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夯实基础,注重能力

2018-02-26

关键词:字形基础知识写字

(黑龙江省望奎县和平小学 黑龙江绥化 152100)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有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其中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汉字是我们进行口语交际、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只有掌握一定量的汉字,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才能理解语句的意思,真正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才能真正做到表达情意。可见识字教学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搞好识字教学呢?这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在探讨的课题。

一、强化识字教学,夯实基础,培养能力

识字教学可根据年级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在小学,我们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小学低年级可采取“内学内练”的方法,中高年级可采取“外学内查"的方法进行。因为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知识掌握程度比较少,自学能力差。所以,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外学内查”是中高年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如识,具备了自学生字的方法,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在布置预习时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掌握音、形,义。在学习新课时,课内对学生进行检查自学情况,这样就把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汉语拼音识字和利用工具书自行识字结合起来。因而,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识字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二、难易结合,由浅入深

汉字是方块字,形体各异,繁简难易差别很大,因此在识字教学中,要注重突破难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例如:我在教“赢”字时,考虑到它的笔画繁多,结构复杂,整体识记就不容易记住字形,于是就采取“拆散部件”来分析它的字形。“赢”字五部编成儿歌:亡口不能言,月可做河山。贝是人民币,百姓称为凡。五字合一字,赢字记心间。要求学生识记,这样拆散部件,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进行识字教学,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并把枯燥乏味的硬性识记,变成了有趣的游戏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这样才能把识字教学教活,学生学活,真正做到把教师的“教会”变为“会教”,把学生的“学会”变为“会学”。

三、坚持规范写,及时练,经常用

写字是语文教学中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功,它和识字的关系非常密切,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手段。首先严格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点、横、竖、撇、捺、提、折、钩”八种汉字笔画名称及写法,并逐步掌握二十八种汉字笔画名称及写法。在教学中随时出现随时教,乃至达到全面掌握。其次必须掌握汉字的笔顺规则,不按书写规则,没有顺序地乱安排笔画是写不好的;再次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首先要正确书写不要随意增减笔画,要摆布匀称,字形规范,间架结构合理适度,字迹要清楚,行款整齐,这样指导学生写字能正确流畅。其次还要经常对学生进行默写,听写和仿写。我们都知道,写字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手段。当学生识字以后,如果不及时指导书写,就容易忘却。只认不写等于白扯,字形就难以记住。只有边认边写,使学生的视觉和动觉协同起来一齐工作,字形就会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在识字教学中只有在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的基础上,通过练写巩固,才能使识字和写字有机地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而达到最佳识字效果。另外在识字教学中我紧紧把住使用汉字的关口。如学生作文时,必须强调已经学过的字必须使用,不允许用拼音代替。教师必须时时刻刻提醒学生这样做。避免出现一味使用拼音代字,而忽略使用汉字的弊端,造成识字量低下的恶果。

在批改作文时,学生文章中的每一个错字,我都逐一改正过来,并要求学生重新写一遍。此外,对学生其它科目中出现的错别字,我也都要求学生在错字校正本上一一改正。坚持这样的识字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识字率,加强了写字基本功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用字能力。经过几年实践,我体会到教学生字必须做到“知音形可读写,熟知意思能用活,巧教汉字效果好,坚持演练益处多”。

四、强化阅读创新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一个必须强化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基础知识固然要认真教学,而且要让学生学得好,现代教学不仅仅是基础知识的教学,关键是要在学生掌握了知识之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地去再学习,并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意即创新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1.开发潜能,促使学生大胆联想

学生牢牢掌握教师传给的知识,这是学生学习的基本目的,但是,这仅仅是目的之一。更主要的是通过已获得的知识再去大胆的联想,这样就必须先开发学生的潜能。其一是“看”的潜能。眼睛是洞察切事物的窗口,训练学生能看清事物,并且会看清事物的本质,这是极其关键的。让儿童用眼睛了解自然与社会,使儿童受到陶冶增强观察能力;其二是“思”的潜能。脑是人体的最高指挥部,能把看到的信息通过脑的思维,才能做出决定,并且下达命令,由口讲出来。这样“看一思一说”是一个有机结合。其中最主要的是“思”,因为它支配“看”和“说”因此对“思”的训练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方面应该这样做:训练儿童发现问题,因为只有问才能积极思维,只有问才有分析,也只有问人的人,认识才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新的飞跃,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大胆联想,就能把获得的知识进一步升华。如我在教《动物过冬》一课时,有的学生提出了这样一连串的问题:到了冬天,为什么燕子飞回南方,而麻雀要留在北方?为什么青蛙要钻进土里,而不钻进水里......我就引导学生大胆联想,讨论气氛非常热烈,争论得很激烈,说得非常好,最后把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答。因此引导学生大胆联想,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联想,就如帮助雏鹰尽快长出丰满的羽翼,使之奋飞于广阔的蓝天之中。

2.夯实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必须要使学生基本掌握已学过的基础知识,因为没有科学知识和技能,便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和灵活的思维,就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在使学生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再精心策划,把“教、学、做”结合起来进行,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方面。同时引导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手脑并用,才有可能创新。既由行动而产生思维,由思维产生新价值。这就需要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生领情。同时引导学生在做中质疑问难,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真正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能力。学生一旦养成了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他就会产生创新精神。才能会创造性地进行学习,这样发展下去就会成为真正的创造型的人才。

总之,小学语文必须坚持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只有二者兼顾,才能有机结合和统一,学生才能均衡,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字形基础知识写字
清律的基础知识
我学写字
学写字
甲骨文“黍”字形义考
甲骨文中的字形直立化二则
写字好看,需从小“练”起
我学写字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掌握基础知识
添一笔变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