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2018-02-26

关键词:圆明园多媒体教学多媒体

(吉林省德惠市第六小学 吉林德惠 130300)

一、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的运用能够有效地优化教师的备课环节,教师在在课前能够利用互联网多方面地收集有用的资源和信息,并且做出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课件。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会搜集与之相关的视频、图画、音乐,这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在搜集各种各样的材料时,教师可以剪辑影片,录制优美的视频、曲子,形成教育性、艺术性、科学性的课件。

多媒体在传递语文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一方面,利用电教媒体,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扫除知识盲点,理清知识内在的联系。多媒体教学声、形、色集一体的独特特点,能够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活动,身临其境地掌握更多知识。在教学中新添的学习内容,有助于学生开发思维,将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变了主动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小学生尚处于身心发展的初期阶段,受年龄和知识的限制,对教材中一些知识比较跳跃且内涵深刻的文章很难产生共鸣。而多媒体教学能够将这些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和具体,学生可以领悟作者的感受,与之产生共鸣。

二、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小学生处在爱玩、好动的阶段,在上课时很难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也容易被其中事物影响。同时,在上课之初,也能够迅速进入状态,课堂学习效率较低。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不创设一定情境,学生也无法真正身临其境,无法调动全身的求知欲望。比如,在教学《蝙蝠和雷达》一文时,在一开始的课堂中,教师就利用电脑演示加配乐的功能,为学生展示一副情境:在夜空中,有两盏灯越来越近,并且随着嗡嗡的声音,飞机也由远及近。在这样的意境中,教师引出一个问题,问学生飞机是如何在黑夜中保持安全飞行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流思考,引申到蝙蝠上。教师告知学生蝙蝠就是在夜里飞行的,并且它无论如何飞,都不会与其他东西相撞。学生听完之后,对蝙蝠等相关的内容就会感兴趣得多,也点燃了他们思维之火,激起他们学习这篇文章的欲望。

又比如,在《圆明园的毁灭》的学习中,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将烈火燃烧下的圆明园呈现自爱学生眼前。这一情景,会立马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他们不禁会问:到底是谁放的火?之前的圆明园又是怎样的情境?圆明园为何会遭到打劫、焚烧?正是这样一连串的问题,才能够勾起学生阅读原文的欲望,充分挖掘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2.利用多媒体的配乐和朗诵,激发学生情感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占据很大一部分,并且学生要在阅读中充分体验作者的感情。如果教师仅仅是死板生硬地教学阅读,学生通过识字是远远不能体会其中深刻的含义的。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情感,对课文产生情感、对作者产生情感。声音和配乐能够冲击学生的听觉感官,激发他们的情感。这就表明,教师应该紧紧抓住多媒体配乐和朗诵这一功能,通过对文章的朗诵,使得学生入其境、通其心,最后感其情。例如,教师在教学《丑小鸭》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多媒体课件,并且分片段地插入画面以及片段的配音。通过这样的配音,课文中的角色也活灵活现,学生立马就有了阅读兴趣。课堂气氛也活跃了,教师再引导学生揣摩每一角色的特点,通过分析人物的神态和语气,有助于学生充分体验课文的情感色彩。

又比如,在授课《桂林山水》一文中,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初步了解文章,使其脑中有大致的山水景象。其次,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录像的功能,让学生徜徉在美好的山水中,再加上优美的配乐。学生闭眼感受,在悦耳动听的曲声中,漓江、山峰、竹筏都能够瞬间让学生产生共鸣。这样一来,学生就将所学、所闻、所见融合一体,仿佛置身于迷人的桂林山水中。这种配乐和录像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感官感受,使得学生迅速进入情境,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学习课文。

3.利用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

在以往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仅仅是通过口头传授知识点,学生由于缺乏经验,很难理解其中静态和抽象的知识。而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迅速地为课堂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并且以形象、直观地方式将死板的知识生动起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增强学生对内容的理解程度,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得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简洁,并且由浅入深拓展知识。学生通过鲜活的实例,能够形成自己理解和心得,最终实现自我发展。比如,在《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中,学生可能很难理解圆明园的建筑精华,也难以想象英法联军的罪行。这两方面的困难,会导致学生无法理解课文的主旨思想。因此,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多媒体,强化学生对圆明园的情感。首先,借助彩色简笔图画呈现出由星星和月亮组合的图形,让学生充分理解众星拱月这一词的意境,再为学生展示圆明园的平面图,方便学生弄清圆明园的分布情况。在这样的图画中,学生能够凭借想象体会圆明园的壮观。其次,借助音乐功能,让学生借助配乐感受喧闹的买卖街、高大的西洋楼,这能够进一步让学生产生对圆明园的热爱之情。最后,教师用视频功能,播放出英法联军是如何侵略、毁灭这一艺术殿堂的。通过图片、录音、影视这三者结合,学生加深了对英法联军的认识,在心中也会更加惋惜这一艺术殿堂的毁灭。学生充分地感知教材,突破了重点和难点,他们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这一辅助教学工具,教师能够优化教学资源、课堂结构,使得学生在逼真的学习环境中激发自己的思维和创造力,从而加深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突破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总而言之,在深化教育改革,引进多媒体教学的实践探索之路上,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并且充分结合图像、视频、音乐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猜你喜欢

圆明园多媒体教学多媒体
珍贵老照片,还原圆明园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游圆明园有感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圆明园里过大年
满江红·圆明园
活用多媒体 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小学多媒体教学刍议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