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思故我在,让议论文的分析更深刻些

2018-02-26

新课程(下) 2018年3期
关键词:李刚议论文事物

刘 源

(江苏省昆山文峰高级中学)

作为一种“训练性文体”,议论文是以分析道理为要旨,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抽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通过理论语言、论述色彩和强烈的思辨,对读者产生一定的说服力。通过这种理性的阐释,对读者的思想认识产生一定的影响。写作实践表明,辩证思维方法是提高议论文品质和思想的有力法宝。而议论文的“分析说理”应与逻辑思维规律相符,要有条不紊、富有层次。通过对事物本质深刻揭示,而使人信服,逼近真理。学生只有在具体写作实践中不断训练,才能提高自身的思维品质,使写出的议论文更加血肉丰满。

一、提出问题,有自己独到见解

高考议论文写作要想真正能取得高分,能吸引人的眼球,摆脱人人皆知的大道理,就必须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那么如何才能转变思维方式,让议论文的分析更深刻呢?

1.要深入思考,对事物的本质进行揭示

高考考纲对作文的发展等级第一点“深刻”的具体要求,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性”。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是停留在感性层面,对事物的认识只是看到现象。而只有透过现象,提升到理性认识层面,才能对本质进行更好的揭示。以某学生写的议论文为例:“无臂钢琴师刘伟小时候因被高压电击而失去双臂,但是他没有低头屈服,因为他还有双健全的脚,他坚信手能做好的事情用脚也一定能做好。19岁那年他选择了音乐,立下了用‘完美的脚’代替手指去弹奏的梦想。23岁那年他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用动听的旋律征服了所有的观众,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男孩的奇迹。可见,拥有梦想就能让你取得辉煌成绩!”这篇议论文的主要问题,就是堆砌材料,缺乏分析,只叙不议,观点+事例=议论文。文章苍白无力,不能以理服人。

2.追根溯源,探明原因

纵向延伸,寻找主观、客观原因。任何事物都有特定的“缘”或“故”,具有自身的本质。因此我们只有深入探明原因,才能准确把握事物发展脉络。以下面案例为例:故宫里的“星巴克”:在故宫一座古香古色的大殿一角,星巴克咖啡店——一家美国咖啡店——开门营业共六年。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以小见大,挖掘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外国文化在我国为什么会如此风行?分析原因,无外乎三个方面:一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与其他国家各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二是我们对自己本民族固有的文化不够重视,很多人与传统的生活方式、节日习俗存在隔膜,因此才给了外来文化乘虚而入的机会。三是人们崇洋媚外的心理。通过方法归纳,纵向延伸,寻找主观、客观原因。

3.延伸拓展,把握规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只有对这些规律把握和认识,才能趋利避害,对事物的发展趋势有更好的预见。内因是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外因仅仅是能影响到事物的发展。所以必须提升自身的实力,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外来文化涌入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汉民族的文化会被其他强势文化同化,甚至会逐渐走向消亡。比如我国很多少数民族文化到现在已经逐渐萎缩消失,被汉文化所同化。汉文化不但不会被其他文化同化,相反会吸取其他文化所长,继续发扬光大,甚至会进一步在全球范围扩大自己的影响,如近年来流行的汉语热、儒学热等。通过以上方法归纳:横向拓展,纵向延伸,辩证分析。

4.学会换位思考,提出新论

以而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在提出自己的观点的同时,还要分清析透,并逐一加以思辨。例如下面学生写的议论文:“拒绝平庸让人有高尚的品质。拒绝平庸使你远离了庸俗从而获得了高尚。钱钟书正是拒绝平庸,选择了做清华之龙,在图书馆中慢慢蜕变,直到后来成为品格高尚的国学大师。设想当时钱钟书如果整日虚度光阴不读书,那他这高尚的品质就不知如何而来了。拒绝平庸,人们的品质得到改变。”这段议论文的最大问题,就是分析不严密,与观点脱节。

二、分析问题,做到有依有据

议论文要把“理”讲清说透,就必须要将中心论点切分成几个分论点,所讲的“理”要有理有据,让人心悦诚服。所设置的论层,应与人、事、物演变发展的内在原理、规律、机制等一系列事物的逻辑相符。议论文是要讲“理”的,若是胡编乱造地堆砌论层,就会给人带来一种思维混乱的感觉,同时也不能实现说理的目标。例如:“拥有好奇心,就会让人成功。好奇心是对事物的好奇之心。牛顿正是拥有了好奇心,抓住了苹果落地的细节,发现了万有引力。假如牛顿没有这份好奇心,那么他就不可能发现万有引力。所以拥有好奇心就有惊人发现,就会让人成功!”这段话显然是营养不良,只有论证的框架,却无实在内容,论证肤浅、无力。为了做到有理有据,学生在下面应该继续论述:“好奇心对于一个想要成功的人来说,确实是一把重要的钥匙。也许有的人会说,好奇心会让人过分思考,也就是钻牛角尖,在一个细小的问题上大做文章,反而会离成功越来越远。这种说法固然有理,但并不是很普遍。相反,不少人就因为这种过分的好奇而取得成功。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从小就对身边的各种事物都感到好奇,就连石头也不放过,正是因为对石头有着浓厚的好奇心,不断研究,李四光也因此成为一名地质学家,他的丰功伟绩一直被别人赞颂。好奇心也许会令人痴狂,但正是这种痴狂解开了一个又一个谜团。从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到蒸汽的利用,哪一个不是出于好奇心。因此,好奇能使人成功,保持这种心态,成功就属于你!”

广大考生在议论文写作中,为了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就必须要用论层之间清晰的逻辑链,对思维的清晰度进行展现,并注重在提升自身思维的缜密性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素养。若是欠缺理论素养,则理不清事理上的头绪;若是欠缺思维的缜密性,则无法形成事理上的“必然”。为了提高学生议论文写作水平,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学科渗透。以作文课的素材为“料”,以思想政治课的理论为“刀”,以“料”验“刀”,以“刀”试“料”,只有彼此渗透和融合,才能使议论文写作有理有据。

三、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说理技巧

高中生在议论文写作中的解决问题环节,空喊口号而无实招是最大的缺陷。为了将这一写作瓶颈突破,就需要从“知”走向“行”,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如能在末尾一两段与社会现实密切联系,对当下进行反思,并给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能够充分展现考生对社会的关怀与思考,将论点落到实处,会使议论文的阐述更加“接地气”,会使全篇增添不少特色。用事例说理为着眼点,学习论证。以理性学习为主,对“说理技巧”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可以通过剖析案例,训练学生的思维。例如用以上的思维方法挖掘“我爸是李刚”这个素材。通过分析,揭示该问题的本质:“哥飙的不是车,是权。”“我爸是李刚”这句话的力量在于暴露出权力被滥用及缺乏监管的情况。“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现代社会不是有很多这样想法的人吗?“我爸是李刚”这句话的力量在于揭示出社会有“媚权”的不良风气。通过揭示本质,再次引发深层次的思考:“我爸是李刚”这句话的力量在于引起了我们对我国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缺失的思考。通过分析问题,所受到的启发是:我爸不是李刚,但我活得很健康。“我爸是李刚”这句话使我更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青年人应该学会自强自立,因为“依人自危”。

在议论文写作中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就是具体分析,“分析说理”,不断推演,从用事例说理入手,学习论证,以理性学习为主,与学生归纳总结“说理技巧”,并在这个过程中,对写作意识进行渗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说理技巧。

四、学会讨论、评点,培养深入思考的习惯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针对当下的时事新闻,可组织学生进行评点,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通过深入思考,进行更加客观和理性的评点。以下面的新闻热点为例:去年电视、广播、网络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某明星的婚礼。与此同时,有关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报道却明显冷清很多,大众对两者的关注度也冷热迥异。针对这一事件,你有什么看法?以下是学生精彩作文片段:

“相比于明星,科学家更加伟大!因为明星仅仅是在娱乐大众,对明星的宣传,不应该成为我们的主流文化。而科学家发明的武器,使我国成为军事强国,研制的各种药物,解救了无数的生命。科学家带给我们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所以科学家更伟大,也更应该受到关注!”

教师可通过定期这样的训练,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习惯,这样在才能像上述文章一样,有理有据,血肉丰满。

高中学生在具体写作议论文的过程中,既可以综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以上三种辩证思维方法。我思故我在,要想使论文分析更深刻,充分发挥有品质的“分析说理”的功效,还应自然契合文章的引论、结论部分,才能相得益彰。思维不等于写作,虽然辩证思维方法能够对议论文“分析说理”的品质进行提升,但还学要经过艰苦的写作训练,从思维到行文,才能真正实现“心与理合”“辞共心密”,使人信服。

[1]涂廷婷.高中议论文写作应注重逻辑思维训练[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7).

[2]吴清.基于学习点自评量表的议论文写作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7(20).

[3]赵瑞华.数字素材在高中议论文写作中的运用[J].写作(上旬刊),2017(10).

[4]王雨薇.高中生如何提高议论文写作水平经验构建[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1).

[5]施清杯.高中议论文写作思维与语言能力训练实践路径[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12)

[6]周利萍.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英语教师,2016(20).

猜你喜欢

李刚议论文事物
议论文阅读专练
The Channel Tunnel
李刚作品
美好的事物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简谈“议论文”写作
Testing Photons Coupled to Weyl Tensor with Gravitational Time Advancement∗
奇妙事物用心看
你捡到钱了
TINY TIMES 3: A REAL 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