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迁之“迁”的精神意蕴
2018-02-26刘淑霞
刘淑霞
(西安文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西安 710065)
2018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致辞中再次提起交大西迁的老教授时强调:“他们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爱国奉献,无怨无悔,让我感到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同时让我感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1]习总书记之所以多次提及交大西迁的老教授,是因为他们始终保持着交大的优良传统;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蕴涵着、凝结着交大人的西迁精神,即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如果进一步从历史发展考量,不难发现西迁之“迁”有着更丰富的内涵和更深邃的精神意蕴。
一
西迁之“迁”蕴涵着交大人的爱国主义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大局意识。甲午战争惨败之后,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空前膨胀,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和一批有识之士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思想理念,于1896年在上海创办了交通大学前身——南洋公学。从交大成立伊始,交大人就把自身发展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创作于1897年的南洋公学院歌《警醒歌》,以“警醒”为题,深刻表达了交大师生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急赶世界先进水平的爱国情怀,其中的首段“言黄种之可危,庶几惧而思奋也”,呼唤国人警醒,启示国民奋发图强。
1907年,著名教育家、工学先驱、国学大师唐文治出任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交通大学前身)监督上任伊始,他就重拟“校歌”,进一步彰显交大人的爱国情怀和大局意识。辛亥革命爆发后,他发动师生捐款,支援沪上起义,并与伍廷芳等联合通电,要求清帝退位。“五四”运动爆发后,他曾连发三份电文给总统徐世昌和国务院,要求保释被捕学生。任校长期间(1907—1920),唐文治经常给学生演讲,介绍中国灿烂的文化传统,颂扬充满爱国激情的诗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331曾邀请孙中山、梁启超、黄炎培等著名人士来校发表时政演说,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激励他们为中华之崛起而奋发学习。
在唐文治等交大先辈的影响下,交大形成了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1926年初,中共南洋公学党团支部成立,学生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爱校斗争随之展开。抗日战争胜利后,交大学生积极参加政治运动,用血的代价铸就此时上海的“红色堡垒”。1947年6月,唐文治与张元济、叶恭绰、陈叔通等十人不顾个人安危,联名致函国民党当局,旗帜鲜明地谴责军警镇压学生的滔天罪行,声援上海学生爱国运动。[3]
新中国成立后,交大人识大体、顾全局,应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1955年4月初,中央决定交通大学由上海迁往西安。当彭康校长向师生公布了西迁决定后,教务长陈大燮在校刊发表文章,表达了坚决响应“政府的决定、祖国的号召”的坚定立场和明确态度。彭康校长曾明确表示:学校的问题“必须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合理部署来考虑”[4]。话虽简短,但掷地有声,表达了交大人心系国家发展的热诚与情怀,道出了交大人识大体、顾全局的真切心声。交大西迁,校长带头,教授响应,师生员工义无反顾。新校建设中,他们顾大局,讲奉献,攻坚克难,备尝艰辛,在艰苦岁月的磨砺中创造了不朽的业绩。
由此可见,从南洋公学到西安交大,交大的每一次历史性变迁,都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都适应了时局与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交大西迁的不仅仅是校址、校舍、实验室,还迁来了老一辈交大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服务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和大局意识。
二
西迁之“迁”蕴涵着交大人开放包容、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和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
开放包容,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是交大人办学的一大特色。创作于1897年的南洋公学院歌《警醒歌》,就已经反映了交大人开放包容的治学态度和取它山之石、博采众长的办学理念。
1899年,唐文治在《与友人书》中强调,在教育问题上,既要反对学习西方的皮毛而废弃中国固有的文化,也要反对“守其已知,拒其未能”的闭关做法。[2]5这种思想认识与蔡元培执掌北大时“兼容并包”的思想如出一辙,是大学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因子。在唐文治任校长期间,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思想等方面均仿效欧美名校;所聘教师(除国文外)均为受过良好的近代西方大学教育的中、外教师。
交大人办学的另一显著特点是尚实,主张“求实学,务实业”。在中国,实学思想始于北宋,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近代以来,实学思想尽显“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力图以西学之实补中学之虚,达到经世致用之目的。早在1905年2月,上海商务学堂监督杨士琦就向清政府呈文,提出创办电气专科。1906年7月正式颁布实施的《商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章程》明确提出:“除预科仍照习普通学科外,其本科分设四科:一商业科,二航海科,三轮机科,四电机科。”[5]
唐文治在清政府任事期间,曾两度出访欧美,考察美、英、法等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实业。考察欧美的经历、中国社会的危难现实,坚定了他为发展工业、振兴中华、培养科技人才而弃政从教的意志和决心。
1908年3月,唐文治在《咨呈重订章程和宗旨》中指出,要“造就专门人才,尤以学成致用,振兴全国实业为主”[2]19。1911年4月,他在《咨呈邮传部转咨学部文》中又进一步强调:“要以尚实为宗旨,使人人重于实学,……而不宜固之以虚荣。”[2]39为达此目的,唐文治主持制定校旗和校歌,相继创建、扩建金工厂、木工厂、理化实验室、电机实验室、铁道测量仪器室;增设铁路、电机、铁路管理、航海等专科;创建以工为主、工管结合的办学体制,为交大工科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追求卓越是交大人在人才培养上的一贯追求。唐文治在《上海交通大学第三十届毕业生典礼训辞》中,属望诸同学“必有大智、大仁、大勇之人,由英雄豪杰而进于圣贤,他日出宏济艰难,救我中国……”[6]62。寥寥数语,充分表达了唐文治及其后交大人秉承的“第一等人才观”,体现了交大在人才培养上的宏大目标与美好夙愿。
1937年6月,交大拟定新校训,即“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在“1933年校训”的基础上,增添了“求学、励志、力行、任事”四个词语。新校训相互间既有区别,各自有独立的思想内涵,又有密切的联系,构成完整的办学思想理念,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由于唐文治等各位校长治校有方,由于交大人的不懈努力,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交大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钱学森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时,要求在交大已学课程免修得到批准;王安去哈佛时未带交大毕业证书和成绩单而被破格录取。著名新闻记者、政治家、出版家邹韬奋曾在《对于吾校二十周年之感言》一文中说:“吾工业专门学校者,吾中华新学之先锋,而优秀人才之渊源也。树东南之风气,震声誉于环球……吾校为吾国学校中之最有历史、最有名誉者。”[3]
由此可见,交大之所以为交大,就在于交大有深厚的办学思想底蕴和良好的治学传统。从南洋公学到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再到第一交通大学,直至之后的国立交通大学,交大人始终秉持和传承着开放包容、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和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西迁之后的西安交大在沿袭这种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形成鲜明而独具特色的育人模式,取得了丰硕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到交大建校110年,西安交大为国家培养了运载火箭、神舟飞船、万吨轮船、内燃机、发电机等方面大批优秀人才,其中约两百多人成为两院院士。
三
西迁之“迁”还蕴涵着交大人的人文精神和崇德尚德的高贵品质。
人文教育是旨在促进受教育者人生境界提升和理想人格塑造,从而促进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在于人性教育,其核心在于涵养人文精神。早在南洋公学时期,交大就非常重视人文教育。交大这种中西合璧、工文兼备的办学模式源于19世纪60至90年代洋务派倡导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中学”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三纲八目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法律等社会科学。
1899年,唐文治在《与友人书》中就强调:“学者必尽穷天下之理,而后能完我万物皆备之原”。[2]51913年3月,唐文治在致交通部公函《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章程》中,明确提出本校“极意注重道德,保存国粹,启发民智,振作民气,以全校蔚成高尚人格为宗旨”[5]。在南洋公学时期,交大就设立一个特班,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兼任班主任。在该班,蔡元培为学生开的书单囊括政治、法律、教育、经济、哲学、科学、文学、伦理等各个学科。北大老校长蒋梦麟曾回忆说,交大人文精神让他形成了救国救家的思想观念,找到了立身处世的思想准绳。
交大的人文教育传统在西迁之后的西安交通大学得到了传承和发扬光大。西迁几十年来,交大人风雨兼程,砥砺奋进,使交大发展成为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济、管理、文、法、哲、教育和艺术等10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取得了丰硕的社科研究成果,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哲学社会科学人才。
交大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崇德尚德、德育优先的教育理念。崇德是一种促动人们从事德行的实践活动的能力或对这种能力的培养;尚德则是对“德”的理性肯定的趋向。崇德尚德能增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乃至国与国之间的和谐发展,是中华文明发展重要的思想渊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1909年,唐文治在《学校培养人才论》一文中,从“为工农商诸实业者,将尽出于学生”的思想出发,以家庭兴衰做比喻,说明办学者对待学生宜推诚相见,有爱护赤子之心,教导有方。他说:培养之道“在讲明道德,本身以作则。蒙尝有言:道德,基础也,科学,屋宇垣墉也。……基础未筑,则屋宇垣墉,势必为风雨所飘摇而不能久固”[2]29。1936年,唐文治在《上海交通大学第三十届毕业生典礼训辞》中进一步强调:“欲成第一等学问、事业、人才,必先砥砺第一等品行。”[6]63
唐文治在主掌交大期间,每星期日上午亲自在大礼堂开设国文课,结合道德教育,对全校学生讲授经学。他编写的道德教育教材《人格》一书中,主张把“诚、有恒、有耻、尚志、爱敬、尊师、公德、勤、俭”等作为学生修养德行的基本准则。
唐文治等老交大人身体力行,使崇德尚德、德育优先成为办学传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邹韬奋曾在《对于吾校二十周年之感言》一文中深有感触地说:“吾校学风有三不可及:一曰吾同学皆知自尊其人格而同时且知力尊他人之人格;二曰吾同学皆知勤奋学问而同时且极尊重他人之勤奋学问者;三曰吾同学毫无奢侈恶习而同时且知敬重他人俭朴。……此吾侪所当自省而保存发扬光大者也。此全国学校所当闻风兴起而共效法者也。”[3]
交大崇德尚德、德育优先的优良传统在西迁之后的西安交大也得到了传承。新一代的交大人从“爱国爱校、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等方面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用变革创新的实际行动,健全崇德尚德的制度体系。在传承和发扬交大优良传统与育人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各类主题教育、精品文化活动,不断创新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载体,提升第二课堂的育人成效,践行着“敦笃励志”的校训精神。
综上所述,20世纪50年代,素有“东方麻省理工”之称的交通大学,从繁华的大上海迁至古城西安,在大西北的黄土地上深深地扎根60多年。西迁之“迁”,凝聚着交大人的爱党报国的使命担当与服务人民的家国情怀,蕴涵着交大人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治学精神和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传承着交大人崇德尚德的高贵品质。西迁精神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今后它将继续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励和鞭策更多有开拓和奉献精神的国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忘初心、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