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2018-02-26

关键词:经验意识小学生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昌新小学 山东青岛 266300)

《国家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能力。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应,是人们在现实中运用相当广泛的数学运算方式和行为,相对于应用机械的、繁杂的运算更具有数学价值。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我发现,新课标理念引导下的估算教学,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达成,还是教学内容的安排都发生了许多实质性的变化。因此,估算教学得到了关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让小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估算方法,对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数感及数学应用意识都有积极的意义。

一、结合生活情景,帮助学生积累经验

对于小学生来说,估计的生活经验较少,对估计的作用还不清楚。因此,首先要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状况来认识估计的意义,了解何时使用估计,何时使用精确计算。估算着不断地将被估计的事物与已经经历过的经验进行比较,并不断地尝试丰富估算着心中所累积的经验。比如,在教学加法估算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情境:妈妈领着明明到一家书店买书,超市的货架上写着《小学生作文全集》28元;《数学一点通》7元;《创新作文》12元;《智力经典》29元。妈妈带100元钱够吗?对于以上情境,学生比较熟悉,也理解只需要大致算一下要多少钱即可,30+10+10+30=80(元)不必要算出精确值,何况情境中有4个数量如果算出精确值也太麻烦,这样学生就体验到了估算的价值。在这个基础上再设计第二个问题“营业员应收多少钱?找回多少钱?”让学生理解要解决这俩个问题就必须计算出精确值。通过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估算的价值,理解了估算和精深=算的区别。

二、鼓励学生大胆估算,掌握估算方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中要在具体的审题、解题、验证中教给学生估算的方法。使学生既能凑整、算得快,又与实际结果相差的尽可能小的方法进行估算,但在具体的情境中就必须根据当时的情况往大里估合适,还是往小里估合适。例如还有很多好的估算策略先估后调、取一个中间数,利用特殊的数据特点进行估算,要使学生有一个经验的积累过程,要善于总结,灵活地使用,提高他们学习估算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让估算走进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凡是合理的估算方法我们应当给予肯定。

三、感悟估算的价值,学会估算策略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思路,教给学生利用估算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首先,让学生掌握预测策略,即对问题的范围作出合理的估计。如果计算结果超出这个估计的范围,答案是错误的。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掌握整体地信息,并迅速运用直觉思维作出判断,引导解决问题的方向,从而达到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其次,让学生掌握估算策略,能保证估算结果会更接近准确值;例如:387+212,有的学生把387估成390,212估成210,390+210=600,结果约是600,有的学生把387估成整百数400,212估成210,400+210=610;估算策略不同结果也不相同。

结语

宗上所述,数学估算应该有原则可循,它必然是采用口算形式,在允许的范围内,越简单越好。估算在运算教学较大的计算题里起着对计算得数的定性估侧作用,方便与计算得数进行比较验证。培养估算意识就像算法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非一节课就能解决的,但我们老师要做的是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估计是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调整。在估计和精确计算的比较中,学生应该学会反思。教师应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评价策略,形成评价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让小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估算方法,对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数感及数学应用意识都有积极的意义。

猜你喜欢

经验意识小学生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我是小学生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