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
2018-02-26
(西安高新第一小学 陕西西安 710075)
[教材分析]:全文以“烛光”为线索,层层推进,让读者的心随着它的点燃、熄灭、重新点燃而一次次揪紧!可谓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同时文中对伯诺德母子三人动作、神态、语言的刻画以及心理活动的隐形描写特别细腻,是全文的重点所在,自然,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
[教学目标]:1.抓住线索“烛光”,感受当时紧张、危急的氛围。
2.抓住人物动作、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体会伯瑙德夫人一家三口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抓住人物动作、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体会伯瑙德夫人一家三口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
[教学难点]理解“生死攸关”的含义,体会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方法]朗读法、对话法
[学习方法]自主阅读、合作交流
[教学时间]40分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利用曲线图回顾情节
1.直接导入(师板书课题,强调“攸”的写法)齐读课题。
2.老师给关键词,请同学来上台粘贴出情节曲线,回顾课文的主要情节。
师小结:从这一波三折的情节曲线中我们感知到小说情节的跌宕起伏。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语文阅读教学应激发学生情感的参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伴相随。此环节由学生粘贴情节曲线,回顾课文内容,为之后的课堂对话奠定情感的基点。]
二、紧扣“烛光”感惊险
1.如果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概括自己读了这个故事情节的感受,你们选择哪个词?
2.快速浏览课文3-7自然段,文中哪些词句最强烈地传递给你紧张、惊险的感觉,画下来,旁边简单批注。
师小结:此时此刻,你最想用哪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情况的危急?
这就叫“生死攸关”(回读课题)
[设计意图: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最大的使命是要让学生学习、理解、感受语言的内容和形式,理解怎样的语言意图,及至最后能挥洒自如地加以运用。此环节就扣住了本文线索“烛光”,将对话的焦点放在了蜡烛上。让学生自己通过与相关语言的亲密接触,体会当时情况的危急。]
三、品读言行悟“智勇”
在此生死攸关之际,伯瑙德夫人一家是如何与德军巧妙的周旋的。让我们把目光集中到人物上,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3-7自然段,画出相关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旁边简单批注。
师小结:孩子们,我们通过抓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体会人物形象,他们想出了不同的办法去保住了情报,表现出机智、勇敢,最终化险为夷。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了一个极具开放性的对话话题,目的是尽可能的让学生以多元视角对文本进行多维思考。但是这里的多元解读,不是信马由缰,而是基于文本的有根有据的交流,是在互相的补充、碰撞、争辩中,在师生充满情感磁场的对话中水到渠成地让学生的个性解读与文本的隐性价值相契合。]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学到这里,你对生死攸关的烛光有没有什么新的理解?(提升到对祖国的爱)
拓展延伸:“自古英雄出少年”,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也涌现出许多这样的英雄事例:浪里戏鬼子的雨来,巧送鸡毛信的海娃,烈火破敌岗的张嘎,英勇斗日寇的王二小……老师希望你们也向这些小英雄学习。
[设计意图:“文本只是一个例子,”我们要走进文本,也要走出文本,“进”,深挖中心,表达爱国之情;“出”,拓展延伸,战争中涌现出来的小英雄们,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五、布置作业,想象写话
续写《生死攸关的烛光》,想象敌人走后的情景。
[教学反思]
课堂就像一条流动的河,我们不能苛求每一个细节的完美,但可以渴望在河水流动的过程中不时泛起浪花朵朵。从宏观上看整堂课,有以下成功之处:
1.目标明确,设计有层次、有梯度
《生死攸关的烛光》我设定了两个教学目标,将这堂课划分成两大板块——紧扣“烛光”感惊险和品读言行悟“智勇”,它将成为我这节课的“骨架”。那么如何做到层层递进呢?我又将其划分成四个小步骤,依次是:找、品、读、悟,这样,孩子的学习不是分割开的版块,而是每一项任务的落实都是建立在前一项完成的基础之上,循序渐进。
2.创设情境,指导朗读,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我在“初读,整体感知”和“再读,重点感悟”这两块的处理上,只是想引导孩子准确简洁地表述内容,反馈孩子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情况;接着通过孩子的感情朗读、教师点拨使孩子关注“外紧内急”,旨在为孩子个性化体验人物渲染万分危急的斗争背景。在“三读,自主探究”这一主要块面上,通过“找、读、悟”的方法理解、感悟、运用语言文字。基于此,学生对人物的体验确实超出其对人物的原有认识,或更丰满了,或更深入了。
一节课我们不仅要整体关照,还要关注“细节”,我在细节方面做得不足,比如读文形式稍显单一,我要在今后的课堂上如何优化教学,适当的变换读文的形式,同桌读、小组合作读、男女生搭配读,让下次的课堂在这些方面不留遗憾。
且行且学,且学且进。我知道,我所追求的教育之美永远都在前方,在我不能穷尽的地方,读书、思考、实践、写作,我将一直行走在教育探索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