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计算课更加生动有趣
——“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案例比较分析
2018-02-26江苏徐州市铜山区三堡实验小学221112赵纯洁
江苏徐州市铜山区三堡实验小学(221112) 赵纯洁
“有关0的加减法”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48~49页的内容。传统教学一般从例题入手,大致教学过程如下。
一、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一]
首先教学例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懂图意,列出算式“3-3”,并得出结果“0”;然后以同样的方法教学例2,得出算式“5+0=5”;接着教学“想一想”;最后进行巩固练习(第 45 页第 4 题)“4+0;2+0;3+0;0+4;0+2;0+3;4-0;2-0;3-0;4-4;2-2;3-3。”
完成练习后,让学生通过比一比,得出有关“0”的加减法的规律。
上述教学,依据教材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致不高,课堂气氛较为沉闷,教学效果一般。
[教学设计二]
1.以故事情境引入
情境引入:森林里住着猴子一家。有一天,猴妈妈对小猴说:“孩子,妈妈有事要出去,午饭已经放在盘子里了。”
(出示情境图:左图盘子里放5个桃子;右图盘里一个也不放。)
2.教学新课
(1)“0”的加法
师:你能帮小猴算算猴妈妈一共给小猴准备了几个桃子吗?怎么列式?[板书:5+0=5(说说算式的意思);板书:0+3=;4+0=;0+1=。(指名学生说得数)]
师: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1:0和一个数相加还得这个数。
(2)“0”的减法
师:到了中午,小猴开始吃桃了。(边说边拿下桃子)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么列式呢?[板书:5-5=0(说说算式的意思);板书:5-0=(指名学生说得数)]
师:这两个算式是什么意思?谁能讲一讲?
师:你能再说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吗?
随即板书学生说的算式:3-3=0;4-0=4;1-1=0;2-0=2;0-0=0;3-0=3……
师: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2:两个相同的数相减等于0,任何数减0还得这个数。
二、教学反思
1.以故事为主线
新课程重视数学教学生活化,提倡“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计算教学本身枯燥乏味,如何让学生学得有趣则显得尤为重要。教学设计一按照教材例题顺序,依次出示两个片段,从而引出“3-3=0”“5+0=5”。这样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教学也能完成教学任务,但课堂未免显得有些单调。而教学设计二则舍弃了教材例题,以故事“猴妈妈准备午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帮小猴算桃子个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得出“0和一个数相加还得这个数”的结论后,继续以故事“小猴吃桃”引出“5-5=0”,这样学生在情境中理解了“一个数减0还得这个数”的减法规律,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新课部分以生动有趣的故事贯穿其中,学生学得其乐融融。
2.灵活处理教材
教材是设计教学的依据,但不是“圣旨”般的存在。备课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情况加入自身对教材的理解,灵活处理教材。教学设计一按照教材的编排意图进行教学,在完成练习后,让学生总结0的加减法规律。但这时到了后半节课,学生已处于疲倦状态,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教学设计二在新课部分让学生自行说出算式,学生的思维处在兴奋状态,接着让他们比较、总结规律,印象则会较为深刻。这样,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进行教学设计,不仅使教学内容充实、饱满,而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3.了解学生,相信学生
新课程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课前,我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了解,并从学生的基础出发,让学生在故事中巩固加减法的含义,理解计算的结果。之后,放手让学生列算式并计算结果,最后再概括总结“0的加减法”的规律,这样充分展示了学生的能力,使他们自主建构了完整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