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好文章的灵魂
——浅谈小学作文情感渗透教学

2018-02-26

关键词:真情母亲情境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峰前小学 福建泉州 362803)

古人有云:“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即情感乃是文章的生命。只有真情的流露,实感的抒发,文章才有活的灵魂,改革现代作文教学,必定要重视触动学生的真实情感,从生活感触之中找体验,唤起美好情愫,这才能点燃习作欲望,使之“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

没有亲身的体验,没有真情实感,写出的文章就像没有血肉和思想的木偶。早在八十年代中期,日本的教育就把注意培养心灵美好、思想丰富、精神充实的孩子作为教育的重点。这对目前我国向素质教育转轨而进行的中小学的教育改革,无疑是一个借鉴。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是无法让自己的真情实感流露于笔端,怎样才能触发真情,让他们倾吐真言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设情境,触发真情

学生的心灵是单纯的、美好的,像一扇虚掩的窗。推开后,那将会是多么美好的小世界呀l所以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与他们的心理相适应的情境,让他们敞开心扉,处在情感的氛围中,触发真实的情感。

1.唤起生活记忆,进行情感体验。老师筛选一些发生在学生周围的,并曾使学生动过情的事,进行提炼与加工,主要是通过老师那种触动感情的语言描述,来重视生活情境,使学生的思绪回到当时当地的情境中,重新点燃感情的火花。例如,班上有同学发生了什么意外或不幸,同学们伸出援助之手。像这类的事老师在课堂上进行表情描述,是比较容易使学生动感情的。当然,这毕竟是特殊的例子,一般情况下不一定有。其实,生活中许多平凡的小事也同样动情。或者只是父亲一个关切的眼神,或者只是母亲一个灯下埋头的背影,或者只是一句贴心的问候,或者只是伙伴的一次理解。虽然平平淡淡,却感人至深。教学生学会捕捉每个情感变化的微妙细节,细细品味,体会真情,然后才诉诸于笔端。文章就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显得羽翼丰满。

2.利用电教手段,以视听助激情。除了语言,音乐的巨大感染力也是不容忽视的。例如播放乐曲《让我们荡起双浆》,是让学生通过乐曲回想往日师生同游公园,荡舟湖面的情景,回味师生情谊或同窗友谊。优美的乐曲,把学生的情感带往美的去处,调动潜藏于学生心里的美的情感。

二、以情激情,情境相生

凭借部分学生被激起的真情实感,掀起全体学生的感情波澜,可使课堂气氛高涨,学生情感触发达到高潮。学生间的情感最接近,他们的心是相通的。在一个班级中,某位学生饱含真情的一段口述,对其他学生能引起情感上的连锁反应。例如一位学生讲述自己秋游那天,把所带的食品弄丢了,他们小组的野炊就无法进行。正急呢,在他们身后不知啥时交出了各种各样的食物,虽然每种只有一点,合起来却比别人多出的二三倍呢?那是同学们从自己不太丰厚的一份之中分出的。望着一张张若无其事的笑验,他的心理热乎乎的,他说:“平时我在口头上也讲集体好,集体温暖,而那件事才真正让我感受到同学们所蕴含的情谊,感受到集体是多么温暖,”这由衷的真情,一下子强烈地感染了其他同学。此时,老师再从旁点拨,推波助澜,引发共鸣。

三、抒发情感,引起共鸣

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性,需要学生对写作对象产生情感体验,必须以教师为中介。如果教师首先对命题无动于衷,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情感倾向,那就无法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因此进行作文教学教师不仅要酝酿愉快的心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捕捉能够产生的积极情感,同时还要努力寻觅自己感情的立足点,以教者对作文对象的挚爱之情感染学生,唤起作文动机。在指导学生完成《我的妈妈》的习作时,先引导学生回忆在课文里认识了哪些母亲的形象,她们有什么共同的品质?让学生从《麻雀》中的母麻雀,《春蚕》中的母亲,《穷人》中的西蒙……这一个个高尚的慈母形象中认识母爱的内涵,心中升腾起对母亲的爱。让他们回忆母亲关心自己的一件件难忘的事。接着教师饱含深情地说:“世上最无私的爱是母爱,为了儿女母亲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老师的母亲也是如此,在那个寒冷的冬日的夜晚……”我讲述了母亲一夜之间三次拆掉毛衣重新织,只为了把女儿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而她刚上完一天的班,天亮又要出发了。教者真情流露、深深地感染了学生,使学生始终置于一种深沉而热烈的爱的情绪状态,脑海中闪过一幕母亲关心孩子的画面,于是下笔有情,妈妈的形象便跃然于纸上了。

四、情至文生,声情并茂

抓住了学生感情跳动的脉搏,让他们写动情的事。学生有所感,自己觉得有了写文章的欲望,就可能写出带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此时,教师要做的就是鼓动学生倾吐。例如习作描写一种喜爱的小动物,一位学生说道,他家养的母狗与爸爸形影不离,一次外出遇到歹徒,多亏母狗的帮助才化险为夷,母亲把小狗送给别人,狗妈妈却神奇地把小狗又带回家来,狗错咬了舅舅,面对着母亲的打骂“低着头缩在墙角‘吱吱’地叫着仿佛做了错事的孩子。”这样点燃了学生内心蕴含的情感,一篇佳作便应运而生。

五、情真意切,恰如其分

一篇好的文章不能单方面地追求文辞的华丽,词藻的堆砌,要表达出真情实感,遣词造句必须恰如其分。如:《穷人》中,桑娜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后,“她心跳得厉害,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朴实无华的两句话,却从中折射出心灵高尚的光辉,引导学生体会准确,真实地描述了内心情感,重要的是恰如其分,不一定要有华丽的词藻、慷慨激昂的语句,更能打动人心的往往倒是流畅自然、朴实无华的语言。

教师以恰当的引导,点燃学生心中爱的火种,让真情感迸射出耀眼的火花,给文章以呼吸,给文章以生命,给文章以灵魂,也给读者一句肺腑之言。

猜你喜欢

真情母亲情境
我用真情守护你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以心换心见真情
真情扶贫见实效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给母亲的信
悲惨世界
真情关爱十六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