的评选条件、评选标准和评审流程等缺乏了解,学生难以根据政策内容制定学习与科研计划,参与度明显降低,使得奖学金的激励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在奖学金评定结束后,由于宣传工作不到位,缺少对研究生获奖经历的分享,难以激励获奖者继续保持前进的动力,在已取得的成就基础上创造更多创新性成果。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激励作用的发挥往往局限在评选期间,对一部分学生产生影响,而在评选结束后便失去应有的价值,其他未获奖者对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关注度也随之降低,因而难以发挥榜样的激励示范效应。

4. 缺乏有效的评价监督机制,育人效果存在偏差

尽管每年教育部都会进行全国性的政策绩效评价活动,但唯有通过具体的政策实施活动才能真正发现政策执行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进行问题的反馈和处理,政策执行效果便失去保障,政策价值实现更是无从谈起。在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部分高校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政策实施效果得不到及时、全面、正确的反馈,导致育人效果不理想,甚至产生育人偏差。例如,研究生将物质奖励作为科研动机,导致在读研期间过分注重学习成绩和论文发表,忽略综合能力的培养;在竞争奖学金名额时出现给领导送礼、挤兑甚至抹黑竞争者等问题,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为了获得评选名额,只注重论文数量而不重视论文质量,甚至不惜花重金发表论文,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严重匮乏。另外,对获奖同学的资金使用状况进行后续的监督和管理,是增强育人效果的必要程序和手段,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只注重奖学金评定与发放工作,缺乏配套的评价监督机制,缺少对获奖者资金使用状况的跟踪分析与引导,使得资金的投入效益缺乏有效监管,奖励育人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例如,一些获奖者并未把奖金用于学习、科研和自我提升,而是将其挥霍在日常请客吃饭、买化妆品、游戏充值等方面,这不仅对获奖者的成长成才产生不利影响,对其他未获奖者也极易带来负面影响。

三、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政策价值取向的回归之道

鉴于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已经暴露出诸多有违政策设计初衷的问题,如何引导其回归到政策价值取向的正确道路成为当前亟待思考的问题。

1. 正确认识政策设计的初衷,回归价值追求本真

第一,作为政策实施主体,高校领导者与教育管理者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将国家奖学金激励政策与研究生培养、国家发展战略有效结合。例如,在开展奖学金评选工作之前,应广泛开展调查,收集相关信息和材料,了解不同学院的学生人数、科研情况、学科专业发展情况等,改变以往按照各学院学生数量的多少进行名额比例分配的方法,在掌握各学科专业尤其是基础学科、重点学科和国家亟需的学科(专业)的申报人数与成果质量的基础上,合理统筹规划具体的分配名额,激励不同专业领域的优秀研究生潜心钻研,为国家亟需的学科专业领域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第二,作为政策受益主体,研究生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高度,自觉践行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战略遵从取向。①研究生应积极主动地了解国家奖学金政策的内容,领会其战略意义,将个人利益诉求与国家利益实现相结合,把对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追求作为自身成长成才与国家社会发展的桥梁。②研究生应形成正确的参评意识与竞争意识,积极关注学科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了解专业发展瓶颈,争取在这些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并将之作为国家奖学金的参评与竞争资格,以回归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价值追求本真。

2. 制定科学的分类评选标准,端正科研学术风气

奖学金评选标准的科学性、全面性决定了评审的质量,同时影响着政策价值追求的实现。与本科生国家奖学金不同,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更加注重考察研究生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实践的能力。因此,高校在制定具体评审细则、审核奖学金候选人相关材料时,应按照国家《评审办法》的总体要求,遵循并彰显以科研为主导的价值取向。通过明确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的科研成绩在国家奖学金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比重,利用期刊等级将科研成果进行分类评价,严格把关学术成果质量,以激励研究生提高科研产出质量,促进教育资源使用效益的提升。为避免奖学金评定操作中科研所占评选指标权重绝对化,导致“唯科研论”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制定评定办法和评定细则时高校还要遵循不同学科的特点,构建多元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价体系,以考察研究生的综合素质。①应根据研究生的学位层次、学科领域、培养规格的不同来确定国家奖学金的评定项目与权重,如对博士研究生重点突出科研项目的考核与评定,对硕士研究生在强调科研基础上注重思想品德与社会实践的考查;对文科生侧重学术,对理科生侧重科学研究,对工科生侧重专利研发,对艺术生侧重专业实践等[7]。②应建立量化评定表,对思想道德、社会实践等指标进行量化考核,做到既不因思想道德与社会实践作为参评的“软指标”而将其弱化,也不因奖学金的竞争而局限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和论文发表的数量。

3. 构建多元化宣传教育模式,增强宣传示范效应

高校和院系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要做好宣传示范工作,包括前期的奖学金政策内容宣传与后期的获奖者优秀事迹表彰。①综合利用多种媒介拓宽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政策的宣传途径。结合传统宣讲与现代媒体信息传播等方式,如借助新生入学手册、学校官方网站、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栏、辅导员通知等,向广大研究生解读国家奖学金政策的内容,包括评选标准、评定流程等,扩大政策影响力,使研究生能够了解并正确认识国家奖学金的价值导向,鼓励其脚踏实地、积极进取。②奖学金评审结束后,除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之外,应采取更加多元的宣传教育模式,对获奖者的优秀典型事迹进行表彰宣传。例如,召开主题班会、举办经验交流会、成立获奖学生宣讲团、学校网站报道、专题演讲等,来激励获奖者将外在的荣誉内化为自我前进的动力,多方面督促和完善自己,同时为其他未获奖者树立榜样,激发其内在潜力,不断缩小他们与获奖者之间的差距,共同营造追求卓越、勇于创新和勤于实践的良好氛围。③增强政策标准制定与奖学金评审的民主参与程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可以邀请部分学生代表参与国家奖学金评审细则的制定与奖学金的评审,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评审标准、评定程序等政策内容与政策文本精神,对政策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从而提高广大研究生群体参与奖学金评选的积极性,使政策的激励价值得到有效发挥。

4. 建立有效的评价监督机制,保障政策规范执行

与本科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相比,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政策实施起步较晚,但它作为一项教育政策,在促进研究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奖学金政策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及时反馈,以从中找出最佳决策的依据,保障政策规范执行[7]。①高校应通过完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绩效评估机制,了解政策的实施效果,在此基础上改进和完善制度设计,更好地指导研究生成长成才[8]。为此,学校内部应成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政策实施绩效评估小组,借鉴学业评估的方法,对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过程的规范性、评审标准的合理性、评审流程的公正公开性、研究生参与积极性等进行线上与线下调查,结合学生学业成绩、学术与专利成果等综合评价政策实施效果,检验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政策是否符合政策颁布的初衷,防止或纠正政策实施中造成的育人偏差。②高校应进一步完善奖学金监督管理机制,对奖学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必要的监控,并及时反馈给上级相关部门。例如,通过定期回访获奖者或者让同学和老师留心观察获奖者的日常消费状况,督促他们合理使用奖学金,发现有滥用资金者应及时对其批评教育,若有铺张浪费且屡劝不改者,或后期发现有学术不端或思想行为不端者,可追回其获奖荣誉与奖励资金,剥夺其国家奖学金参评资格,以此引导研究生树立诚信意识与正确价值观,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1] 财政部, 教育部. 关于印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教[2012]342号[A/OL]. (2012-09-29). 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9/201210/t20121022_143547.html.

[2] 王战军, 李明磊. 研究生质量评估: 模型与框架[J]. 高等教育研究, 2012(6): 15.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EB/OL]. (2010-07-29)[2017-12-07]. http://old.moe.gov.cn/ 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

[4] 教育部, 财政部. 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办法》的通知: 教财[2014]1号[A/OL]. (2014-02-2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5/s7505/201402/t20140227_ 164956.html.

[5] 曹雷, 邢蓉, 张喜臣, 等.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价值取向、评定原则及制度探究——H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定的实践[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4(8): 27-31.

[6] 马世洪.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价值导向、现实错位及改进对策探析[J]. 当代教育科学, 2017(2): 59-62.

[7] 张茂聪, 杜文静. 教育政策评估: 基本问题与研究反思[J].教育科学研究, 2013(10): 19-24.

[8] 曲绍卫, 范晓婷, 曲垠姣. 高校大学生资助管理绩效评估研究[J]. 教育研究, 2015(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项目“我国高校国家奖学金奖励政策执行研究”(编号:CIA160222)

10.16750/j.adge.2018.12.005

张茂聪,山东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济南 250014;陈萍,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济南 250014;范晓婷,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讲师,济南 250014。

(责任编辑 周玉清)

猜你喜欢

奖学金研究生政策
政策
政策
学成必有为 不忘桑梓情——写在“谈智隽奖学金”第二十七次颁奖大会后
助企政策
政策
打电子游戏是浪费时间?对那些获得电竞奖学金的人来说并不是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奖学金图解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感恩的心——20名获得康世恩专项奖学金学生的来信摘录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