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堂歌曲赏析教学有效方法初探
2018-02-26陈鹏羽
陈鹏羽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新建中学,浙江 丽水)
素质教育理念下,要求我们初中音乐课堂要凸出显示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以培养青少年对音乐的审美能力、音乐审美思维和鉴赏技能为己任。实践中,音乐教师应当掌握课堂教学的“火候”,尊重每个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存在的差异性,明晰正确的音乐指导方法,促使更多的初中生参与到音乐欣赏课中来,在欣赏课理解音乐作品的真实内涵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感悟最真的音乐魅力。
一、夯实教师音乐基本功,提升自身艺术魅力
“树无根则难立足,水无源则必枯。”在指导初中生进行音乐歌曲赏析的实践中,我们教师自身的音乐基本功就如同源头的活水,通过我们教师不断地革新教学思想,学习教学先进的教学方法等,为音乐欣赏课注入新鲜的血液,从而激发初中生学习音乐知识,掌握音乐综合技能,陶冶情操,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只顾自己枯燥讲解的面貌,提升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艺术。
具体到实践中,一方面,我们可以依靠学校开展的各种音乐主题活动,如“我与音乐家的进一步接触”,即通过倡导教师聆听各位音乐家、音乐大师(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等)留下的名作,或者拍摄一段简短的视频,简述教师在音乐作品的聆听中所产生的体会等,以此种活动的方式,提升初中音乐教师的音乐教学基本功,优化自身艺术魅力。当然,另一方面,我们还应当不断地进行自我提升。因为,“求人不如求己”,当我们真正意识到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时,我们就会不断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提升,为进行有效的初中音乐歌曲欣赏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善于结合现代技术
音乐课,尤其是音乐欣赏课,首先教师应当营造一个和谐、融洽、轻松的学习氛围。因为音乐本身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的载体,就可以使人不知不觉地陶醉其中,并且放松紧张的神经,但是在如今的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我们却看不到这样一番样貌。教师单一地要求学生聆听音乐,不恰当的引导方法,使学生完全漫无目的,一节课下来,虽然听得歌曲不少,但是没有几人能够准确地说出“听到了几首歌?”“歌曲的名字都是什么?”“从歌曲中又学到了什么?”等。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而我们也能让学生切实地参与到音乐欣赏中,他们也就无法得到最深刻的体验和感受,培养其音乐审美能力就更是无从入手。
为此,笔者建议,我们可以结合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教学设备,运用多媒体从网络中检索到我们需要的资源,并且通过多媒体视频传递信息的方式,动态呈现给学生。如,在欣赏《二泉映月》这首二胡独奏时,教师就完全可以将这首歌曲插入到视频信息“盲人阿炳生前凄惨经历”中,让歌曲所表达的人间心酸、深邃愁苦情感在阿炳的真实生活写照下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也让更多的青少年切实参与到音乐欣赏情境中,感受作品创作人的创作天赋。
三、倡导学生以语言表达,抒发真实情感体验
《诗经·周南·关雎·序》中如此记叙:“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笔者臆测所谓的手舞足蹈就是因此而来的。当人听到好听、美妙的歌曲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跟着音乐进行手动、足动或者点头等,这些都是人参与到了音乐中进行体验和感知的有力证明,所以,我们在进行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中,也应当鼓励学生通过各种“动态形式”来表达对音乐的赞美和评判,这样他们才能得到最深刻的体会。比如,在学习《百鸟朝凤》这首唢呐独奏曲目时,传统的教学方式下,中学生大部分是埋头听,并且在课下我们询问学生课上学的哪一首歌曲?多半学生是回答不上来的。实践中,我们要坚决杜绝这样低效的教学状态,鼓励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体态律动,或者模范吹奏,或者模仿小鸟鸣叫,更或者像歌曲中的鸟儿一样展翅作飞翔的体态,等等。一方面,学生通过这样的肢体运动方式表达了对歌曲的正确理解,培养了其一定的音乐感知、体验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得中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在欣赏课中得到了锻炼,促进了身心的愉悦。
此外,语言表达的形式不仅是肢体,当然也包括我们传统观念中认为的口语表达和交流。很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生活经验丰富的人往往比固守家中的人更懂得人情世故。在欣赏《图画展览会》这首音乐作品时,首先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关于这首歌曲的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生前的一些经历,让学生知道作曲家是在何种情况下创作的这首歌曲。当学生知道了其创作背景后,便可以将此作为理解分析的依据,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表达自己对作曲家的个人看法,体会人与人之间真挚友情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