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情感渗透中渐渐成长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学谈
2018-02-26顾晓丽
顾晓丽
(甘肃省古浪县第一中学,甘肃 古浪)
谈起中国近代史,孙中山是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对于孙中山,高中学生所掌握的重点是:他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应该说了解了这些,教学的知识目标就完成了。然而,这样的孙中山就像一个没有灵魂和没有感情的空壳,一个文学史和历史学上的“按序排放”的标签。有责任心的历史教师应该在当前的文本或语境下,让孙中山所象征的那种“愈挫愈勇”“气节与风骨”“充满着崇高精神和英雄气概”等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鲜活起来。
一、以历史人物为鉴,让对话更具情感一些
面对历史人物,我们不是简单地看他做了什么,更重要的是“看到他身上某种美好的东西被呵护下来,并慢慢成长。”这种成长的力量就包括情感的力量。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的《辛亥革命》一课中孙中山的“愈挫弥坚”,正是一种除知识之外的情感的力量。如何强化这一点呢?
美国汉学家史扶邻说:“孙中山对于革命的主要贡献在于他的革命乐观主义……无论如何,这种乐观主义给了他们最后推翻清政府的武装起义以活力。”孙中山从19世纪末从事革命开始,倾注了心血,尽管武昌起义之前的起义均以失败告终,但他一直坚持,积极奔走,筹措经费,沟通国外支持革命人士,为革命做了很多贡献,他自然作为领导者有着极大的魅力。想想,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们是怎么做的?和孙中山的一次次失败遭遇相比较,我们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内心世界出发,去和历史中的孙中山对话,在情感的更深处找到相同点和不同点,他们的心必然有所洞开、意必然有所感悟。这样的材料和设计容易让高中学生动之情、感之形、晓之理,从情感的共鸣中生成对历史人物的感受、理解和评价,以此为学生情感认知和内心成长奠基。
二、以人文史料为例,让选择更具情感一些
关于辛亥革命的史料多如牛毛。教师是选择那些干巴巴的但有益于成绩提高的史料,还是选择那些能够给学生以情感熏陶、品性纯化和人文滋养的史料?显然,两者兼重才是值得称道的。
仍然以《辛亥革命》的教学为例,可以进行以下史料引入:
材料一: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假如当时你是其中的一名公民,你会拥护袁世凯的复辟帝制吗?
材料二:辛亥革命后,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纷纷自行剪去;当时流行的服饰:中山装、西装、领带、皮鞋、礼帽……
“假如当时你是其中的一名公民,你会拥护袁世凯的复辟帝制吗?”答案只有一个——处于一个敏感的、容易热血澎湃阶段的高中生,怎能容许这样的倒退,这样的丑闻发生?显然,从这样的角度出发,有些事件一经入心便转化为学生内心情感的“山山水水”,与孩子的内心和人生对接,自然,其情感的渗透也就变得自然而然。同样的,关于“当时流行服饰”的资料,无关于考试,无益于成绩的提高,但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我们,不也曾经通过穿衣来表达一种情绪,一种“反抗”,一种“理想”吗?如此,学生的眼界在扩展,思维的触角在通古连今,情感的涟漪在蔓延扩散。而这,不正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所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吗?
三、以探究延伸为“契”,让拓展更情感一些
如何以情取胜,还在于历史教师是否以探究延伸为“契”,引领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拓展延伸。仍然以《辛亥革命》的教学为例,教学结束时可创设这样的探究环节:
1.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而失败,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民主化的开始,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请你认真思考,或者课后查阅有关资料进行拓展研究。
2.材料:民国建立后,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人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这些社会生活的表征,实际反映的是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第一个拓展可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寻找细节性的史料进行辩论,最终意识到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以及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然后话题一转,引导学生为当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如何如何,必将在更深的层面上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而第二个拓展,则从更广、更多、更细的层面,引领学生理解辛亥革命给人们生活方面带来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和影响。引领学生在这样的细微处多多“较真”,必将引发学生更多的情感的共鸣,必将在历史的“幽静通幽处”发现更多,当然也收获更多。