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寄宿初中班级管理策略研究

2018-02-26

关键词:生活习惯初中生心理

(武乡县监漳镇中学 山西长治 04600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农村很多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留下自己的孩子,这些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父母的关爱和照顾,逐渐形成了一种孤僻的性格。在初中寄宿的管理过程中,通过老师有效的关心和照顾,可以很好的改变学生自身的性格。

一、农村初中生寄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太少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农村教育落后的情况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由于我国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在农村任教的老师们,还存在一定的能力欠缺。在初中生已经开始寄宿的教学管理进程中,老师不仅要负责学生的知识学习,对学生的饮食起居也要进行一定的关心。但是在实际的学寄宿管理过程中由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比较少,这样老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是很了解,在管理过程中也会出现非常多的问题[1]。

2.寄宿过程中存在欺凌同学的情况存在

在农村初中学生成长环境中由于缺少家长的有效引导,很多的学生在不开心的时候,就会使用暴力了释放自己的压抑的情绪,随着初中的寄宿管理,更多的学生居住在一些,就出现了让人心痛的校园欺凌的现象,有的学生在班级中自称“小霸王”,对看不顺眼和不听自己的话的同学,就进行殴打辱骂。这样的生活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老师必须发挥自己教师的权利责任,要引导学生的成长和学习,不能让欺凌称霸的现象在班级在中出现。

3.寄宿条件太差

在很多僻远的农村,不仅教学条件太差,并且寄宿的条件也是非常差的。在偏远的山区,由于没有足够的教室,学生还要进行住宿,为此学生们将课桌拼接在一起这样充当床,学生带着自己的被褥睡在一起互相取暖。由此可见我国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并不是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简单,还要低学生的住宿、衣食出行等等方面,进行加快建设,全面提高农村的教学水平。

二、农村寄宿初中管理的具体策略

1.寄宿管理制度的制定

在初中生寄宿的管理中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制定宿舍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先让学生熟悉居住的环境和条例规定。农村的学生由于父母的长时间不在家,在从小到大的生活习惯已经养成了,不仅没有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对自己的饮食起居也没有一个良好的习惯。老师要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学生寄宿的纪律性和安全性,就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2]。

由于很多的学生都是第一次寄宿,心理会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老师一方面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另外一方面就是对学生情绪的引导和关怀,让学生能够尽快的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老师制定的规则主要包括集体公寓的卫生打扫,分为两个学生一组,一个人拖地另一个人扫地,将所有的学生安排到卫生打扫中,对于打扫的不干净彻底的小组,多加进行一次打扫,对于打扫的干净整洁的学生,老师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表扬。

在学生寄宿的过程中,肯定会因为性格的不合,生活习惯的不适应而发生摩擦,有的学生由于个人的原因在出现摩擦的时候,甚至会进行大打出手和其他学生扭打在一起,严重的影响了寄宿管理的规章制度,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一定要第一时间去汇报给老师,请老师来进行处理,对学生进行训导,并加强对学生寄宿的管理,避免在以后的生活中出现了类似的事情[3]。

2.多个学生进行交流实现人性化管理

在学生寄宿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变化的就是心理,很多学生孤僻内向的性格就是这个时间内行成的。老师为了清楚的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仅要和学生进行单一的沟通交流,并且为了对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况进行了解,老师还要去进行家访,去每一个学生的家中,了解学生家庭的情况和学生成长的情况。在经过了调查走访之后,老师才会知道学生性格为什么会孤僻和内向,并且老师也知道了如何对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让学生走出自卑的阴影,变得更加活泼开朗。在学生进行寄宿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不时的要对学生的生活进行一定的关心照顾,由于大都数学生的家长都不在身边,老师的关心和照顾,就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急需的,老师要和学生拉近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厚重的爱,在学习成长中都一个可以依靠的人。

3.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生活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是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基石,由于农村的学生在小学的时候,没有受到很好的引导,自己的生活习惯混乱不堪,有的学生在上初中之后,还没有养成刷牙的好习惯,可见没有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学生的生活质量变得多么的差。在初中学生寄宿的过程中,对学生生活习惯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生再长大一些,生活习惯就固定了,不容易改正了。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中,老师首先要以身作则,进行言传身教,让学生通过模仿自己的形式,来逐渐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

4.学生心理卫生的教育

随着学生的不断长大,心理和生理已经逐渐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对待外界事物中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在进行寄宿的过程中很可能由于一个学生的心理变化,而影响到其他的学生。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学校可以邀请一些心理老师来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并且给教学老师传授几个实用的管理方法,在学生的心理出现变化的时候,老师可以及时的进行干预,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心理变化。同时老师还要密切的注意学生由于心理变化而导致的行为变化,这样老师就可以进行帮助学生,也是我们所说的早发现、早干预,一定要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卫生,不能让学生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诱惑和影响,通过老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为学生建造一个和谐、安全、平等的学习成长环境[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农村初中生的寄宿管理中可以反映出很多农村教学中国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寄宿管理中一定要发挥好老师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猜你喜欢

生活习惯初中生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胃病的影响
当心!这些生活习惯 正在摧毁你的听力
心理小测试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心理感受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